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世界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空袭已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作战样式。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其重点始终是南首都贝尔格莱德为主的各个城市,先后炸毁了包括5个民用机场、20多家医院、250多所学校在内的大量城市设施,造成南联盟平民伤亡7800多人,经济损失2000多亿美元。城市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中心,对于一个国家战争潜力的发挥,以及整个战争的进  相似文献   

2.
科索沃战争,作为世纪末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反映了转型期世界的主要矛盾,展示了世界军事革命的最新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科索沃战争代表了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某些发展趋势,我们要深入研究它,揭示其本质和规律,但是又不能把这场战争模式化了,要跳出科索沃战争的思维模式。跳出科索沃战争的干预思维模式科索沃战争是在南联盟出现民族问题的情况下,西方大国以维护“人  相似文献   

3.
以科索沃战争为代表的近期几场局部战争表明,以海空军为主体的军兵种部队已经成为高技术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主要力量。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无不如此。海湾战争进行42天,其中空战就占了38天,是地面作战时间的8倍多。科索沃战争更是一场没有经过地面作战就结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北约不仅投入了千余架飞机对南联盟实施了大规模的轰炸,而且其游弋在亚得里亚海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及潜艇等也对南联盟实施了大规模导弹袭击。军兵种部队武器装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及其在高技术  相似文献   

4.
邵继忠 《国防》2001,(6):39-39
近期高技术局部战争空袭作战表明,"打交通"是空袭一方的重要战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几乎所有重要交通设施都遭到重创.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炸毁了南联盟铁路12条、桥梁50座、公路干线5条、机场7个.可以预见,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进一步发展,作战样式的不断更新,强敌对我空袭作战必将更加注重"打交通"战略的运用,敌我双方围绕破坏与保护交通线的斗争将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5.
曾仲秋  王培安 《国防》2001,(11):11-12
科索沃战争是继海湾战争之后爆发的又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广泛投入高技术兵器,运用心理威慑、信息压制、超强度空袭和远程精确打击等手段,同南联盟展开一场力量极为悬殊的非对称作战。这场战争既使我们认识到非对称作战的一  相似文献   

6.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交战双方实力悬殊的战争。拥有高技术兵器的北约军队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实施了高精度、远毁伤、非接触的空袭,而处于弱方的南联盟军民,寻找对方弱点,采取灵活战术进行反空袭作战,使北约集团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场战争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一场典型的进攻与防御对抗作战,它反映了以落后技术装备遏制拥有高技术之敌进攻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科索沃战争呈现出高技术条件下不对称战争的诸多特点。获取长远经济利益是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的深层原因,经济实力从根本上制约了战争的进程与结局,具有高技术优势的美国获得巨额战争红利,处于非对称劣势的南联盟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战争给我们留下深刻启示: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尽快掌握能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  相似文献   

8.
透过科索沃战争的烟云,客观、辩证地分析北约袭击南联盟的特点并从中得出有益启示,对于贯彻落实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做好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军需准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元华 《国防》2001,(12):23-23
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以空袭反空袭为主要作战样式,中远程非接触性斗争特点明显,且打击范围十分宽泛的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正在进行的美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都程度不同地体现了这一点。如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主要运用高技术空袭兵器对南实施中远程非接触性打击。  相似文献   

10.
在高技术条件下,随着侦察和空袭兵器的高技术化、作战手段的多样化,对防护的严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技术措施进行隐蔽和伪装,对付敌光学、红外、电子侦察,使敌难以发现目标;另一方面要采取隐蔽、机动、欺骗等手段使敌难以打到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敌突击概率,提高综合防护效果。科索沃战争中,虽然南联盟军事实力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实力相差悬殊,但由于南联盟采用了多种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不仅顶住了北约的狂轰滥炸,而且军事实力受损不大,保存了80%以上的军事力量,其重要的原因是南联盟的各种防护措施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颖 《国防》2002,(4):54-56
空袭与反空袭斗争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加强民兵高炮队伍建设,对提升我国城市防空斗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的实践看,高炮仍是有效的低空防御武器。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都有高炮击落击伤战机的记录。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有一份调查称:“南联盟的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月18日,美国出动两架舰载攻击机,用“斯拉姆”远程空对地攻击导弹袭击伊拉克某水电站,第一枚导弹先在水电站厂房内炸开了一个直径10米的洞,2分钟后第二枚导弹从此洞口穿入,炸毁厂房内的设备。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使用了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的精确制导武器,对南联盟境内军事、政治、  相似文献   

13.
科索沃战争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高技术、高强度、高消耗的特点,对我军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反空袭作战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战争中的饮食保障问题谈一些看法。1.针对反空袭作战特点,必须调整完善物资储备布局结构。此次北约集团大规模空袭南联盟,在难以预测的时间内,多机种、多机型、多批次飞机频繁出动,高技术、高速度、高机动、不分昼夜持  相似文献   

14.
张建华  杨学军 《国防》2001,(6):40-40
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电厂企业较多,而且大多是国有独资火力发电厂,年发电量达上百甚至上千千瓦时,是未来城市反空袭作战的重点防护目标。战时,如果电厂遭敌空袭,就会使城市居民无法正常生活,整个社会处于瘫痪状态。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能源、水电等基础设施狂轰滥炸,造成大面积停电、停水,给南坚持战争造成了极大困难。从一定程度上说,南联盟的最终屈服受此影响极大。因此,  相似文献   

15.
王宗明  文怡才  周涛 《国防》2004,(7):33-34
信息革命所催生的新军事变革,加速了以信息作战为主的新的战争形态的形成,进而对信息动员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大信息动员建设力度,努力使信息动员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加强信息资源防护建设。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打击对方的战争潜力、特别是信息资源潜力,是信息化战争的一个显著特征。如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的雷达、通讯设施和信息产业,就成为多国部队早期打击的重要目标。有资料表明,仅在1999年4月27日这一天,南联盟就有35个无线电中继站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其中有30个遭到中度破坏和重度破坏。目前,我之对手不仅软…  相似文献   

16.
吴鑫 《军事历史》2006,(11):21-27
科索沃是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的一个自治省,南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毗邻,面积10887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人(简称阿族),其余为塞尔维亚族人(简称塞族)等。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利用科索沃的民族问题对南联盟发动了一场历时78天的空中战争。一、科索沃战争的历史根源与现实动因科索沃的民族问题由来已久。14世纪之前,塞阿两族和平地共同居住在科索沃。14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科索沃后,采取民族分化政策,致使塞阿两族之间出现了尖锐的民族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  相似文献   

17.
防电磁脉冲武器打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电磁脉冲武器作为一种崭新的高威力作战兵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海湾战争伊始,美海军首先使用携带微波弹头的“战斧”巡航导弹,有效地破坏和摧毁了伊拉克的电子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防空系统;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使用微波炸弹和石墨炸弹瘫痪了南联盟  相似文献   

18.
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面对强权政治的巨大压力和霸权主义的军事打击,之所以能够顶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联盟的狂轰滥炸,顽强抵抗78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南联盟军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由此而形成的强大凝聚力。这是“国防建在民心上”所形成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反抗意志,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石和支柱。  相似文献   

19.
科索沃战争对做好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为反击北约轰炸,保护国家经济,加强经济动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科索沃战争对做好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近期世界范围发生的局部战争看,空袭与反空袭的较量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南联盟,其空袭的目标准确性之高,破坏性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不仅充分显示了高技术战争的规律和特点,而且对于在城市反空袭作战中,如何对重点目标防护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