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时重庆     
邓霞 《环球军事》2014,(12):71-71
德裔犹太人卡佛岗一家为逃避德国纳粹迫害,1939年在接连被英、法、荷兰等国拒绝入境后,过境苏联到达乌鲁木齐,1940年转机到达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本书讲述了他从16岁到27岁,在重庆度过人生中最重要阶段的故事。据研究,二战期间犹太人到中国来,主要是在上海,少数一部分人到了天津、哈尔滨,但犹太人在中国内地、大后方生活的记录几乎没有,卡佛岗一家在重庆的生活经历显得尤为特别。  相似文献   

2.
一、抗日战争中的"武汉保卫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罪恶的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民奋起抗击.11月11日,上海失陷,南京危在旦夕.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在迁都重庆的过程中,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党政军要员、重要机构、各国驻华使节和各抗日救亡团体及文化界著名人士纷纷先期移驻武汉.同时,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和八路军办事处、中共中央长江局及中共代表团相继进驻武汉.此时的武汉已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中心和国民政府的战时临时首都.  相似文献   

3.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自知仅凭武力不足以征服中国,曾通过多条渠道诱使国民政府进行和谈,这里只列举其一。1938年10月,日本参谋部俄国课的小野寺信来到上海,建立小野寺办事处,目的就在于找寻和重庆国民政府的关系,劝说蒋介石与日本“和谈”。同年12月,小野寺信被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委任为参谋,“与国民政府要员就再建东亚问题进行协商”。此外,当时任日  相似文献   

4.
南京国民政府是由广州国民政府演变而来。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广州国良政府领导了广大工人、农民、士兵及各界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1926年7月起,开始对北洋军阀进行北伐。1927年1月,为了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同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另立了一个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同年8月,国民党宁、汉两派势力合流,武汉国民政府并入南京国民政府。“统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日军侵占平津后又觊觎淞沪。8月13日,两名全副武装的日本军人驾车直闯虹桥机场进行挑衅,中国军人鸣枪示警,喝令停车。日本军人不但不停车反而开枪射击。中国军人忍无可忍,遂将其击毙。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  相似文献   

6.
从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对中国国民政府的政策,经历了以逼迫国民政府接受城下之盟为基本目标的“逼其悔悟”阶段,到扶植傀儡政权取代国民政府的“不为对手”阶段,再转变到促使重庆国民政府与南京汪伪政府合流的“促其合流”阶段。剖析各个阶段日本对国民政府政策的演变及其因果联系,有助于揭露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侵华战争的目的,揭示日本当局对华政策的本质及其失败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认识中日关系演变的历史教训,从中汲取有益的启迪。-“逼其悔悟”:逼迫国民政府接受城下之盟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走上了全面侵华战争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兵器工业大事记(1996年8月)8月1日,四川省省长宋宝瑞到四川朝阳机器厂考察工作。8月5日,张俊九总经理赴重庆参加西南兵工局科技大会并到企业检查工作。8月6日,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于桂臣参加电子部军工电子工作会议开幕式。8月8日,王德臣副总经理赴昆...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退役士兵安置矛盾越来越突出,为确保部队和社会稳定.各地安置部门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安置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退役十兵安置难的矛盾。前不久,"广东实行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云南‘双考制’安置退役士兵"的做法,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广东、云南和重庆退役士兵就业培训安置  相似文献   

9.
1943年11月23日,四川省三台县国立东北大学以赵惠中为首的28名师生和各中学学生百余人向该县政府请求参加远征军杀敌①。以此为发端,由三台而重庆、四川、西南诸省,直至部分沦陷区,形成有组织有计划的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伴随着此运动发展的,是远征军征集译员运动,也可算作广泛意义上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兴亡,匹夫有资”,知识青年的爱国情怀是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得以开展的基础。1943年至1944年,正是中国抗战非常艰苦之时,是时国民政府偏隅重庆,所辖之地只限于较为贫瘠的西南和西北地区,日军进攻持续深入…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上海的纳粹魔影二战期间,在纳粹德国惨无人道的驱迫下,大量犹太难民涌入上海。德国纳粹分子追踪而至,他们以驻沪总领事博尔歇斯博士为首,从事反犹和反美宣传活动。1942年7月,纳粹曾企图对上海犹太人实施“灭绝”计划。其“灭绝”方案有三:一是将犹太人...  相似文献   

11.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一直是巴以冲突的焦点之一。作为以色列修建定居点的积极倡导者、加沙地带定居点的创建者,以色列总理沙龙2月2日在接受以《国土报》专访时表示,他已下令制定拆除位于加沙地带全部17个犹太人定居点的计划。沙龙在专访中称:“制定这项计划的出发点是,未来的加沙地带将没有一个犹太人居住。”2月4日,沙龙又表示,他支持就拆除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  相似文献   

12.
7月6日,天气晴朗。重庆酉阳县城唢呐高奏,鞭炮齐鸣,数万居民拥向长街,挥泪送别亲人——从黔江、重庆等地赶来帮助他们降服洪魔的部队官兵及民兵。 8天来,在黔江军事部组织指挥下,400多名部队官兵和邻县黔江的应急民兵与当地民兵一道,苦战洪魔,转移群众,抢救物资,安置灾民,终将洪魔喝退。  相似文献   

13.
从默默无闻的农村少年,到富甲一方的商界大亨,再到逃亡海外的走私罪犯。12年后,赖昌星再次进入公众视线。7月23日,厦门远华集团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被遣返回国。在多年与法律的周旋中,他曾多次逃脱法律的制裁,但这一次,却不再侥幸。赖昌星在海外的逃亡岁月如何度过?被遣返回国后他的命运将会如何?  相似文献   

14.
台湾的光复和接收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文告规定,由日本掠取的中国领土,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全部归还中国,远东盟军司令部决定台湾由中国接收。1945年8月29日,国民政府下令成立“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任命原陆军大学校长陈仪为台湾首任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0月25日,陈仪在公会堂(后改为中山堂),接受日军第10方面军司令长官安藤利吉的投降。台湾同胞热烈庆祝台湾光复,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上锣鼓喧天,鞭炮震耳,祝贺台湾重新回归祖国。陈仪接管台湾后,首…  相似文献   

15.
1938年10月,武汉陷落,长沙作为捍卫西南各省的门户,其军事战略地位愈显突出。对于日本来说,攻陷长沙是其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重要步骤;对于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而言,守住长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重要。因此,1939年9月和1941年9月,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长沙会战。前两次长沙会战,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阻止了日军向西南纵深长驱直入,可以视为中国的胜利;但从战术上看,中国军队损失更大,双方并未分出胜负。  相似文献   

16.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不交涉”政策,把希望寄托给国际联盟(简称国联);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受到威胁,国民党内部矛盾逐步调和,国民政府一面对日抵抗,一面在列强的调停下与日交涉;热河事件爆发后,由于列强和国联没有进行有效干预,消极抵抗无效后,国民政府便派亲日派北上妥协求和;  相似文献   

17.
兵器工业大事要闻(1995年12月)4日~5日马之庚副总经理赴重庆地区兵工企业检查工作。5日~8日总公司工业企业1995年度财务决算会议在重庆召开。马之庚副总经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对1994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8日~12日兵器工业1...  相似文献   

18.
改革兵工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设想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公司编者按:1993年10月1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办法”已在全国各地开始实施。作为企业,尤其是兵工企业该怎么办?让我们来听一听来自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公司的设想。兵工企业有必要把改革内部分...  相似文献   

19.
刘旭华 《兵团建设》2010,(10):29-29
2010年1月1日。这一天,人们正憧憬着新一年的美好生活。这一天,离开石河子市6年、已年近花甲的朱川(化名)终于回到了石河子——他结束了逃亡生活,带着手铐被押解回石河子。  相似文献   

20.
1996—1997近两年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对中国抗日战场的军事活动的探讨有一些进展。现将有关的各种观点作一概述。一、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和战态度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和战态度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以往许多论著认为蒋介石在事变发生后和战态度不定。现在一些学者认为:7月10日蒋介石要求各地方各部队‘确实准备”的密电,“实际上是秘密的全国动员令”,蒋7月17日在庐山谈话,“表明了中国决心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严正立场”,是“国民政府对日方针的根本性转变,标志着国民政府走上了全面抗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