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演变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构,它成立于1925年7月,止于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广州国民政府时期,武汉国民政府时期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从1925年7月成立到1927年2月结束。武汉国民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兵员征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前,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中国一直是实行募兵制。兵员的补充由各部队自行召募。1933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兵役法》,决定自1936年3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征兵制度。1935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决定,首先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陕西、甘肃等省试行征兵制,然后逐步向全国推广.1936年3月,兵役法正式实行,并于同年9月颁布征兵今。由于次年爆发了抗日战争,所以征兵制的全面推行是在抗日战争中。现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兵员征补情况概述于后。一、兵役机构的设立和演变《兵役法颁布后,国…  相似文献   

3.
北伐战争的第二年(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组建了四个集团军,第三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也组建了四个集团军。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组建的集团军,对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夺取北伐战争的胜利,完成统一中  相似文献   

4.
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四集团军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四集团军系由蒋、冯、阎、桂四派军事武装演变而成。早在一九二五年七月,广州国民政府为实现军令统一,决定取消以省为别的军队名称,统一改称国民革命军。同年八月,在原黄埔党军和建国各军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成立之初,共组建了五个军,其中由原党军第一旅和收编的粤军组成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委任蒋介石为军长(从一九二六年一月开始改由何应钦继任)。一九二六年三月两广  相似文献   

5.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军事委员会作为国民政府的最高军事行政机构应运而生。军事委员会成立后,开始改编部队,将所辖部队一律改称国民革命军。同时组建后勤机构,作为军事委员会领导和管理全军的后勤工作机关。 迄解放战争前,国民革命军的后勤机构,处在分条管理,多元化时期,没有统一的领导和管理机构。直到1946年6月,国民政府改革中央军事机构,才成立统辖全军后勤工作的机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鉴于战争的发展,计划疏散南京城市人口。但实际仅秘密疏散了公务人员眷属。上海沦陷前后,国民政府将南京公职人员作为重点对象进行疏散,对普通居民则发布了"战时妇孺迁移办法",而实际对其缺乏有效的疏散组织。究其原因,国民政府企图通过稳定首都南京社会秩序,向外界展示抗日的决心;所统制的交通工具,忙于军事输送及国府西迁,无暇顾及平民百姓的疏散。南京城陷后,大量市民滞留南京,日军大屠杀得以上演。嗣后,国民政府吸取了教训,在重点城市开展了人口疏散工作。  相似文献   

7.
北伐战争序幕揭开后,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授权蒋介石组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总司令部裁撤。1928年2月,蒋介石复出后,为发动旨在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二次北伐”,蒋介石第二次组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1929年春,总司令部裁  相似文献   

8.
明成祖朱棣篡权有方,亦精于风水。他篡夺皇权后,本来已在南京修建了辉煌的宫阙,但无意间发现石头城貌似蟠龙,气势非凡,伹细心观察,则龙脉已断,王气不存,不惜抛下宏伟的建筑,迁都北京。 蒋介石崇拜孙中山,以孙先生的学生为荣。1929年6月1日孙的灵柩由北平迁葬南京后,蒋介石的立足之地便重点放在南京。北伐之后,南京便不知不觉成了国民政府的首都。  相似文献   

9.
南昌起义虽然已经过去六十年了,但起义军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革命精神,至今仍放射着灿烂的光芒。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1927年7月13日,党中央发表《对政局宣言》,谴责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罪行,庄严宣布共产党人退出武汉国民政府,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新旧军阀和封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自知仅凭武力不足以征服中国,曾通过多条渠道诱使国民政府进行和谈,这里只列举其一。1938年10月,日本参谋部俄国课的小野寺信来到上海,建立小野寺办事处,目的就在于找寻和重庆国民政府的关系,劝说蒋介石与日本“和谈”。同年12月,小野寺信被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委任为参谋,“与国民政府要员就再建东亚问题进行协商”。此外,当时任日  相似文献   

11.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海关进口税计征中实施关金政策,确保了关税收入的持续增长,稳定了政府的财政,促进了国民政府的巩固.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不断调整关金政策,将原本专用于关税缴纳的特殊票据关金券用于公债募集,并用作市面流通的货币,从而极大地发挥了关金政策的抗战功用.  相似文献   

12.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不交涉”政策,把希望寄托给国际联盟(简称国联);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受到威胁,国民党内部矛盾逐步调和,国民政府一面对日抵抗,一面在列强的调停下与日交涉;热河事件爆发后,由于列强和国联没有进行有效干预,消极抵抗无效后,国民政府便派亲日派北上妥协求和;  相似文献   

13.
1937年12月爆发的南京保卫战,是抗战初期的重要战役之一。国民政府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具体负保卫南京之责。他将10余万卫戍军部署在外围阵地及复廓阵地上,以抗击来犯的约8个师团的日本侵略军。保卫战于12月5日正式打响,经过近10天的殊死战斗,消灭敌人大批有生力量,但以种种原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于12月13日陷于敌手。凶残成性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我被杀害的军民同胞达30万人,为世界所罕见。中国军民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令人钦敬;保卫战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地位,永远载入中国抗战史册。  相似文献   

14.
三、国民党军阀航空队的形成与纷争继北洋军阀航空队之后 ,1 92 8年初 ,以蒋介石为轴心的国民党新军阀集团形成 ,众多的国民党各地军阀航空队应运而生。其中 ,时间较早 ,规模较大的是广东军阀陈济棠的航空队。1 92 6年 7月国民军发动北伐战争 ,广东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 ,航空局改组为航空处 ,隶属国民军总参谋长李济深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 8路军留守广州。航空处由林伟成任处长 ,张静愚任党代表 ,杨官宇任飞机修理厂厂长。航空处所辖航空部队随北伐军北上作战。 1 92 8年 3月 ,张惠长任航空处长 ,陈庆云任副处长 ,黄光锐、胡锦雅任飞行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战时日本军方资料的梳理与分析,结合国民政府方面相关资料以及个人回忆资料,初步厘清南京保卫战中国民政府军队的损失情况,利用日方资料还原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大量屠杀我放下武器的官兵的史实,以此反驳少数日本右翼份子妄图掩盖和否认历史真相的图谋。  相似文献   

16.
王尔琢,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1903年1月23日出生在湖南省石门县商溪河乡,1924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底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南昌起义贡献良多,在井冈山斗争中功勋卓著。1928年8月被叛徒杀害,时年25岁。在黄埔军校,王尔琢成绩优秀,毕业后留任学员队分队长。在平定广州商团叛乱、讨伐陈炯明、镇压滇桂军阀等战役和北伐战争中,他英勇善战、多谋善断,享有很高声望,担任  相似文献   

17.
从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对中国国民政府的政策,经历了以逼迫国民政府接受城下之盟为基本目标的“逼其悔悟”阶段,到扶植傀儡政权取代国民政府的“不为对手”阶段,再转变到促使重庆国民政府与南京汪伪政府合流的“促其合流”阶段。剖析各个阶段日本对国民政府政策的演变及其因果联系,有助于揭露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侵华战争的目的,揭示日本当局对华政策的本质及其失败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认识中日关系演变的历史教训,从中汲取有益的启迪。-“逼其悔悟”:逼迫国民政府接受城下之盟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走上了全面侵华战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相继背叛革命的汪精卫沆瀣一气,在全国实行白色恐怖,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仅从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杀害革命者33.7万多人。遍及全国的白色恐怖,使党组织和工会、农协组织几乎被破坏殆尽。党员由5.7万多减少到1万左右,工会会员由280多万减少到3万多,拥有1000多万会员的农民协会和各级领导机构,绝大多数被解散。党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相似文献   

19.
高峰 《军事史林》2010,(11):35-37
1949年,由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一手操控的国民党政权,经历了由南京而广州、而重庆、而成都,再至台北的四次迁移。人民革命的暴风骤雨,使蒋介石尝尽了“冬天饮寒水,雪夜渡断桥”的苦涩滋味。  相似文献   

20.
1996—1997近两年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对中国抗日战场的军事活动的探讨有一些进展。现将有关的各种观点作一概述。一、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和战态度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和战态度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以往许多论著认为蒋介石在事变发生后和战态度不定。现在一些学者认为:7月10日蒋介石要求各地方各部队‘确实准备”的密电,“实际上是秘密的全国动员令”,蒋7月17日在庐山谈话,“表明了中国决心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严正立场”,是“国民政府对日方针的根本性转变,标志着国民政府走上了全面抗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