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一、概述预警机的发展已有40余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地面雷达受地球曲率影响,探测距离近、盲区大,致使美国海军蒙受重大损失。为此,美国从1943年开始了卡迪纳克计划,将雷达安装在飞机平台上。相继,各国竞相研制和使用空中预警雷达。至今,先后发展了三代空中预警机。第一代预警机始于1945年,美海军把当时较先进的AN/APS-20警戒雷达安装到TBM-3W小型飞机上,成为机载预警(AEW)系统的雏形。到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又换用安装新型雷达AN/APS-82的小型运输机C-14“贸易者”。美国海军最早使用的预警机,只有预警功能而无指挥能力,预…  相似文献   

2.
会飞的地雷     
美军有一种地雷会飞,专门对付坦克。他们根据坦克发动机会发出强大的红外线的原理,制作了红外线引信,安装在地雷内。这种地雷设置好后,处于“守候”状态,能在一定的区域“监视”目标的行动。一旦坦克进入它的警戒地域,红外线引  相似文献   

3.
美军电子设备的型号通常用3个字母1个数学表示。第一个字母表示安装样式,其中A为机载,G为地面,T为地面移动式,S为水面舰艇;第二个字母表示设备种类,其中A为红外线,L为电子对抗,P为雷达,R为无线电,S为特种类型;第三个字母表示用途,其中A为辅助,C为通信,D为定向侦察,E为弹道发射,Q为多用途,R为接收;最后的数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空周刊》日前报道,近期出台的美军新战略在调整国防开支预算重点的同时,将加快推动新式隐身轰炸机的开发。按照美国人的设想,未来的重型高超音速轰炸机将在5马赫甚至更高的速度下发射武器;必须在雷达、红外线以及可见光等各种波长范围内具有隐形功能;在载弹量上与B-52相当,可以实施地毯式轰炸。  相似文献   

5.
(1)电视机旁不宜摆花卉。因为X射线会使花卉萎缩及凋谢,加速其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 (2)在收音机上不宜放电子手表。在你的床头上,也许有座收音机,但在你入寝之际,不要把手表放在上面。机械表或电子表,都会受到收音机磁场的影响,出现磁化,于是时间会不准。 (3)使用电热毯时,不要把手表放在枕头下。电子表有个特性,就是不耐高温。由于电热毯的温度,加之放在枕头下,会影响它的准确性。而  相似文献   

6.
针对美国积极发展巡航导弹,前苏联在1975年开始发展同类武器,并研制可供轰炸机、潜艇、陆基发射单位使用的一系列核弹头巡航导弹,专用于攻击敌地面设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美国“地面勇士”作战武器计划中“理想单兵战斗武器”的火控机理、所使用的弹药、发展过程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周义 《国防科技》2001,22(10):66-69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由美国发动的几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可以看出空中打击已经成为一种主要作战样式。空袭一方都是将巡航导弹作为首轮空袭的首选兵器,广泛使用海基、潜基、机载等各种平台发射巡航导弹,重点打击、摧毁对方的C^3I系统和地面防空设施,在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和防空系统等重要目标彻底瘫痪或基本瘫痪后,使用飞机实施更大规模的空中打击。同时证明,在以空袭作战将对手彻底打垮之前,美军的地面进攻是不会开始的。可见,反空袭作战,既是序战,又是决战,事关战争结局。由此,抗击敌巡航导弹已经成为未来防空作战的关键环节,并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反空袭作战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红外探测技术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探测技术是利用目标辐射的红外线来搜索、探测和跟踪目标的一门高技术,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使用的主要技术之一。 物理学的研究告诉找们,自然界中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向外辐射各种波长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红外线的强度也越大。因此,从理论上讲,任何目标都有可能被红外探测器探测到,这就决定了红外探测技术应  相似文献   

10.
直升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就已问世。从那时起,直升机进入了边使用边发展的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战的需要,直升机由用于空降、抢救伤员和战区供应,逐渐发展到布雷和打击各种舰只。目前,一些国家的军队已装备可以防地面火器射击,并装有各种武器直接参战的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诞生初期,只装有机枪和其他轻型火器。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初次使用的武装直升机,由于火器系统不完备,加上越南的地形有利于开展  相似文献   

11.
激光具有极好的方向性,是目前能获得的最亮的光源,一台激光加工机,它输出的光的亮度相当于地面上看到的太阳光亮度的10~8倍以上。在美国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激光核聚变装置中使用的激光脉冲的亮度甚至可达地面上看到的太阳亮度的10~(17)倍,它打在靶丸上可以使靶丸物质产生核聚变,也可以产生核裂变,还可以打开钻石的化学键,使钻石变为金属。激光的这种特性也显示了它的武器应用的前景。 激光武器的发展始于六十年代,经历了由广泛探索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悟到了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从“苍蝇”到“蚂蚁” 据外刊报道,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实验室里,人们可以看见一些小东西,在地面上爬来爬去,有的还可以飞起来。它们是人造昆虫。据悉,科学家目前研制的人造苍蝇仅重43毫克,可飞行20分钟,虽然比真苍蝇飞行距离短,也不如真苍蝇灵活,但却可以从事间谍活动,预计很快可投入使用。 据悉,在加州大学,科学家们还花了10年时间,用微型铰链齿轮和发动机组成了一种“蚂蚁”。人造蚂蚁可以被用来搜集军事情报。它身上安装有各类传感器,用来搜集目标信息,一旦发现攻击目标,可用微型高效炸药进行攻击。它所需的能源由高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供  相似文献   

13.
通过模拟电热毯在各种条件下工作并引起火灾的过程,制备出不同形貌特征的电热丝,然后分别用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热丝表面的宏观和微观形貌,通过比较和分析其火灾痕迹特征,鉴别出电热毯在火灾发生前的工作状态,为电热器具火灾原因的准确认定提供依据,并提出一种新的鉴定技术——微观形貌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正在欧州、以色列和南美进行的反坦克制导武器领域的主要研制工作。美国的计划将在1990年的第一期《国际防御评论》(IDR)杂志中讨论。范围限于便携式、安装在车辆内或直升机上的导弹。非制导武器和重型的空中或地面发射的导弹,如 Maverick(幼畜)空地导弹和MLRS phaseⅢ(多管火箭发射系统Ⅲ)除外,虽然,他们的目标常常包括装甲车辆。  相似文献   

15.
英国国防部研究局的工作人员生产出一种“负发光”的物质,用这种物质研制的遮挡装置,将使敌方看不见己方的坦克、大炮和装甲车。在一般情况下,所有的物质都会发出带有少量热的红外辐射,使物体能被红外摄影机和热成像装置“看见”。即使在黑夜也是如此。但是带有“负发光”的物体却不释放红外线,相反吸收红外线。这种遮挡装置通过电子手段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产生“负发光”现象。有关研究人员指出,使用这种新装置,就可以控制一个物体释放的红外辐射,使之与周围背景的光相匹配,这样就分辨不出来了,而且与四周背景下的高低地区分别不…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通讯——美国陆军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目前很强调光学探测器的研制。这种探测器与雷达相配合,使拦截导弹能够在距离更远的空间摧毁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若在再入飞行器穿过大气层之前进行拦截,单个反导弹基地所保卫的国土面积就可以比仅使用地面雷达的办法要扩大很多。由于美、苏双方已达成协议只建一个反导弹基地,美国确信必须在大气层外拦截洲际弹道导弹才能搞好防御。反导弹设计者们认为,最终采用装载定向能量反导弹武器的航天平台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全球间谍监听网可以说是掌控全球,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与之相匹敌,但最近,法国有关媒体披露说,法国也拥有庞大的全球卫星监听系统,虽然没有美国间谍网那么大的威力,但其监听范围也几乎涵盖全球。法国利用其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地面卫星接收站(俗称“耳朵”),可以拦截任何通过人造卫星传输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于瀛 《现代舰船》2012,(5):28-31
战术空中导航的原理战术空中导航系统(TACAN,"塔康")是一个极坐标无线电空中导航系统,飞行员能从该系统的距离测量设备(DME)上获得距离信息和方位信息,该信息一般由2台仪表提供。一台仪表指示飞机离开地面(母舰)信标的距离,单位是海里;另一台仪表指示飞行方向,单位是相对地面信标地理位置的方位度。利用安装在飞机上的战术空中导航设备和安装在水面舰船  相似文献   

19.
李缘 《环球军事》2014,(15):44-45
岛内媒体报道称,台湾陆军从美国采购的60架“黑鹰”直升机,将在今年年底接收第一批军用的15架。而交由“内政部”空勤总队使用的15架“黑鹰”直升机,将配合台军接机时程,自2015年起至2019年,每年各接收4、2、3、3、3架。在空勤总队接收的15架“黑鹰”直升机中,将有6架装备最新型的“前置红外线显像仪FLIR”,可大幅提升空勤总队夜间及海上救援能力。不过,这一敏感装备却一度引发争议。  相似文献   

20.
打击地面目标的太空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到太空武器,人们首先会想到在太空中发射、打击太空中目标的武器。不过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美军目前正在研究和发展一些在太空使用和发射,但打击的对象是地面目标的太空武器,简称为对地太空武器。在未来战争中使用的对地太空武器可以分成4类:打击地面目标的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天基常规武器以及用于反弹道导弹的动能武器。其中,定向能武器是以光速发射能量摧毁远距离的目标,其他三类都是用自身的动能或化学能摧毁目标,它们的作用方式、打击目标、反应时间和使用数量都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