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荣臻的军事理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荣臻对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性认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他关于建设农村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系统创见,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聂荣臻于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树立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思想。大革命时期,从“中山舰”事件中认清蒋介石的反革  相似文献   

2.
为隆重纪念聂荣臻元帅诞辰100周年,聂荣臻元帅生平业绩和思想研讨会于1999年11月20日在重庆召开。这次会议是由聂荣臻研究会和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原在聂帅身边工作的老同志及其亲属,聂荣臻研究会的部分理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重庆市和江津...  相似文献   

3.
聂荣臻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杰出领导人,通过研究聂荣臻关于我国国防科技的地位作用、发展道路、力量管理、发展重点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论述与实践,阐述了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回顾总结聂荣臻国防科技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及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聂荣臻同志在长期领导我国军事科技、武器装备建设工作的光辉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经验和方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军事科技思想。如:要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人民军队;以研制先进武器为目标的军事科学技术,对军事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建设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制定国家长远科学发展规划时,必须制定相应的武器装备发展规划;把组建科研机构和组织科研队伍作为发展军事科技事业的首要任务;发展军事科学技术,心须贯彻“以自力更生为主,利用国外已有的科学成果为辅”的方针等。  相似文献   

5.
聂荣臻在长期的革命及建设实践中,对军队建设和国防科技事业进行了深入探索,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军事思想财富。其中,军事文化建设思想是他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见解深邃,实践价值显著。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与传播,倾心于办学办报办刊、注重发挥文化艺术的宣传鼓动效用,热心于军队文艺建设、注重军事科技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呕心于国防科技事业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聂荣臻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建军思想,如建设现代化军队必须由单一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转变;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国经验;在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同时注意提高人的素质;实施严格的军事训练是实现人与武器结合的关键等。聂荣臻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聂荣臻同志是杰出的、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同志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卓越领导者。从50年代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元帅长期负责国防科技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道路。主要经验有:处理好立足现实与奋发图强的关系,制定正确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独立自主进行国防科技建设;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合理调整科技战略部署;开展技术民主,确立技术责任制,形成良好的科技研究风气;坚持人才为本的原则,对知识分子亲切关怀、热情支持、积极培养。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北平市市长、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平津卫戍区司令员.1949年11月,又被指定为代理总参谋长,主持总参谋部日常工作,负责全军的作战和军事工作.聂荣臻回忆说:“刚进城,我的工作是非常紧张的,尤其是代理总参谋长那一段,真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繁忙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我们去采访四川省宜汉县南坝区余安龙书记关心国防的事迹,熟悉余书记的人都说:“喜欢从联系的观点看武装工作,这是余书记一个最大的特点。” 看问题看实质,抓干部抓关键 1995年11月,担任宜汉县宜传部理论科长的余安龙,到南坝区任区长。长期从事理论工作的他非常明白:要抓好国防工作,必须从基层抓起,抓基层又必须抓好专武干部。抓于部的关键,是了解他们的思想,在他们受挫折的时候,要看问题的实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聂荣臻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特别敬重、特别深厚的情感举行座谈会,深切缅怀聂帅伟大而光荣的一生。这对于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遗志,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聂荣臻元帅是杰出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在整整70年中,他对人民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忠贞不渝。他一贯忠于党的组织原则,凡是中央的决定,无不坚决执行。在作战指挥中,他胸怀全局,运筹帷幄。善于捕捉战机,屡建殊勋。他热爱科学,在领导科技事业和各项工作中,坚韧不拔,一切从买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成绩斐然。他心地坦荡,大公无私,生活简朴,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堪称全党全军的楷模。  相似文献   

13.
聂荣臻在长期领导国防科技队伍进行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紧紧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在充分运用以往经验智慧的基础上,总结新经验,发挥创造性,开拓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发展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防科技思想,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特别是“两弹一星”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56年,为加强对全国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中央任命聂荣臻元帅为国务院副总理,同时兼任国家科委主任和国防科委主任.从此,聂帅长期分工主管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特别是主管尖端武器的研制工作.正是在他的精心组织领导下,我国只用了5年时间就研制成功了导弹、原子弹,继而研制成功了氢弹,并为研制远程火箭、人造地球卫星、核潜艇、大型计算机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5.
聂荣臻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年代戎马倥偬,立下赫赫战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负责国防科技工作,使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摸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水平国防科技工业的道路。一、处理好“立足现实”与“奋发图强”的关系,制定正确的国防科技发展规划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国防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即使在昆明、重庆等被称之为国民党军工基地的地方,所谓的军工厂也只是一些破窑洞,而光学仪器工厂只能搞些低倍望远镜,连瞄准镜都不能生…  相似文献   

16.
白恩培 《国防》2004,(11):4-6
近年来,各级十分重视国防动员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保障“打得赢”的需要,全面推进战争动员准备,各项建设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动员工作任务很重、责任重大,要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的创新发展,必须着重做好以下三点:一、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充分认识做好国防动员工作的重大意义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动员领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树立正确的国防观,…  相似文献   

17.
每计划部署一项工作,只要事关武装建设,他都提出具体要求;只要是下基层了解检查全面工作,他都将国防动员纳人工作对象。  相似文献   

18.
科技干部是我军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国防科研、军工生产、工程保障、军事教育、医疗卫生、文学艺术等领域担负着重要工作,是我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江泽民历来非常重视改革中的机制建设问题,他在"十六大"报告中再一次提出:"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19.
试论国防科研权益的正确处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防科研权益是指国防科研成果的权力和利益。国防科研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随着军事装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国防科研投入也在不断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研的权益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国防科技人才队伍的流动性增加,涉及国防科研权益处分的问题不断出现,甚至出现了纠纷、泄密等严重问题,这应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如少数承担国防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或者在国防、军工等关键岗位上工作的科技人员擅自离职,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国防科研人员在离职后侵犯原单位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权益,特别是将原单位拥…  相似文献   

20.
聂荣臻国防科技管理思想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国防科技》2008,29(4):38-41
聂荣臻同志关于国防科技的思想和实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们今天加强和改善国防科技管理,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聂帅的国防科技管理思想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国防科技管理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必须求真务实,自觉按科学规律实施科学管理,必须自觉运用与现代高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必须着眼根本,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又红又专的科技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