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略指导作为统率部或战略领导人对战争全局实施的控制与协调,是战争指导艺术的最高体现,也是决定战争胜负乃至国家兴衰存亡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争,为各国战略指导者们提供了宏大的活动舞台。尤其作为胜利者的盟军一方,除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之外,战略指导的正确决定了战争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对待战争指导规律如此,对待新时期国防建设指导规律,也是如此。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正是科学地把握新时期国防建设指导规律的正确反映。邓小平在运筹指导新时期国防建设中所把握的基本指导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3.
朝鲜战争是一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爆发的、以特殊形式结束的现代局部战争。毛泽东针对战争的特殊情况和特殊背景,在战争中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其战略指导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局部战争中人民战争战略指导理论的本质特征,其精神实质,在战争已结束 40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未雨绸缪,高度重视战略预置   孙子曰:“先胜而后求战”。做好战略预置,创造先胜的条件是取得有利战略态势的重要环节,高明的战略指导者对此都是高度重视的。朝鲜战争中,毛泽东在这方面显示了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高超指导艺术。  …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军事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吸收和融汇了古今中外先进的军事思想精髓,形成了厚重独到的军事思想理论体系。其中,在战争指导上的战略思维品格更是独树一帜,震古烁今。其一,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上的战略思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最精彩的部分。体现战略思维品格的战略预见、战略分析、战略判断、战略决策、战略指导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最深邃集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就如同一幕幕正在上演的战争活剧,内容鲜活,气势宏伟,给人以极大的吸引力、震撼力和感召力。其二,毛泽东在战争指导上的战略思维,集中地反映了战争指导的基本规律,系统地体…  相似文献   

5.
张学林 《国防科技》2003,(10):64-66
战略主动权,是指军队在战争全局上所具有的自主行动能力。掌握和保持战略主动权,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古今中外的优秀军事家普遍认为,战争对战略指导的最初和最后要求就是夺取战争的主动权。谁拥有了战略主动权,并能使这种主动地位得以保持下去,谁就能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现代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给我们展示了一部丰富多彩的战略主动权易手得失的历史画卷,认真吸取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研究和解决夺取和  相似文献   

6.
战略决策是战略制定四个环节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还包括战略侦察、战略判断、战略计划),是指国家(集团)最高军事当局对有关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全局的重大问题做出的决定。它是战略指导者从总体上筹划指导军事斗争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制定战略的中心环节。 战略预置,“是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过程中的预备性行动,是基于战略预见基础上进行的有计划的战争准备。”①它的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战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杰 《军事历史》2002,1(4):3-8
战略,就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66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战争中,凡属带有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问题,都是有关战争全局的问题,即战略问题.在众多的战争指导规律中,战略问题属于高层次的部分,对战争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1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相似文献   

8.
潘宏 《政工学刊》2023,(12):5-7
<正>抗美援朝战争是世界大战与现代局部战争的分水岭。这场战争也是一场双方力量极不对称的战争。面对极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抗美援朝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根据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明确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目标,通过战争进程以及各阶段不同战略任务,使战略目的具体化。根据战略目的和战略任务要求,对不同的作战对象、依据不同作战条件,制定具体的战略指导方针。以国家综合国力为后盾,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武装力量核心,正确运用战略力量和战略手段,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9.
易晟 《国防科技》2005,(1):72-78
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历史的延续。本文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的研究,分析总结了大国统一战争战略指导的历史经验。首先,大国统一的战略准备的基点要“以大战求统一”。其次,大国统一战争战略筹划必须要把握好六个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坚定统一的意志决心。第三,在具体的作战指导上,要辨证地处理好六大关系。这些历史经验对今天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强化军事力量的非战争运用功能。首要的是加紧做好应急作战准备。充分发挥部队战斗力的战略威慑作用。“和平造势”是当今世界军事战略的一项新内容。在战争爆发前的和平时期,以控制危机、避免冲突和遏制战争为目的的威慑战略,是各国军事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遏制战争,力争以非战争方式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目的,自然是和平时期战略的最佳选择。但战争能不能遏制住,并不取决于良好的愿望,而取决于科学的战略筹划和高超的战略指导。在当今世界上,和平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实力维持的,遏制战争也只有建立在强有力的实力基础上才有可能。平时的战争准备,既可为打赢未来战争积蓄物质和精神的力量,又可产生遏制战争的战略效应。  相似文献   

11.
浅析德国闪击战战略的客观基础史成群,庞存生,刘文书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突然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将闪击战首次搬上战争的舞台。闪击战不仅仅是一种战法,而且是德国法西斯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指导战略。德国的闪击战战略,就是集中优势兵力,特别是坦克摩托...  相似文献   

12.
认识战争特点是军事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战略指导的基本前提。毛泽东指出:“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就不能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就不能引导中国革命战争走上胜利的途径。”①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十分重视研究战争特点,并从战争特点及其相互联系中进一步把握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原则,从而引导战争走向胜利。而毛泽东之所以能在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正确把握战争特点,主要是因为他掌握了认识战争特点的科学方法。他说:“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战略问题,是关系战争全局的问题。毛泽东指出:“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对战略思想、战略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克劳塞维茨曾强调指出:“对一个大规模战争事件,或它的计划,进行纯军事的评价是不能容许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研究政治对战略思想、战略方针、战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攻格是俄军自阿富汗后、三十多年来第一次参加国外战争。其军事行动主要是在“维护本国战略利益、反击北约挤压其战略空间;速战速决;注重心理战”等战争指导下进行的,基本上达成了其预定的作战目的。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安全战略出台后的第一场战争。2002年9月20日,美国提出新的安全战略构想,强调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反恐和保卫国土安全为重点,提出了力量建设由“基于威胁”向“基于能力”转变等一系列观点,特别是在战略指导上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思想。伊拉克战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美国“先制”战略实践的重要步骤,反映了美国军事战略实质和走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理论与实践,已经延续90年。其核心理论是毛泽东奠定、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的"战争全局"论。它来自战争实践,并在战争中得到检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因而是科学的理论。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学者引入了西方的"战斗主体"论,发生了第一支支流;20世纪90年代初,自产了"军事斗争全局"论,发生了第二支支流,三极分立的理论格局初步形成。两股理论支流的共同特征是去"战争全局"论,形成了30多年的战略概念"偏航史",背离了战争规律。2014年,习近平发表《关于战争指导问题》,继承了毛泽东的"战争全局"论,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为我军的战略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更是指引战略概念"迷航"走出误区的"航标"。本文论述了战略概念偏航史的发生、发展、运作的过程及其影响与根源,并呼吁重塑"战争全局"论的传统历史。  相似文献   

17.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爆发的楚汉战争,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在这场战争中,刘邦战略指导的一个很重要方面,是建设后方,依托后方,灵活运用后勤保障方式支援作战,不断打击敌人大后方,夺取战争主动权。这既是刘邦军事后勤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其致胜战略中的精华之处。正是由于刘邦  相似文献   

18.
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战略研究在军事学术研究中居于首要的位置,这历来为世界各国的军事学家们所公认。但要让战略真正和有效地发挥作用,往往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也被过去的历史所证明。可是,要脱离客观、脱离实际的瞎说胡为也很容易。于是中国古代就有了赵括、马谡之流,法国有了马其诺等,说得天花乱坠,败的一塌糊涂。其实,历史总是有类似情况,只是时间、地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时期如三国时那样,在那么短的历史时期内,发生了那么多的战争和留下了那么多被历代兵家们视为经典的战例。在这些众多的战争中,虽然战争规模、时间长短、激烈程度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特点却是共同的,这就是:三国时代的军事谋略家们在筹划战争得失以及分析战争胜负因素时,总会围绕着粮草给养大做文章。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粮草给养不仅是决定三国时代战争胜负的致命线,而且还能够影响战争的进程、深度和发展方向。所以,研究和揭示粮草给养在三国时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清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战争频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古代有记载的战争达3000多次。著名兵家将帅数以千百计,他们在历代战争中不仅导演出一幕幕生动的活剧,而且总结出指导战争的高深理论。我国古代兵书见诸著录的有2000多部,著名的就有50部。在我国历史上,除兵家将领著述军事理论外,诸子及文人墨客也谈兵,而且他们多是谋全局、论大略,从高层次上、从对战争全局谋划和指导上,或者说从战略上着眼,论述、总结战争准备、伐交结盟,争取战争主动权、活用战争原则、注意战略勤务等方面的经验,这就使我国古代战略思想丰富多彩,特点鲜明。这些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