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祯 《国防》2014,(11):78-79
武警部队反劫持战斗中,应准确掌握犯罪分子实施劫持行为的心理本质,有效实施心理攻势。通过攻心惩戒抢占心理攻势的"制高点"、攻心宣传夺取心理"主阵地"、攻心瓦解发动心理攻势的"大决战",使其延缓或放弃暴力行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似文献   

2.
舆论攻心对官兵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意志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尤其在战时,负面舆论的泛滥很可能会直接导致战争失败.本文从增强官兵心理防护、信息传播的管控和物理阻隔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对战时舆论攻心进行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三国时期的“空城计”,到二战时期的“圣诞卡”,再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摇滚乐”……围绕着“动心”、“憾心”、“焦心”,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而又异彩纷呈的“攻心”大战。如今,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攻心”大战将变得更加迷离而惊险,甚至有人预言:真正的“心战核时代”到来的日子已不久远。  相似文献   

4.
谭文芳 《国防科技》2008,29(4):78-81
心理战在经过历次战场的磨练以及血与火的洗礼后,从侧重攻击人的意识转向无意识层面。无意识层面的心理战旨在发送不被对方官兵所感知到、觉察到的信息,以此改变人的心理和行为。在心理战的发展历程中.较之意识层面的心理战相比,无意识层面心理战通过信息的反复实施与渗透,攻心信息传递的高科技化,达到预期的攻心目标。这种新的心理战作战方式不仅丰富了心理战的作战理念,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心理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5.
张西成 《国防》2007,(12):56-56
有人指出,自海湾战争以来美军所进行的历次战争,其作战理论和战略战术,包括伊拉克战争中运用的"震慑"理论或"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以及"斩首"、"攻心"、"精确闪击"等一系列战法,都汲取了《孙子兵法》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运用在“处突”任务时,应当遵循巧妙把握时机,准确区分对象,加强自身建设,灵活采取手段,充分谋划防范,强调智谋攻心等原则,才能正确理解并运用好这一谋略,达到“兵不钝而利可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越战结束后的30多年来,美国为最大限度地谋求全球战略利益,以各种借口,先后对外出兵达40多次,“世界警察”的名号可谓当之无愧。而每次出兵,它都精心选取特别的行动代号,以图达到攻心夺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美军传单舆论战源远流长,功勋卓著.作为对敌实施舆论攻心的主要武器,美军一直对传单制作、投送技术装备的研究和开发格外关注.目前,美军实施传单舆论战的技术和装备堪称世界一流,在传单的内容设计、材料选择、制作工艺及投送手段等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在其心理活动支配下发生的违反社会法律规范的行为,犯罪者心理所呈现出的特征是求生心理、恐惧心理、绝望心理、顽抗心理.针对此,捕歼罪犯时可采用以下心理战术:政策攻心、心理震慑、心理诱骗、心理困扰.同时,还提出了运用心理战术应该注意把握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檄文简称“檄”,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军事文体。古人有“传檄而千里可定”的说法。我国古代战争中,檄文堪称抢占舆论先机、实施政治攻心、凝聚军心士气的精兵利器,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今天仍然不失其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现代条件下的高度信息化战争。它标志着新军事变革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实验性地运用了“决定性快速作战”理论。其主要特点是:战场透明度高,广泛实施精确打击;军兵种密切协同,联合作战高度一体化;软战硬战结合,攻心攻城并举;空中打击是关键,地面攻击仍然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2.
刘永  林赤清 《环球军事》2012,(17):21-23
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巴沙尔政权与西方国家、阿盟及叙利亚反对派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激烈交锋,成为当前国际事务中的第一大热点。在扑朔迷离的叙利亚局势中,双方部祭出心理战这一“法宝”,全力争夺心理对抗优势,上演了一幕幕宣传渗透、攻心夺气的大戏,使精神层面的软杀伤成为影响和改变时局的重要利器。  相似文献   

13.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首次推出其创新理论成果“震慑理论”,这一理论与我国古代《孙子兵法》心战理论有着许多内在的关联。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伊拉克战争,其“斩首行动”与孙子的“擒贼擒王”思想如出一辙;其“震慑行动”与孙子的“上兵伐谋”思想异曲同工;其“外交攻心”与孙子的“伐交”思想一脉相通。  相似文献   

14.
迅速、准确、安全、便捷的信息获取及沟通对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极其重要,第三代移动通信工具的通话、短信、录音、照像、摄像、GPS定位、视频、上网、数字电视等功能对武警处置突发事件能提供十分便捷服务,并能快速实现命令下达或传达、传单宣传、通缉要犯、取证、攻心、定位、通话、信息查找、文件传送等.现在建成并应用的武警指挥自动化...  相似文献   

15.
檄文是一种军事文书,产生于《尚书》,形成于汉代,兴盛于魏晋至唐,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其文风由质朴至华丽再回到平实。对于一般认为檄文消亡于清末的说法,文章认为不是事实,民国以后由于语言、媒体的变化使檄文看起来面目不清,但其作为军事文书的本质没变。檄文仍然存在并在抢占舆论先机、实施政治攻心、凝聚军心士气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湾战争爆发于1991年1月17日,历时43天。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局部战争之一,它充分展示了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尤其是战争动员方面,交战的美伊双方各出奇招,斗智斗勇,在现代战争如何进行动员方面给人留下许多启示。 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机智微妙的心理动员 利用心理因素配合武装斗争,古已有之。中国古代兵法中的“攻心”、“夺心”、  相似文献   

17.
彭贤 《政工学刊》2009,(6):71-71
明世宗嘉靖皇帝沉迷方术而使朝政腐败、民不聊生,为了纠正这这股风气,当时著名的清官海瑞不惜备棺上疏,冒死直言相谏,批评皇帝沉迷方术并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种种弊端,令皇帝大怒,但也没能改变明世宗的想法。世宗皇帝不久之后就火气攻心,病死在乾清宫。海瑞险遭杀身之祸,但因此也留下了刚正不阿、忠君爱民的美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心理战的手段和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演变,其出神入化的表现、以假乱真的效果令世人惊心动魄。透过那一幕幕灵与肉的角逐,我们看到了信息时代心理格斗的奇光异彩,感悟到了人类攻心夺气的深邃智慧。 媒体争锋开拓心战新天地 信息时代由于媒体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大众传媒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真正实现了“瞬间亿万里,天涯咫尺间”的听觉和视觉感受。各方传媒可以  相似文献   

19.
刘丽群 《环球军事》2013,(3):118-120
战场上的传单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是心理战的重要选项。诸葛亮有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一R”拿破仑也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力量,武力和心理。最终,武力总是被心理打败。”传单,作为硝烟幕后的“软兵器”,在所有心战媒介中,是经久不衰、打击力强劲的重要信息载体,凶而其传播的内容与技巧,正逐渐成为赢得战争的“攻心利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争奇斗趣的联语中,有许多见诸于军营、军校、爱国将士纪念馆门首。一幅书品,两行香墨,既富有文趣,又各寓其意。其中不乏传世佳作。成都武侯训有很多颂扬古代军事家诸葛亮的对联,其中清代四川盐茶使者赵藩撰写的一副尤为著名。1958年春,毛泽东视察武侯祠时,曾久久地驻足欣赏: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广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