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言军 《环球军事》2009,(23):56-57
苏联侵阿战争被公认为是克里姆林宫的一次错误决策,戈尔巴乔夫上任后改正了这个错误,让苏军撤出阿富汗。但苏军在当年2月撤出之前还应阿富汗政府请求进行了一次围剿“潘杰希尔雄狮”马苏德的战斗,出动了大批空军和地面部队对马苏德游击队驻地进行狂轰滥炸。结果,这次多余的战斗没有取得预定战果,反让苏军侵阿的结局更加灰暗。  相似文献   

2.
在阿富汗,苏军投入各型直升飞机多达六百五十架。他们依恃装备精良,不断对阿富汗游击队发动进攻。但是,阿富汗游击队不畏强暴,他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机智勇敢,巧打狠揍苏军的直升飞机至1983年已击毁直升飞机一百九十余架。游击队是怎样将这些飞机击落的?请看他们巧布的“空中布袋阵”。  相似文献   

3.
自入侵阿富汗以来,苏联不断地强化阿富汗战争,侵阿苏军已从最初的八、九万人猛增到现在的十五万人。尽管苏联一再增兵,但阿富汗总的局势正在日益恶化。目前,阿富汗游击队巳控制了百分之九十的国土,苏军和阿政府军占领的仅仅是一些大城市和基地。为了扭转被动局面,自去年以来,侵阿苏军采取了三管齐下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苏军撤离阿富汗20周年。那场持续10年的战争造成了约100万阿富汗人丧生,也夺走了1.5万苏军士兵的年轻生命。鲜为人知的是,苏联当局为了扶植阿总统纳吉布拉的傀儡政权,曾命令苏军在撤离前夕发起突袭行动,试图剿灭马苏德的游击武装。这次代号为“台风”的战斗行动造成大批阿平民死亡,也给临走前的苏军再添恶名。  相似文献   

5.
汶徽 《宁夏科技》2002,(1):42-44
在阿富汗战场上,“萨格尔”导弹还在吼叫着。它是当年苏军入侵阿富汗时留下的,有的是苏联军火商为了赚钱卖给阿富汗游击队的。如今,留在阿富汗土地上的“萨格尔”导弹派上了用场。  相似文献   

6.
单兵作战的灵活、强大的打击威力和精确目标打击能力有效结合就产生了令人瞩目的便携式导弹系统。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前苏联当时最先进的“耐火箱”AT-3反坦克导弹,伏击以军坦克群,仅2h就将其坦克击毁130多辆。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太阳山作战中也用反坦克导弹击毁击伤以军坦克430多辆。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中,美国提供给阿富汗武装派别当时最先进的“毒刺”(Stinger)便携式防空导弹来对抗苏军,导致几百架苏军战机被击落。美国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虽然势如破竹,但处于劣势的伊军使用便携式反坦克导弹,重创美军多辆世界上…  相似文献   

7.
于晓明 《环球军事》2013,(16):60-62
常说作品不够好,是因为距离不够近。英国记者为了拍摄战争纪录片,就踏上不同寻常的阿富汗之旅。从踏上那片土地的第一天起,一切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他们受到了直升机攻击,赶上了塔利班内斗,最后还与苏军士兵一起结伴而逃。尽管历经生死,“零距离”亲历战争,但好在成就了一部精彩的战争纪录片,足以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相似文献   

8.
1979年12月24日,苏军入侵阿富汗。在这场战争历时近10年的战争中,至少有100万阿富汗人和超过1.4万名苏联士兵丧命。令人感到吃惊的是,俄有关方面经过调查发现,在30年前被派往阿富汗的苏军中,一些士兵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这一秘密近日被媒体曝光出来。  相似文献   

9.
王利华 《国防》2001,(11):29-30
1979年,正当西方世界的人们举杯欢庆圣诞节之际,10多万苏军分两路突然武装入侵阿富汗,开始了长达9年的苏阿战争。 当时阿富汗虽然号称有10万军队,但由于内战不断,部队缺乏正规训练,武器装备杂乱不一,且维修保障基本为苏联所控制,致使阿军实际处于解除武装而无法作战状态。苏军则是实力  相似文献   

10.
1979年末,在苏共中央政治局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苏军入侵阿富汗。1981年5月,长期在阿富汗作战的苏军指挥官们意识到,苏联军队在阿富汗的国内战争中越陷越深,负面政治影响极大。为此,由苏军总军事顾问马约罗夫大将、苏军的阿军总参谋长顾问萨莫伊连科中将、苏军总军事顾问参谋长切列姆内赫中将三人主签,经土库曼斯坦军区司令员马克西莫夫上将和土库曼斯坦州军事委员会委员罗亭将军附签,五人联名向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致书面报告,建议"重新拟定政治和军事战略",暗示苏军应撤出阿富汗。虽然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和国防部副部长索罗科夫元帅也同意报告的观点,但乌斯季诺夫却否定了上述建议。此后,苏军又在阿富汗持续作战,直至遭到全面失败而被迫撤军。此报告对于人们全面认识当时的阿富汗形势和苏军的处境有一定价值。标题为译者所加。  相似文献   

11.
在未来战争中,城镇将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重要目标,开展城镇游击战将是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阿富汗人民为了抗击入侵的苏军,普遍开展了城镇游击战。他们在城镇组成精干的游击小组,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打击、削弱、震撼苏军,其战斗规模虽小,但战果往往很可观。苏军在阿富汗游击队的沉重打击下,采取了各种反游击战措施:一是在城市内部实行宵禁,搜捕游击队的地下组织和潜伏人员,加强市区武装巡逻,重要目标遍设岗  相似文献   

12.
苏军20世纪80年代在阿富汗的经历证实了超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威力。战争初期,苏军飞机尤其是米-24“雌鹿”主宰了战场,在美国为阿方提供了由雷声公司生产的“毒刺”超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后,这种不平衡状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喀布尔风云     
田村 《宁夏科技》2002,(1):52-55
索科洛夫元帅怎么也没料到,苏军仅用7天就对阿富汗实现了军事占领,却要遭受9年多的折磨。事实上,从苏军攻打阿富汗那天起,便受到阿富汗人民的武装反抗。阿富汗各个民族画对强人的苏军毫不畏怯、屈服,他们拿起武器,开始了以弱斗强的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4.
阿富汗战争是“9.11”事件后美军以反恐为名针对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进行的一场非对称战争。本文在总结阿富汗战争发生的背景、战争的主要阶段、战争指挥体系和部队指挥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战争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蟒蛇行动”的结束,美军在阿富汗境内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武装分子近半年的讨伐行动告一段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开始转移并锁定新的目标,以期将反恐战争扩大至其他国家。 锁定伊拉克 早在阿富汗战争刚刚打响之际,美国总统布什便公开宣称,阿富汗战争决不是反恐战争的终结,而是反恐战争的开端。他发誓,美国不仅要消灭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分子,而且要彻底铲除“基地”组织及其他主要恐怖组织散布在一些国家的训练营地、集结营地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环球军事》2012,(12):5-5
“美国永远不应忘记越战的教训,战争的代价巨大,更会造成无辜平民的严重伤亡。战争本身并不光荣,应该受到厌弃。越战的教训包括在派出士兵参战时,应有明确目标和战略,领导人应对国民坦言战争的风险与进展,同时做好撤出部队的计划。”  相似文献   

17.
傲楚 《环球军事》2010,(15):44-45
美国科学研究机构“国家优先项目“近日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报告称白宫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中的钱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10500亿美元。其中,7473亿美元花在了伊拉克战争中,另外的2990亿美元则被阿富汗战争“分享”。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第一年,一场全新形态下的战争在阿富汗打响。 2001年10月7日晚,随着美军水面舰艇和美英潜艇发射的5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呼啸着射向阿富汗国土,美国因为“9·11”事件而对阿富汗塔利班和本·拉登发动的反恐怖战争——“持久自由”行动开始了。这是一场力量严重不对称的战争。战争的一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另一方则是孤立无援的塔利班及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因此,这场战争从开始的那一天起,胜负就没有任何悬念了。人们关注的是美国会采取什么方式来“导演”这场战争。 两个月后的12月7日,在美国战机的狂轰滥炸和阿富汗北方联盟地面围攻下,困守坎大哈的塔利班宣布投降。12月22日,阿富汗北方联盟领导人拉巴尼在交接仪式上正式宣布将政权移交给临时政府主席卡尔扎伊。塔利班对阿富汗的6年统治同时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9.
奥马马执政后,在阿富汗战争问题上采取两个“不允许”的底线,即不允许“基地”组织继续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藏匿和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从2001年10月开始的阿富汗战争以美军胜利告终。“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恐怖网络基本被摧毁,但国际反恐形势趋于复杂化。继续扩大反恐战果2002年3月11日,美国正式宣布反恐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其主要特点是:(1)继续围剿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及其他恐怖组织。1月,由英、德,士耳其等22国的4800名士兵组成的国际维和部队进驻阿富汗。7月31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表示,反恐战争已摧毁了“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所有重要据点。(2)扩大反恐空间,开辟新的反恐战线。2月,布什宣布把东南亚作为美国反恐战争的重要战场;美军与菲律宾军队进行长达9个多月的反恐联合演习;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