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1979年末,在苏共中央政治局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苏军入侵阿富汗。1981年5月,长期在阿富汗作战的苏军指挥官们意识到,苏联军队在阿富汗的国内战争中越陷越深,负面政治影响极大。为此,由苏军总军事顾问马约罗夫大将、苏军的阿军总参谋长顾问萨莫伊连科中将、苏军总军事顾问参谋长切列姆内赫中将三人主签,经土库曼斯坦军区司令员马克西莫夫上将和土库曼斯坦州军事委员会委员罗亭将军附签,五人联名向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致书面报告,建议"重新拟定政治和军事战略",暗示苏军应撤出阿富汗。虽然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和国防部副部长索罗科夫元帅也同意报告的观点,但乌斯季诺夫却否定了上述建议。此后,苏军又在阿富汗持续作战,直至遭到全面失败而被迫撤军。此报告对于人们全面认识当时的阿富汗形势和苏军的处境有一定价值。标题为译者所加。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苏军撤离阿富汗20周年。那场持续10年的战争造成了约100万阿富汗人丧生,也夺走了1.5万苏军士兵的年轻生命。鲜为人知的是,苏联当局为了扶植阿总统纳吉布拉的傀儡政权,曾命令苏军在撤离前夕发起突袭行动,试图剿灭马苏德的游击武装。这次代号为“台风”的战斗行动造成大批阿平民死亡,也给临走前的苏军再添恶名。  相似文献   

3.
汶徽 《宁夏科技》2002,(1):42-44
在阿富汗战场上,“萨格尔”导弹还在吼叫着。它是当年苏军入侵阿富汗时留下的,有的是苏联军火商为了赚钱卖给阿富汗游击队的。如今,留在阿富汗土地上的“萨格尔”导弹派上了用场。  相似文献   

4.
1979年12月24日,苏军入侵阿富汗。在这场战争历时近10年的战争中,至少有100万阿富汗人和超过1.4万名苏联士兵丧命。令人感到吃惊的是,俄有关方面经过调查发现,在30年前被派往阿富汗的苏军中,一些士兵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这一秘密近日被媒体曝光出来。  相似文献   

5.
时言军 《环球军事》2009,(23):56-57
苏联侵阿战争被公认为是克里姆林宫的一次错误决策,戈尔巴乔夫上任后改正了这个错误,让苏军撤出阿富汗。但苏军在当年2月撤出之前还应阿富汗政府请求进行了一次围剿“潘杰希尔雄狮”马苏德的战斗,出动了大批空军和地面部队对马苏德游击队驻地进行狂轰滥炸。结果,这次多余的战斗没有取得预定战果,反让苏军侵阿的结局更加灰暗。  相似文献   

6.
在阿富汗,苏军投入各型直升飞机多达六百五十架。他们依恃装备精良,不断对阿富汗游击队发动进攻。但是,阿富汗游击队不畏强暴,他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机智勇敢,巧打狠揍苏军的直升飞机至1983年已击毁直升飞机一百九十余架。游击队是怎样将这些飞机击落的?请看他们巧布的“空中布袋阵”。  相似文献   

7.
苏军20世纪80年代在阿富汗的经历证实了超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威力。战争初期,苏军飞机尤其是米-24“雌鹿”主宰了战场,在美国为阿方提供了由雷声公司生产的“毒刺”超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后,这种不平衡状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祥和 《环球军事》2010,(3):58-59
20世纪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常被外人看成苏联版的“越战泥潭”,但“历史必须细看”,实际上侵阿苏军在大多数时候都牢牢掌握着战场主动权,他们在“非对称作战”技巧和武器灵活使用方面远比越战中的美军高明。如果您还有些疑惑,不妨听听参加过侵阿战争的苏军列兵伊万·丘尔金的故事,他当时负责操作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这可是阿富汗战争中苏军不可替代的宝贝!  相似文献   

9.
王利华 《国防》2001,(11):29-30
1979年,正当西方世界的人们举杯欢庆圣诞节之际,10多万苏军分两路突然武装入侵阿富汗,开始了长达9年的苏阿战争。 当时阿富汗虽然号称有10万军队,但由于内战不断,部队缺乏正规训练,武器装备杂乱不一,且维修保障基本为苏联所控制,致使阿军实际处于解除武装而无法作战状态。苏军则是实力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战争中,城镇将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重要目标,开展城镇游击战将是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阿富汗人民为了抗击入侵的苏军,普遍开展了城镇游击战。他们在城镇组成精干的游击小组,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打击、削弱、震撼苏军,其战斗规模虽小,但战果往往很可观。苏军在阿富汗游击队的沉重打击下,采取了各种反游击战措施:一是在城市内部实行宵禁,搜捕游击队的地下组织和潜伏人员,加强市区武装巡逻,重要目标遍设岗  相似文献   

11.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北15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坐落着举世闻名的潘杰希尔谷地。这个谷地全长100公里,宽10余公里,北口控制着著名的萨朗隧道,是喀布尔通往苏联边境战略通道的咽喉。在阿富汗长达10年的抗击苏联的入侵中,潘杰希尔谷地的战火多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边境烽火狼烟谷地备受关注1979年12月27日晚7时半,苏军突然攻占喀布尔电报大楼,切断了阿富汗阿明政府与外界的联系,同时占领阿明的官邸,杀死阿明及其家庭成员。经过3个半小时的交火,苏军完全控制了喀布尔市。12月28日晨,苏军地面部队在航空兵掩护下,越过苏阿边境,沿东、西两条战略…  相似文献   

12.
自入侵阿富汗以来,苏联不断地强化阿富汗战争,侵阿苏军已从最初的八、九万人猛增到现在的十五万人。尽管苏联一再增兵,但阿富汗总的局势正在日益恶化。目前,阿富汗游击队巳控制了百分之九十的国土,苏军和阿政府军占领的仅仅是一些大城市和基地。为了扭转被动局面,自去年以来,侵阿苏军采取了三管齐下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单兵作战的灵活、强大的打击威力和精确目标打击能力有效结合就产生了令人瞩目的便携式导弹系统。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前苏联当时最先进的“耐火箱”AT-3反坦克导弹,伏击以军坦克群,仅2h就将其坦克击毁130多辆。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太阳山作战中也用反坦克导弹击毁击伤以军坦克430多辆。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中,美国提供给阿富汗武装派别当时最先进的“毒刺”(Stinger)便携式防空导弹来对抗苏军,导致几百架苏军战机被击落。美国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虽然势如破竹,但处于劣势的伊军使用便携式反坦克导弹,重创美军多辆世界上…  相似文献   

14.
在俄罗斯武装力量博物馆内,珍藏着一面长188厘米,宽82厘米,上面镶有五星、镰刀、锤子的红旗,这不是一面普通的旗帜,就是这面旗轵在60多年前,由苏军士兵挂在了德国首都柏林国会大厦的主楼顶上。那么,在当时紧张的战斗中,苏军的红旗是从哪来的呢?原来,早在苏军攻打柏林半月前,苏军就特制好了代表胜利的旗帜。故事还要从苏军攻打柏林前说起。  相似文献   

15.
于晓明 《环球军事》2013,(16):60-62
常说作品不够好,是因为距离不够近。英国记者为了拍摄战争纪录片,就踏上不同寻常的阿富汗之旅。从踏上那片土地的第一天起,一切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他们受到了直升机攻击,赶上了塔利班内斗,最后还与苏军士兵一起结伴而逃。尽管历经生死,“零距离”亲历战争,但好在成就了一部精彩的战争纪录片,足以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打击恐怖主义,推翻塔利班政权,摧毁“基地”组织,2001年10月7日,美国开始对阿富汗进行大规模空袭。但空袭并不能使美国达到最终的目的。在摧毁了塔利班的大多数重要目标之后,美国必须与塔利班进行“短兵相接”。为了充分发挥美军的技术优势,减少美军的损失尤其是人员伤亡,大量使用直升机成为美军作战的重要手段。由于塔利班有着20多年的作战经验,所以美军必须慎重对待这个对手,好在可以借鉴当年苏军的一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在阿富汗继续镇压叛乱的理由是复杂多样的,但它们都围绕一个关键原则:那就是决不允许阿富汗再次成为恐怖组织、特别是“基地”组织的避风港。关于阿富汗的争论已经对该原则提出了质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阿富汗境内甚至没有“基地”组织的高层领导人,他们已经在几年前就撤离到了巴基斯坦。另一个原因是,恐怖分子计划在一些美国军队无法保护的不稳定国家中(除了阿富汗)选择其一建立避风港。  相似文献   

18.
美军在阿富汗战争大规模作战阶段取得的胜利成果在八年后的今天已经无从谈起,塔利班武装在阿全境死灰复燃,阿富汗安全形势每况愈下,阿富汗新政府则是一盘散沙、难撑局面。面对困局,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果断提出增兵3万稳定局势、18个月后开始撤军的阿富汗新战略,其具体效果尚有待检验。本文详述了重建时期美英联军和“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主要的军事行动,并对奥巴马上台后阿富汗局势的未来走向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9.
毕勇 《环球军事》2008,(18):58-59
苏军1天攻下乌布里 1944年6月15日,在苏联强势攻击下,芬军只能勉强维持着第二道防线。已被突破的第一条防线上的芬军部队,为迟滞苏军的推进速度仍在顽抗。尽管在6月19日德国鱼雷艇送来了9000发炮弹,暂时压制住了苏军的进攻,但20日苏军的前锋部队已经进入了卡累利阿地峡的要冲乌布里。这让芬军十分震惊,因为在1939年的苏芬冬季战役中,苏联打到乌布里用了整整3个月时间,而这一次仅仅用了10天。  相似文献   

20.
在阿富汗,也有一个“绿区”,但这个绿区与伊拉克的“绿区”的范畴却截然相反。伊拉克的“绿区”是安全的代名词,阿富汗的“绿区”则是最危险的地方。据悉,阿富汗战争以来,已经有300多名驻阿富汗英军死亡,其中三分之一就是在“绿区”所在地桑金(Sangin)阵亡的。因此,阿富汗“绿区”无疑成了英军的坟墓。7月29日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威斯利·莫根从阿富汗桑金发回了下列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