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悦堂 《宁夏科技》2002,(5):45-60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不断受到核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中国不得不在核大国恐吓声中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2.
30多年前,年轻的新中国曾经笼罩在超级大国“核讹诈”的阴云之中。自从中国大地上诞生了战略导弹部队,宣告了“核讹诈”的破产,中国人民更加挺直了民族的脊梁,扬起了大国之魂。  相似文献   

3.
文涛 《当代海军》2000,(1):43-44
50年代,美国凭借其军事实力,不断对中国进行核讹诈,多次扬言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核幽灵”严重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战争狂人放狂言1953年10月30日,美国政府在一份代号为NSC-1622的文件中,就要求建立一种以核打击能力为基础的强大的军事力量,使美国及其盟国的部队能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并唯一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推行核垄断与核讹诈政策、准备打一场核战争思想的牵引下,其核技术与核武器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美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大、种类多,是世界核武库中最大的。按其战备储存现状,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类。 1、战斗值勤核弹头。这类核弹头数量大约稳定在9000枚左右的水平上。其中,美国海军拥有3000枚用于三叉戟IC-4导弹的W76弹头,每枚当量10万吨,以及400枚用于三叉戟  相似文献   

5.
肖林 《宁夏科技》2002,(7):20-21
50、60年代期间.核大国一再挥舞核恶棒,大搞核讹诈.核威胁,竭力推行核战政策.使世界处在核恐怖之中.  相似文献   

6.
1974年1月15日纽约时报的社论中告诫说,在美国的核战略作出任何修改以前,“应该进行比以往对这个战略辩论时更为广泛的辩论。” 告诫是针对国防部长J.R.施莱辛格五天前曾宣布,美国的核战略将包括对付军事力量的概念。在战略家们的定义中,对付军事力量是交战国家的军事力量都想摧毁另一方军事力量的行动。这种战略是大多数战略家所主张的,也是战争的通常的目的。但是,有把握摧毁——当前美国官方的核战略——重点是摧毁苏联的城市,大规模地杀伤市民。不管那一种战略,美国的目的是要制止核战争和核讹诈。  相似文献   

7.
为了不受人家的欺负 新中国成立不久,饱受百年凌辱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然而,西方敌对势力不愿看到一个不断走向繁荣富强新中国的出现,加紧对我实施政治打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并利用手中的核武器对我进行肆无忌惮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相似文献   

8.
正二战期间,为迎头赶上西方国家的核武研发步伐,争取核科研优势,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苏联当局出台了历史上著名的"核计划"。苏联"核计划"是指以原子弹研发为核心的苏联核能发展规划。该计划始于1942年9月28日苏联国家国防委员会颁布"关于组织开展铀工作"的决议,止于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相似文献   

9.
可以说,毛泽东既认识到核武器巨大的军事威慑价值,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使用核武器所面临的人道主义关切及政治舆论问题。正是基于对核武器在战略安全中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当50年代中国面临一系列核讹诈、核威胁及美苏核垄断情况下,毛泽东等领导人最终于1955年1月作出了发展核武器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0.
从本世纪40年代起,随着美国原子弹爆炸的成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核技术革命开始了,核能从科学理论的研究阶段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核能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原子弹所展示的巨大威力,又成为少数几个掌握核技术国家进行核垄断、核讹诈、核威胁的本钱。核威胁就象幽灵一样日夜在天空游荡,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生存。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政治素质非常高的军队,战胜了美式装备的蒋介石军队,并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美国侵略者,但它的武器装备却非常差,基本上是小米加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在面临美国核威胁和核讹诈、苏联全面毁约停援,国内严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以一个伟大战略家的胆略和气魄,果断地作出了发展原子弹、导弹等战略核武器的决策,提出了“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的科学预言,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成功,领导中国进入了世界核大国的行列,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1967年6月17日凌晨,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上空爆炸成功。这声巨响彻底粉碎了某些超级大国对年轻的共和国进行核讹诈的企图,奠定了我国作为有核国家和世界大国的地位,更以世界最快速度突破热核武器这个国际难题的中国奇迹,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科技强国和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奇迹证明中国道路。20世纪20年代,罗素访问中国时说,"中国文化中有个缺点:缺少  相似文献   

13.
正1955年1月15日,党中央作出了发展我国核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中国核工业就此发轫,迈出了走向新兴核大国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揭开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伟大历史篇章。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相继研制成功,打破了西方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核威慑思想经历了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确立了发展核武器战略.在拥有核武器后,中国确立了“反对核讹诈,打破核垄断”、“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将核武器用作防御性目的”等原则,奠定了中国核威慑思想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威慑思想进一步深化、准确化,并有力地指导了中国核威慑实践.  相似文献   

15.
40年前,一支被称作“第二炮兵”的神秘部队在中国的大地上诞生。经过40年的发展,这支神秘而威武的部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打破帝国主义核讹诈、维护共和国安全和稳定的“倚天利剑”。而这支部队的首任司令员每每谈起这些,总是流露出自豪和自信——  相似文献   

16.
1964年10月16日,西北大漠一声巨响,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对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奠定我国大国地位影响极为深远。随后,我国的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17.
"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平……"2014年9月24日,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再次向世人昭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志与决心。50年前的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导弹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经过科技工作者艰苦攻关,如今成果辉煌。世界为之瞩目。 战略导弹中,有常规导弹、核导弹、中程导弹和远程导弹,构成我国反对核讹诈、战略核威协、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盾牌。 形形色色的精确制导、性能优良的战术导弹早已成为我陆、海、空三军的常规武器。地对空导弹、空对空导弹、岸对舰导弹、舰对舰导弹、舰对空导弹、反坦克导弹……构成了一个枝繁叶茂的庞  相似文献   

19.
本期推荐院校:第二炮兵工程大学二十世纪中叶,面对西方国家核威胁、核讹诈,新中国的缔造者毅然决断:发展核武器,组建战略力量!于是,在当年汉高祖刘邦积蓄实力、成就霸业的大本营——古城西安灞上,我国第一所为战略导弹部队培养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悄然诞生。先有院校,后有二炮。如今,这所先于二炮部队成立的导弹人才摇篮,经过从无到有、艰苦创业的历程,当之无愧地跻身全  相似文献   

20.
1961年10月30日上午约11时30分,苏联在北冰洋上的新地岛上空约3600多米处爆炸了一颗威力极大的氢弹,超过5000万吨TNT当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不安,评论和谴责之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有评论说:赫鲁晓夫的核讹诈给世界冷战的紧张气氛火上加了油;有评论说:可怕的"核冬天"正在向全球人类迈步走来:有的人甚至评论说:赫鲁晓夫要毁灭地球,他疯了,真的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