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莱特湾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日美双方海军的最后一场决战,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战。战前形势波谲云诡,错综复杂;战役进程跌宕起伏,充满悬念;战争结局出人意料,发人深思,充分展现了战争特有的魅力。 兵强马壮,美军直指莱特岛 1943年初,以美国为主的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转入战略进攻,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战场上的绝对优势,进攻锋芒直指菲律宾。菲律宾位于双方战线中部,是由日本本土至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基地——东印度群岛的咽喉。为了割裂日本战争布局,“像瓶塞一样”地堵死日本赖以生存的战略物资补给线,美军决心于1944年10月登陆莱特岛,进而夺取整个菲律宾群岛。其中,美海军的作战计划是:由海军中将哈尔西指挥的美国海军主力第3舰队(17艘快速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和58  相似文献   

2.
司古 《军事史林》2014,(10):F0002-F0002
①菲律宾巴拉望岛上被美军击落的13军战机。 ②美军在巴黎街头庆祝日本投降。  相似文献   

3.
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海军于1944年10月在菲律宾莱特湾附近海域进行的规模空前的大海战。1944年10月20日,美军由D.麦克阿瑟上将指挥在菲律宾中部莱特岛登陆,开始实施菲律宾战役。此次战役由第7舰队(司令为T.C.金凯德海军中将)担任护航,第3舰队(司令为W.F.哈尔西海军上将)担任支援和掩护。美军出支航母舰35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26艘、驱逐舰144艘、潜艇29艘、舰载机1280余架。日军根据“捷1号”作战计划,由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率第3舰队、志摩第3舰队、志摩清英海军中将率5舰队分别从赖户内海和奄美诸岛,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率第2舰队从新加坡向菲律宾附近海域集结,准备进行反击。日军共投入航空舰4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21艘、驱逐舰35艘、潜艇17艘、飞机716架(其中艇载机116架)。此役,日军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9艘、潜艇7艘被击沉.损失飞机500架,伤亡约1万人;美军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沉,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2800余人。美军从此掌握了菲律宾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权为占领整个菲律宾奠定了基础日本海军则遭到毁灭性打击,不再对美国海军构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4.
马里亚纳群岛是西太平洋上的一组岛屿,它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居亚洲与美洲的海上交通要冲,是美军进攻日本本土和远东必经之路。如果马里亚纳被美军占领,日本本土与东南亚的海上生命线就将被切断,台湾和菲律宾也将在美军直接打击范围内。1944年6月,美日海空军在这里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为加强本土防卫,划定了一个以日本本土为中心,以菲律宾、台湾、冲绳及小笠原群岛为马蹄形防卫圈的“绝对国防圈”,以对抗美国的进攻。就台湾所处的位置而言,它是这个“国防圈”的关键环节。1944年9月,美军席卷了马里亚纳群岛,攻克了关岛、塞班岛以及蒂尼安岛后,建立了出击日本“国防圈”的前哨基地。随后,美军放弃了登陆台湾的计划,把突破点选择在了菲律宾。为了顺利实现在菲律宾的登陆,美军对台湾及冲绳发动了牵制性的袭击作战。1944年10月,美军航空母舰舰载机群自花莲东海岸外蜂拥而至,与日机在台湾空域展开了长达5天的“台湾空战”。  相似文献   

6.
1945年1月,日本在输掉了所谓"决定帝国命运"的"阿"号。"捷-1"号作战后,已经无法再和占绝对优势的美军拼杀了。为了保存第4航空军在菲律宾所剩的为数不多的飞行员,日本人决定用他们惯用的伎俩,派潜艇乘夜暗潜行穿过美军的封锁线,到吕宋岛接应他们撤离。但是,这次计划和山本五十六的下场一样,日本人认为绝对可靠的密码再次葬送了他们。  相似文献   

7.
台湾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的东南边缘,其西侧是台湾海峡。隔海与福建省相望;北部为广阔的东海,东北部与日本的琉球群岛相邻(距冲绳美军基地620公里);西南部为南海,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对(距菲律宾300公里);东临烟波浩渺的西太平洋(距美军关岛基地约3000公里)。  相似文献   

8.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1,(15):27-27
看不见的弱点 二战之初的日本航空兵与战争后期判若两人,这一点与德国空军有很大不同。作为对手,美军暗中窃喜但也没忘了找原因。美国人在菲律宾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  相似文献   

9.
二战期间,麦克阿瑟逃离菲律宾时幸运地闯过了4关,才侥幸保得一条命,使其在二战史上继续书写他的战功。 第一关:本田喜功,麦克阿瑟逃过涉隆比特河 日本偷袭美军珍珠港不久后就发动了对菲律宾的攻击。麦克阿瑟时任美国远东司令部司令,统一指挥美、菲联军。由于实力对比悬殊,麦克阿瑟在进行殊死抵抗之后被迫撤向巴丹。后撤的美、菲联军加上菲律宾难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走向终结的一个重要决策是美军决定进攻菲律宾。起初,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拟把台湾作为最后进入日本本土的主要基地。从战略意义上看,这是一个非常理智的选择。但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和平时期曾经在菲  相似文献   

11.
信不信由你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4,(15):70-70
美国版“神风”英雄 太平洋战争,美军宣扬的第一个飞行员英雄事迹不一般。珍珠港事件后第三天,驻防菲律宾的一架B—17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时遭到日本零式战机拦截。双方实力悬殊,B-17很快中弹。飞行员科林‘凯利勉强控制住飞机,以便机组人员跳伞。根据美军报道,在这之后,凯利毅然决然地驾驶着轰炸机撞向日军战舰,从容赴死。  相似文献   

12.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0,(18):24-26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不仅将台湾作为其南进的中继站,而且还作为其掠夺南洋军需物资回运日本本土的转口港。可是,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改变了美日在太平洋的态势,随后美军展开的越岛作战,使日本精心构筑的从硫磺岛、日本本土、冲绳群岛、台湾到菲律宾的“绝对国防圈”,迅速变成了前线。  相似文献   

13.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4,(11):26-28
翻开菲律宾报纸,如果谈及南海争端,经常出现的论调莫过于“中国要面对的不是菲律宾,而是美菲”。显然,菲律宾笃定自己一旦因南海争端与中国发生冲突,总会有美军“助阵”。  相似文献   

14.
陆虎 《环球军事》2012,(9):50-52
菲律宾战役中,日军一辆自行火炮被美军第37师缴获,成为美军重要的战利品,也由此揭开了日军这一鲜为人知的炮兵部队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5.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4,(3):144-144
美军将在冲绳部署F-22战机;菲律宾采购翻新版UH-1直升机;美军“福特”号航母存在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16.
美军自90年代初撤出其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后,与东南亚国家长期保持的军事合作关系一度松懈。但近年来,美军明显加快了重返东南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5月8日,美国国防部长助理彼得·布鲁克斯在参加国会的一个研讨会时表示,美军将于近期向西太平洋增加部署一艘航空母舰。这是美国近年来首次宣布向西太平洋增加部署航母。考虑到此前美军分别向菲律宾和格鲁吉亚等增派部队和军事设备,驻亚美军实际上已展开了新一轮的摆兵布阵活动。  相似文献   

18.
日前,美国和菲律宾于1月底开始的在菲南部城市三宝颜开始的代号为“肩并肩”的联合军事演习正“打”得热火朝天。3800名菲律宾士兵和包括160名特种部队士兵在内的600名美军士兵参加了这场历时6个月的演习。由于这是首次以实际敌人阿布沙耶夫武装分子为目标的军事演习,这场联合实战军事演习被看成是美军开展反恐怖战争的新战场和美国反恐怖战争步入新阶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1945年9月2日,星期天,一个被永记史册的伟大日子,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在这一天正式结束。上午8时43分,日本东京湾战舰如云,同盟国最高统帅、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乘"尼加拉斯"号驱逐舰到达"密苏里"号战列舰--在这艘强大的战舰上将举行日本对盟国的投降仪式,跟随他的是1942年在菲律宾巴丹半岛被俘的美军温莱特将军和在新  相似文献   

20.
史斌 《环球军事》2009,(12):56-57
1942年4月,美军名将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受重创,近9万余名驻菲美军沦为日军的战俘。在经历了地狱般的“巴丹死亡行军”后,美军战俘被囚禁在吕宋岛的多处集中营中,受尽了日军非人虐待与折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