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言     
父亲走了,走得匆匆忙忙。 我接到同学的电话从部队赶到家时,父亲已经永远属于另一个世界了。没能与父亲说上一句话,我心里既悲痛又气愤,第一次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姐姐大发雷霆:“为什么不早点打电话通知我回来?”从未见我对她如此无理过的  相似文献   

2.
坚强的理由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父亲的形象就在我的眼前浮现,思绪也就会飘到遥远的故乡,那山,那树,那村庄里的父亲。  相似文献   

3.
退伍老兵     
国庆前夕,正在边防哨所采访的我,意外地接到父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乐呵呵地说:“儿啊,最近厂里给咱发了2300元奖金,政府为咱办妥了医疗保险,我还重新盖了一栋房屋,等着你回来住呢……”细细聆听着父亲“三喜”临门的讯息,我似乎又看见了他那兴奋的表情。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有关父亲和他父亲的故事。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说起这个故事。我妈妈随军有五六年了,还是父亲第一次在我面前说起他的家庭。父亲是名普通的基层部队主官,在我最初对军营的记忆里,整天他的身影忙得像我小时候玩的陀螺。只是这些天来父亲似乎轻松了许多,于是我才听到他的述说……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兵心(散文)张伟带着早已蓄满的喜悦和激情,我离开北国那座美丽的滨城,踏上梦见过千百次的南下的列车——这是我上军校后的第一个寒假,也是蓝色军营之旅第一次走上归途。到家的时候,父亲正向着墙翻看日历。听到我叫他,猛地回头,一脸惊疑地盯着我:“回来了!...  相似文献   

6.
我在拾掇行李包的时候,父亲来了一个电话,叮嘱我一定要带着新军装回老家。当兵十几年,每次回老家过春节都是穿便装,这次父亲怎么突然想起非让我穿军装,而且是新军装回去呢?  相似文献   

7.
当我还坐在婴儿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我父亲把它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过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 这次父亲让我变出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 ......我母亲忍不住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就让他加好了。” 可我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这是数学的第一步。”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读里边的…  相似文献   

8.
犹太人有这样一句谚语: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读到这句谚语,又一次触到我那根敏感的神经。现在工作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经常会感到比较忙。自由支配时间则更少些。算起来,我从参军离家已近二十年了,虽然有时逢年过节也回去看看,家里有大事也能请假,但与在老家的同学相比,与其他岗位的同龄人相比,与父母聚少离多。我经常回忆小时候在父母身边的样子,高兴顺心时在父母面前手舞足蹈,悲伤陇愁时在父母怀里诉苦撒娇,而这些美好记忆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相似文献   

9.
罗雪 《环球军事》2013,(6):64-66
有人怀疑我是中国间谍 对我来说,海军曾经承诺过的“入伍后迅速解决人籍”一直没有实现。不知道这跟我的爸爸曾经来基地看我是不是有关系。那是父亲第一次来美国看我,他知道我在美国当海军不容易,所以行事很谨慎,出去溜达也从来不拿照相机,为了避嫌。我都没敢告诉他,我的老美战友们总是开玩笑说我是中国派来的间谍,怕他更紧张,连门都不敢出了。  相似文献   

10.
悼父亲     
20年前父亲曾向我讲述他对于我祖父去世时所感受到的内心震撼,20年后的今天,我又体验父亲当年的感受,而且是这样近的距离上面对生与死的分别!这在内心深处是一种怎样的痛,怎能不让我仰天泣血、刻骨铭心啊!  相似文献   

11.
军旗·军魂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有一幅周恩来会见贺龙的巨幅油画。望着这幅油画,我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父亲贺龙当时那铿锵的声音:“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党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的父亲出于对民族、对工农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情  相似文献   

12.
我是从小在军营里听父亲讲部队故事长大的。虽然后来父亲转业到地方了,但在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下,父亲那独特的军人气质、雷厉果敢的军人作风使我从小就产生了从军的想法,特别是上高中的时候,那种感觉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脚板     
吴德春 《政工学刊》2023,(10):94-95
要不是父亲的腿做手术住院,我都想不起有多久没有这么长时间单独陪他在一起了。要不是他卧床行动不便,我也想不起上一次给他洗脚是多少年前的事。给父亲洗脚的时候,我第一次仔细端详这双脚,脚板很硬,像木板,脚骨都是畸形的;脚掌和脚背,每个脚趾头,都是厚厚的老茧,还有旧伤留下的疤痕。这跋涉了70多年的脚板,该藏了父亲风雨人生多少故事呀。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八一”建军节这天,我都会如期接到小祁的电话,他是我当司训队指导员时带过的一个学兵,现在他已经是某军校汽车连的业务骨干了。记得那是学兵刚分到连队的第一天,随着集合哨声急促地响起,站在队列前面的我,从头到尾把他们扫视了一遍,一个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来信     
父亲的来信黎良从戎几载,收到父亲大量的来信。每封信我都小心收藏——这是父亲心血的凝聚。刚到部队那会儿,初尝离别父母的滋味,思家愁绪郁积于胸,父亲的来信如同甘霖滋润心田。当班长发信念到我的名字时,那是多么激动的一刻!象是害怕别人抢走,忙不跌地伸手去接信...  相似文献   

16.
爷爷和他那枚军功章,总是在我每逢庸懒和斗志低落的时候,鞭策着我,给我信心,给我力量,让我一次次地战胜困难。爷爷在我还未出世时就走了。在我开始懂事时,父亲总爱拿出爷爷留下的那枚用红布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军功章,给我讲有关爷爷长征的历史和军功章里传奇的故事。爷爷的故事感动了我。 18岁那年,我怀着美好的憧憬如意地走进了绿色军营。临行前,父亲特将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转变     
弟弟来信说,他已经参加了部队征兵的体检,初检已经通过了,还说这是母亲的决定。我的父亲是一位有着20多年兵龄的老兵,母亲自打结婚便在担心和牵挂中度过了近20年的生活,受够了那种孤独与寂寞的煎熬,好容易才盼到父亲转业,我却又萌发起参军的念头,自然第一个反...  相似文献   

18.
不知不觉,我已经上了三年大学了,穿了三年的军装。这份特殊的职业,自我宣誓那天起就与我的生命紧密相连。当我选择踏入军营的那一刻起,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便扎根于心底推我奋进,激励我前行。而这一切都需感谢父亲那一句话:"孩子,你能行!"  相似文献   

19.
她让我心醉     
冰翎 《中国民兵》2007,(8):48-48
酒只能醉人,有一种东西更让人心醉。 2006年《中国民兵》第一期刊登了我执笔撰写的《微山湖畔侠女吕英》一文,她像春天投进微山湖里的一块石子,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波纹。每当我看着这篇文章,耳畔就响起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那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仿佛昔日的抗日烽火在熊熊燃烧,  相似文献   

20.
怀念父亲     
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20年了。这些年来,父亲却常在梦中回来看我。每次与父亲见面,我都泪湿枕巾。 父亲走的那年,我当兵在外。那天上午,通信员给我送来一封电报。我的心一紧,赶忙拆开,啊!“父病危,速归。”还没来得及动身,第二封电报又到了我手上:父病故。顿时,我泪如泉涌。在回答同志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