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汪玉明 《军事史林》2016,(12):13-20
红军长征,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红军长征,先后有六支队伍加入,其中以中央红军为主力和主体.由于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随中央红军长征,因此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选择显得极端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中革红军的命运,也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中央红军长征,方向在哪里?落脚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长征中的三支主力红军都到过哈达铺并开展重要活动,突显了哈达铺在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1935年9月,红一方面主力先行北上在哈达铺进行了整编和为期一周的休整.哈达铺给处于艰难困厄之中的红军带来了胜利的希望,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将士夺取长征最后胜利的信心;哈达铺使艰难曲折的长征加快了进程,减少了无谓牺牲,为党和红军保存革命骨干和有生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哈达铺整编强化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大大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为长征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哈达铺整编宣传了党的政策主张,扩大了红军在陇南的影响,为红二、红四方面军再过哈达铺创造了有利条件.哈达铺是红军长征中的"希望之地""胜利之地".  相似文献   

3.
武成海 《军事史林》2016,(12):57-61
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进行的长征,堪称是一件震古烁今的世界性重大军事历史事件.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评价长征在世界军事史的定位时精辟指出:“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另一位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则指出:“任何比拟都是不恰当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值得研究的是,在当年参加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中,既有身为红军指战员的外国革命志士;又有长征初期至遵义会议召开前,掌握红军最高军事指挥大权的外国人;还有无意中被卷入长征队伍,跟随红军长征的外国传教士.而在长征结束几十年后,为探寻红军何以能赢得长征胜利之谜,又有来自英国、美国、以色列等国的外国人,或徒步重走长征路,或乘车重走长征路,长征路上不时显现出外国人的身影.  相似文献   

4.
长征是英勇的红军将士冲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征服万水千山奔赴抗日前线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指战员宣传抗日主张、动员广大民众拯救民族危亡的过程.毛泽东讲: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中,红军将"北上抗日""共赴国难"的思想一路宣传,一路动员,使之既成为红军长征的动员令,也成为红军指战员共同的奋斗目标.本文围绕长征与北上抗日的关系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朱德与长征     
张军贤 《国防》2006,(3):72-75
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为摆脱困境,北上抗日,各路红军先后离开根据地,举行了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红军指战员共同创造的英雄壮举。为缅怀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弘扬长征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更好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老一辈革命家与长征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论“长征精神”的形成张小军60年前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红军在极端险恶的条件下.进行战略大转移,长驱两万五千里.粉碎了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最后到达抗日前线。红军长征中所形成的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甘肃陇南宕昌县的哈达铺,是自古商贸较为发达的历史名镇.在红军长征史上,因红军三个方面军都经过并在这里开展了重要活动,又被誉为"红色哈达铺".哈达铺是红军长征最终落脚陕北重要决策的起始地:党中央在这里决定了到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正确方向;红二方面军在这里制定了《成徽两康战役计划》;红四方面军将这里作为实施《岷洮西固战役计划》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些重大战略部署,为长征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哈达铺整编,增强了部队的灵活性和战斗力,从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为中央红军最终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有力保证.作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补给地,哈达铺人民为红军长征做出了卓越贡献.党的民族政策在哈达铺的制定和实施,团结了各族人民,丰富了党的民族理论.凡此种种,彰显了哈达铺在红军长征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长征不仅创造了中外历史奇迹,而且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激励红军将士夺取长征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红军广大指战员在长征中忠诚于党、顾全大局、维护党和红军团结的政治基础;是激励红军广大指战员在长征中浴血奋战、一往无前、战胜敌人的巨大动力;是红军广大指战员在长征中不畏艰难,征服无数自然险阻和饥寒伤病磨难的重要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9.
叶介甫 《军事史林》2016,(12):41-44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将士视死如归,浴血奋战,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途中,几乎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平均每行进一里就有12名指战员献出宝贵生命.本文收集整理在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负伤的传奇感人故事,以此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西征胜利76周年.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召开"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和弘扬先进文化"座谈会,这对于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先进文化,全面推动宁夏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充分认识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这段光荣历史及其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在革命战争年代,宁夏是我们党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地方,是红军西征的主战场.在红军长征、西征期间,红25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都曾先后途经、转战宁夏.数万红军将士在此浴血奋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贺龙、任弼时、刘伯承、邓小平等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以及著名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马海德,都在宁夏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红军西征的胜利,实现了巩固和扩大陕甘根据地,打击坚持反共的地方军事势力,发展壮大红军力量;向南打通与红二、红四方面军的联系,接援其北上,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团结东北军、西北军及一切抗日武装,发动少数民族起来革命,建立少数民族自治政权,促使西北抗日力量大联合,进而形成全国抗战新局面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宣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全面展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弘扬红军在长征中所体现和形成的伟大精神,由姜廷玉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多视角下的长征》一书,近日与读者见面。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重点图书的《多视角下的长征》,在众多纪念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书中,体裁新颖,视角独到,它以独特的写法,从多个侧面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12.
军事文摘     
红军长征经过12个省以往关于红军长征的史料记载,一直认为红军长征只经过11个省。而最近几年发现的大量史料证明,红军长征曾经过青海,因而红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作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的著名战役,在红军长征史乃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战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经典战例,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4.
马宏伟 《军事历史》2006,(10):20-28
康克清是红军中为数不多的真正指挥过打仗的女战士,是中央苏区赫赫有名的“红军女司令”。作为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仅有的三十名女红军之一,康克清在长征初期担任红军总部直属队指导员,紧紧相随在红军总司令朱德身边,三过草地,数跨雪山,历尽艰险,走完了长征的全过程,也见证了长征历史中的许多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5.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本世纪对中国乃至世界前途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它以特有的伟力,把频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向坦途,推动了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车轮。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做红军传人。  相似文献   

16.
长征的胜利是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红军将士临危不惧,百折不挠,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政治信念是红军将士排除万难的原动力.一、崇高的理想教育人.为革命的理想,为共产主义崇高的理想而奋斗,这是红军长征中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动力.党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没有忽视对红军官兵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崇高的理想教育人,保证了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杨成武在《忆长征》中这样写道:“信念——对事业,对革命,对北上抗日路线的信心,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个信念鼓舞着我们忍饥寒,以致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在所不借.”这充分说明,崇高的革命理想在红军将士中扎下了根.二、坚定的政治信念鼓舞人.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17.
西北红军虽然没有直接参加长征,但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牵制和消灭大量国民党军,建立了比较巩固的陕甘根据地。创建西北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开展军事行动,为红军长征提供了策应支援;建立群众基础,为壮大红军提供了力量源泉;培养干部骨干,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大批人才,西北红军为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时代呼唤红军长征艰苦创业的精神陈明红军长征的胜利,是本世纪的重大事件。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其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体现得尤为突出。当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我们正面临着比红军长征更为艰巨和...  相似文献   

19.
70年前,红军将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万古流芳,内涵丰富。而团结精神则是其深刻内涵之一。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高举团结的旗帜,正确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得红军上下之间、官兵之间、军民之间、各路红军之间和红军同少数民族之间,实现了革命的大团结。万众一心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光耀千秋的辉煌篇章。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并进而传承长征中的团结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党的旗帜下的紧密团结是长征胜利的必备前提在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20.
长征随想     
不要以为精卫坟海女娟补天仅仅是美丽悲壮的传说长征地球上的这条红职带神话般地孕育了红色中国红军们不会忘记红军的后代们不会忘记他们喝碗辣椒水爬雪山吃把草根树皮过草地翻山越岭天堑险要在枪林弹雨中捷走泥丸长征不是红军们乘兴旅游而是在白色恐怖里为求得生存被迫选择的战略转移为此.几十年前那些年轻的长辈们用穿草鞋的脚万水千山走尽那七根火柴点燃的革命圣火熊熊嫩烧供长征路上倒下的革命先烈取晚打土豪,分田地走一线,红一遍长征路上的红军叫苦难的人民看到了东方的呀光人民组成了红军一路长征的安全屏障红军是群众挡风的高山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