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何时,“重视”二字成了领导口头或文件材料里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有的为了显示程度,还前冠“切实”、“高度”、“十分”之类的修饰词。但所有这些“重视”是否落到实处,却要打个问号。工作中人们不难发现,某些强调“重视”最多的却往往是不够“重视”的。如有的领导强调“重视”抓好党管武装工作,却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相关业务都不清楚;有的强调“重视”抓好基层,却很少到基层转一转,更别说改变作风,扑下身子搞调研抓落实了。这种仅仅把“重视”落在嘴上和会上而非手上和腿上的“重视”,是一种典型的表面文章。而一些本不该  相似文献   

2.
干事是一个重要的岗位,一名合格的干事,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却大有学问。它不仅体现政工干部素质的高低,而且也是政治机关工作水平、工作效率的反映。 一、进位而不越位。干事作为政治机关领导的参谋助手,对待领导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能有局外人的思想,以为那是“领导的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将领导和干事两者的工作截然分开,认为自己办好文,处理好日  相似文献   

3.
一位干部在一次谈话中,将领导的“威信”说成是“信威”.乍听起来好似口误所致,但细细品味起来,却知是有意为之.我们的先人,凡智者或成大业者,必是以“信”得天下.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创“贞观之治”的盛世,与他以“信”取臣、取民有直接关系.他有句自惕自勉的箴规:“所贵者惟德行,何必要论荣贵”.就是说,一个人的荣华富贵是不必计较的,要紧的是他的德  相似文献   

4.
张琛 《政工学刊》2008,(3):35-35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领导者,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具有受人钦敬和令行禁止的影响力,即“硬实力”,也应具有较高的修养,即“软实力”。从现实中看,一些领导之所以同级不亲、下级不敬,虽有领导身份,却难以发挥领导作用,就是“软实力”不足。加强修养磨练,有助于增强领导者的凝聚力、感召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5.
不知从何日起 ,我们有些同志把“密切联系群众”改成了“密切联系领导” ,使党的优良传统走了调、变了味。这些同志不是以群众而是以领导“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行为准则。屁大个事 ,本属于自己职权范围之内 ,完全可以自己操作、说了算、定了干的日常琐事 ,也要把领导请来“作指示”、“提要求”、“说几句” ,还美其名曰是“领导重视” ,其实是“重视领导”。这些同志“联系领导”的本事还真有一套。有的是“硬靠”。他们寻后台 ,找靠山 ,以图官路畅通 ;有的是“巧言”。他们热衷吹捧 ,曲意逢迎 ,专说悦耳…  相似文献   

6.
日前,《上海家庭报》刊登了一篇《名士婚姻观》的文章,讲述了张中行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名士的婚姻观。张中行将婚姻分成四个层次: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他说自己的婚姻属于“可过”,即“吃饭不知饥饱,老妻不给盛饭,必是饱了;穿衣不知冷暖,老妻不让添衣,必是暖了”。一对琴瑟和谐的“老来伴”形象跃入眼前。  相似文献   

7.
防治个别领导干部的「常见病」范登生——注意补充营养,防治“贫血病”。有的虽然身在领导岗位,却没有多少领导艺术;有的大会小会讲话,却没有多少实际内容;有的理论根底浅薄,肚子里并没有多少“油水”;等等。这种症状即是“贫血病”的临床表现。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  相似文献   

8.
一、党委书记在部队建设中处于负总责的地位 ,发挥“班长”作用必须统揽不包揽 ,集中精力抓大事。抓大事、议大事既是党委的重要领导方法 ,又是实现党委书记对部队建设负总责的必然要求 ,也是衡量书记领导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但在实际工作中 ,有的党委书记不注意区分党委会与行政例会、党内职务与行政职务的关系 ,日常工作常常同重大问题一起讨论研究 ,结果造成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 ,陷入事务主义的圈子 ;有的书记则过于放“权” ,过于突出行政职责 ,本应拿到党委会讨论的事情直接交给主管领导、部门去办 ,事实上削弱了党委的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前,笔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有的单位预任干部素质不高,这与有关领导在选拔预任干部时“攀亲”和把关不严关系很大。有些领导研究确定预任干部,不是首先看其军政素质高低,专业是否对口,而是先看他后台大小、关系如何,选拔后能否给个人带来什么“实惠”。只要是“有用”的,素质不  相似文献   

10.
摆 正“包装”与“武装”的关系。部分单位和领导将学历高低作为用人的重要标准 ,有的人则将追求高学历当作个人成长进步的“敲门砖”、“金钥匙” ,刻意用高学历包装自己 ,甚至买来假文凭“赶时尚”。这实际上是“知识个人实用主义”的表现。摆正“包装”与“武装”的关系 ,就是要走出“个人发展所需重于军队建设所需”的误区 ,破除“为提拔升迁而学”的思想 ,端正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学知识、强素质的根本态度。根深树必茂 ,基固楼自坚 ,觉悟总是与知识相伴 ,落后往往同无知结缘。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人 ,在信息社会难以有所作为 ,一支科技落…  相似文献   

11.
王冰 《政工学刊》2003,(11):40-40
“不懂装懂”历来为人所不耻,因滥竽充数而沦为笑柄的南郭先生就是个突出的反面典型。笔者以为,对时下存在的“懂装不懂”现象,也应当引起警惕。我们有时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困难和问题面前,有的人明明胸有成竹,却该开口时不开口、“该出手时不出手”,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使有的事费了很大周折仍然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相似文献   

12.
并非掉价     
济南军区学雷锋标兵宋良杰,身为年收益上百万元的农场场长,外出联系业务却总是在路边小吃店凑合填饱肚子了事。有人说这“太掉价”。宋良杰倒不以为然,他说:“少花钱吃饱饭是合算的事,掉什么价!” “价”,本是指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些人对“价”的内涵和处延做了扩展。有的干部出门没专车或专车的档次低了点,就感到掉了官价;有的宴请的宾馆星级低了点,饭菜贱了点,就觉着失了身价;有的虽襄中拮据,却非要充阔,讲究什么时髦、高档、新潮,不然就  相似文献   

13.
我连最近搞了一次检查性集合,从通知下达到集合完毕,历时五天,却仍有20%的预备役军人未到。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有的单位生产忙不肯放人;二是有的预备役军人长期出差在外,或因正在上班没能及时接到通知;三是生产人员离开岗位所要办理的手续复杂,分队下达集合通知后,各厂武装部首先必须向工厂主管领导请示汇报,征得领导同意后,再与各车间协商,然后再办理抽人手续,分头通知,每一关都要“研究”、“讨论”、“考虑”,延宕时间。  相似文献   

14.
当兵的多,而当一辈子兵的少。就业、上岗,这个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在军营更是随处可闻。人的年龄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军人第二次就业,有的形势喜人,有的则信心不足。而“招聘会”,这个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新鲜事物,给许多就业军人带来了便利。然而,在2002年的老兵复退工作中,广州一知名单位在某海测船大队举办的“退伍兵招聘会”,却饱受冷落,尴尬收场。  相似文献   

15.
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拘泥古训,不墨守成规,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作战方针的制定,到练兵打仗,无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戚继光的水师建设和运用也体现了这个特点。“水陆兼司”的抗倭作战方针倭寇来自海上,往往以沿海岛屿为基地,进行登陆袭扰。那么,对倭作战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方针,才能克敌制胜呢?当时,有的人主张歼敌于海上,认为海防“则必宜防之于海”;有的则认为“固海岸为不易之定策”,主张歼敌于登陆之际;有的主张更全面一些,认为“海防之要唯有三策:出海会哨,毋使入港者,得上策;循塘距守,毋使登岸者,得中策:出水列阵,毋使近城者,得下策;不得已,而至守城  相似文献   

16.
当好“调研员”。准确掌握基层真实情况。当前,影响和制约基层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强调领导机关搞好调查研究、实施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少数领导机关说起来清楚,做起来却变了样。有的总感觉自己情况熟、有经验,没必要搞调查研究;有的检查部队时走马观花,满足于“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有的仅限于听汇报、看材料,不深人官兵,造成了身在兵中不知兵、身在基层不了解基层的现象。这些直接影响了领导机关的正确决策和工作指导。必须明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领导机关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办公室转到深入调查研究上来,在知真情、知实情上下功夫。(一)端正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把领导分为四种境界,即“侮之恨之”、“惧之敬之”、“亲而誉之”、“不知有之”。在现实生活中,“惧之敬之”和“亲而誉之”的领导方式较为普遍,尤其后者更是倍受推崇,但前三种领导方式都有明显的局限性,即在整个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居于领导情境的中心,被领导者处于被动和顺从的地位。而“不知有之”的领导理念则完全不同,居于领导情境中心的是被领导者,领导者只是提供服务,提供支持,提供环境,提供规则,被领导者感觉不到自己被管理,然而早已有之的领导作用却施加到自己身上。“不知有之”的领导方式就象一个强大的“磁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 ,文化一词在社会上十分“时髦”。比如 ,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等等 ,总之 ,一切现象的出现 ,都试图把文化作为自身存在的依托。不知从何时起 ,社交场上又多了一种专门以调侃、打趣见长被称为“世象文化”的“顺口溜” ,借助网络、小报小刊等媒体在社会上迅速传播 ,广泛流行。甚至在军营里 ,在有些党员干部中也出现了传“顺口溜”、编“顺口溜”的现象。这些“灰色顺口溜”既无文化底蕴 ,又下流不堪 ,俗不可耐。有的甚至涉及政治问题 ,有的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有的攻击社会主义制度 ,有的歪曲我们党的历史 ,…  相似文献   

19.
杨建魁 《政工学刊》2005,(11):39-39
“能者”即综合素质过硬或某项专业技艺精湛之人。在单位和行业中,“能者”往往是排头兵、顶梁柱、多面手,对单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者多劳”既是“能者”这一地位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领导和群众给予“能者”的褒奖。但时下却有一种对“能者”使用的不正之风,如一些领导图省事,把工作全部交由“能者”办理,把能者多劳变成了能者“独”劳。如此一来,尽管领导省心省力了,却给“能者”和单位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其一,能者“独”劳不利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由于领导者经常把工作交给“能者”办理,使其他同志产生“此事非能者莫属”…  相似文献   

20.
王冰 《政工学刊》2009,(2):29-29
“女人也是人”、“名人也是人”、“医生也是人”、“老师也是人”、“教授也是人”、“科学家也是人”、“领导也是人”……而今,“XX也是人”的表白、呼喊、辩解不绝于耳。古希腊,有个敢向亚历山大大帝叫板“不要挡住我的阳光”的犬儒派哲学家叫第欧根尼,他常常大白天点着灯笼满大街吆喝着“我在找人”。不知这位自诩为“宇宙公民”的犬儒,若知今人争着抢着往“人”堆里扎会作何感想。但把种种“也是人”拿出来在阳光底下晒一晒,确能看出层次和境界的高低不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