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航天科技工业在西部地区拥有相当数量的科研生产基地,又有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一定优势,是能够也应该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所作为的。西部地区的航天科研生产基地是中国航天参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力量。航天在西部地区,如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甘肃等6省区都有大型的科研生产基地或科研院所,且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相当的实力。经过30来年的创建和发展,这些单位已融入当地社会,形成了既服务于航天单位本身,又服务于当地社会的学校、医疗卫生及其他福利设施等一应俱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这些单位的广大职工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相似文献   

2.
由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和航天标准紧固件研究与检测中心共同举办的“国防科技工业2005年紧固件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8~29日在北京召开。国防科工委科技质量司杨多和处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庞海涛副秘书长、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仲崇斌和徐建良处长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任、秘书长及顾问出席了会议,国防科技工业通用零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五院、六院、时代电子公司、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三院、四部、061基地、066基地、航天标…  相似文献   

3.
正湖南航天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航天),又称〇六八基地,湖南航天管理局,隶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1970年始建于湖南邵阳地区,1993年搬迁至长沙,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成立的军工科研生产三线基地;1999年1月设立湖南航天工业总公司;2016年4月,湖南航天工业总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湖南航天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湖南航天成为国家发改委第二批混改试点名单中首家军工央企二级单位;2018年湖南航天成功入选"双百企业"名单,企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再次提速;2019年12月湖南航天成为首家完成引资引战的军工央企二级单位,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落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湖南航天科研生产布局地跨湖南、湖北、北京、广东等省市,拥有7大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航天科工第十研究院的前身是第七机械工业部061基地,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是一家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北京、上海、沈阳等地的航天厂所支内建成的大型航天企业集团。50多年来,科工十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丰富航天精神,为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发展征程中,科工十院将大力弘扬航天精神,艰苦奋斗、勇于登攀、迎头赶上、不负重托,努力建设成为我国一流的航天技术研究院。  相似文献   

5.
如今在赣鄱大地上,航空、航天、核工业、兵器、船舶、电子信息等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承载产业发展的南昌航空工业城、景德镇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九江船舶制造配套基地、江西铀矿冶大基地等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军民结合产业已经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牟老讲:1959年6月,他还在齐齐哈尔的某空军训练基地当飞行教员.这时初建的酒泉航天城在全国全军选调干部,从齐齐哈尔基地一下抽了60名干部,让立即赴基地.  相似文献   

7.
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自军转民以来,发挥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经过20多年的努力,民用产品已形成了较大生产规模。2003年基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同步增长,其中民品产值近19亿元。今年上半年基地经济运行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其中民品产值和销售收  相似文献   

8.
《中国军转民》2006,(9):F0002-F000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林泉电机厂隶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一基地,是中国航天微特电机、二次电源及小型化遥测设备的专业研制生产单位,是航天微特电机专业技术中心和检测中心。林泉电机厂1995年获得航天总公司首次颁发的航天产品“科研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2004年获“武器装备科研和生产许可证”,通过了GJB9001A-2001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9.
王乐 《环球军事》2010,(3):28-29
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是苏联和俄罗斯航天事业的标志,那里创造了许多个世界第一。但是在2005年这个航天基地度过了自己的50岁生日之后,关于它的负面消息却越来越多的传来。比如2009年9月哈萨克斯坦媒体就报道称,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专家因为拜科努尔航天基地糟糕的生活条件和过低的待遇而选择回国,拜科努尔正面临着人才短缺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军转民》2009,(6):24-25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贵州航天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是1964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立的配套完整、生产能力较强的航天产品科研生产基地,是一个现代化的军民结合型大型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转民》2008,(9):F0004-F000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贵州航天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是1964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立的配套完整、生产能力较强的航天产品科研生产基地, 是一个现代化的军民结合型大型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〇六一基地的企业文化建设从2000年开始整体起步。10多年来,基地加强和完善了企业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井结合慕地实际,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有军工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六一基地是1964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立起来的配套完整,生产能力较强的航天产品科研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保留的某型  相似文献   

14.
肯尼迪航天中心 位于美国东部佛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成立于1962年7月,是美国宇航局(NASA)进行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最重要场所。 西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 位于美国西部洛杉矶北面的西海岸,成立于1964年5月,是美国最重要的军用航天发射基地,主要用于战略导弹武器试验、武器系统作战试验和发射各种军用卫星、极地卫星等,航天发射次数居全美之首。  相似文献   

15.
以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科工贸融合发展的液压气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目标,让崭新的河南航天鼎立在中原大地上。——栾聚宝河南航天工业总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要承担着为国防科技工业项目配套的液压气动元件、标准紧固件等工业基础件以及特种移动装备的生产和研制,涉及航天、航空、  相似文献   

16.
○六一基地是1964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立起来的配套完整、生产能力较强的航天产品科研生产基地。30多年来,基地已发展成为军民结合、科工贸结合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基地现有职工21000人,拥有22家专业生产厂,2个研究所,一个技术中心,3所院校。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亿元,资产总值38.6亿元。基地所属企业涉及机械、电子、电源、电机、电器、化工、冶金、建材行业。 2000年,基地工业总产值14.65  相似文献   

17.
曹军 《中国军转民》2006,(12):52-5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一基地是经中央军委批准于1965年开始建设,1970年建成的配套完整的航天产品科研生产基地。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和国防科研生产能力调整,○六一基地已成为我国航天工业系统重要的军民结合型企业集团。尽管○六一基地建成之后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到20世纪90年中后期,由于历史负担沉重、经营管理僵化、环境条件恶劣等多方面的原因,基地三分之二的企业严重亏损且资不抵债,大部分职工的生活状况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基地整体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局面。面对严峻的局面,进入新世纪后,基地领导班子经过反复研究,决…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工业》2013,(7):26-27
重点抓好航天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以及先进装备制造业"一主两翼"产业发展,大力推行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航天科工集团向建设国际一流的航天防务公司战略目标稳步迈进高红卫,1956年9月出生,湖北京山人。清华大学导航仪器与自动控制专业毕业。曾任原航天科工066基地设计员、设计室主任、车间主任、总工程师、总经理等职。2001年11月,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13年4月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从长期的技术及管理工作,到集团公司掌门人,高红卫既具有战略眼光、前瞻意识,又崇尚理论研究与管理实务。朴实的话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军转民》2006,(11):F0004-F0004
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O六一基地所属的拥有近40年紧固件和橡胶件专业研制,生产历史的军工企业。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家地处大西南,历经重组、调整,自身经济实力尚不雄厚,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航天企业,八年来,061基地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军工支农党建扶贫,用行动诠释贵州航天人对“道义”和“责任”的深切理解,高擎起“共和国长子”敢于担当的大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