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我海防部队炮击“警告”,人民解放军三军联合渡海解放浙东岛屿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遏止中国的发展和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加强从南朝鲜、日本、台湾到菲律宾“防御”链。1953年2月,艾森豪戚尔抛出了所谓“放蒋出笼”政策,决定不再限制中华民国武装部队对大陆的行动。1953年11月8~12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  相似文献   

2.
自菲律宾成为美国殖民地以来,美菲之间的军事联系日益密切。1946年菲律宾独立后,两国军事合作逐渐走向成熟,美对菲军事援助的作用也日渐凸显。美菲军事援助关系的典型性和延续性表明,军事援助是美菲同盟的重要纽带,也是美国控制菲律宾的重要手段。援助关系的不确定性又是导致军事援助规模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美菲同盟关系变化与发展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军没有立即撤离伊拉克,而是以伊拉克重建和维持国内秩序为幌子,一心想以武力占领伊拉克,然而,自从布什总统2003年5月1日宣布对伊拉克的“主要战事”结束以来,美军的伤亡不断。虽然目前已抓住了萨达姆,但是伊反美武装也时刻没有停止过袭击美军行动,结果是,美军损失惨重。一、伊拉克人民反占领的浪潮此起彼伏,迫使一些驻伊联军打退堂鼓,一心撤出伊拉克近日,保加利亚、挪威、泰国等国相继表示,要将驻伊拉克的军队撤出。美国以反恐为名拼凑起来的驻伊联军已现裂痕。事至今日,实乃必然。首先,伊拉克人民反占领的浪潮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俄罗斯在大幅度削减军队数量的同时,正大力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积极打造“杀手锏”武器,包括陆基、海基和空基在内的核打击力量正积极研发和部署之中。虽然俄罗斯一贯对外声称发展战略核力量与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没有任何关系,但俄试图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步伐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完善了由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远程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且能成攻突破美国导弹防御体系,令  相似文献   

5.
1898年5月1日美西之间爆发了马尼拉湾海战,美亚洲分舰队在总司令乔治·杜威指挥下,仅用了七个小时,就彻底消灭了驻扎在菲律宾的西班牙舰队。此后,美国海军控制了菲律宾海面,占领马尼拉城,并最终迫使西班牙以两千万美元的代价把菲律宾岛的主权转让给了美国。 1910年5月4日加拿大海军正式成立,定名为加拿大皇家海军。后于1968年2月1日根据加拿大军队改组法案,将皇家陆、海、空三军合并,皇家海军改称为海上部队。  相似文献   

6.
由于发展和部署弹道导弹防御受到一九七二年反弹道导弹条约的限制,所以至少在不久的将来,美国没有与其他战略武器一起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的计划。在以往的十年间,美国在战略武器脆弱性和弹道导弹防御技术两方面发生的变化,足以需要重新严肃地考虑上述立场。  相似文献   

7.
提起游击战,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是中国革命战争中我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的声势浩大和神出鬼没的游击。不过,在美国历史上也有过游击战,而且运用得还相当成功。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萨拉托加”战役结束后,美北方战场陷入僵持状态。英军针对美南方亲英势力较大的特点,于1778年开始以占领南方为目标的战役。1780年8月“坎登”战役美军失败后,英军便占领和控制了整个南方。鉴此,华盛顿提议由格林任美国南方战区司  相似文献   

8.
2003年8月,日本决定突破法律限制,计划在3年时间内建成一个导弹防御系统。为此,日本防卫厅要求把下一个财政年度的导弹防御预算增加到12亿美元。这笔预算是日本1999~2003年导弹防御研究总费用的9倍。日本政府的这一系列决定标志其导弹防御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以往标榜仅仅限于与美国合作开发导弹防御技术,转向与美国合作、自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新阶段。日本导弹防御计划的发展亦步亦趋阶段日本的导弹防御计划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参加了美国的导弹防御研究。当时,美国推出星球大战计划,日本也不甘落后,经过一番讨价还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美欧失去了共同的对手,因而美欧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突出起来。1996年欧洲在两个方向上与美国展开争夺,一是在东面,向中东欧积极发展,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重建强大而统一的欧洲;二是在南面,向地中海沿岸及中东发展,推进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另外,欧洲在亚洲也与美国展开争夺,并开始打入美国的后院——拉美。欧洲力图在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与美国建立平衡关系,以打破美国一统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惨绝人寰的“检证”大屠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锋 《环球军事》2008,(7):18-20
新加坡检证大屠杀,是太平洋战争中规模最大的屠杀事件,它与菲律宾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一起,共同被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屠杀平民的三大惨案。战后,每年的2月15日,即日军占领新加坡的那一天,成千上万的新加坡人都会来到纪念碑公园,焚香烧烛,祭奠亡灵。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与南海各国的领土争端(尤其是中菲领土争端)问题上,美国当前的干预力度越来越大。2013年8月,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在访问菲律宾时称,美菲同盟是“该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石”。2014年4月28日,美菲两国签署防务合作协议,允许美军使用菲律宾军事基地部署海上力量。另外,美国还将加大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力度。2014年,美国已经为菲律宾提供了5000美元的军事援助,这是2013年援助金额的两倍。同时,美海军在菲律宾周边海域活动的次数也不断增加。根据路透社的消息,2013年美国海军在该海域进行了149次访问,而2012年仅为68次。尽管菲律宾领导人·再坚称,防务合作协定不会同意美军在菲的“永久存在”,但如此频繁的访问与永久存在的差别其实并不大。  相似文献   

12.
作为在国际社会里全体美国人的代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时隔17年之后再次迎来的政府“停摆”风波中所遇到的最直接的国际影响,就是原定对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访问被取消,此外在巴厘岛举行的2013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也没能出席。但是,这丝毫不意味着美国对这三国所在的东南亚地区失去兴趣,或者是美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倒退。  相似文献   

13.
周义 《当代海军》2001,(7):46-46
1942年,美国及其盟国对日本发动了一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水雷战。当时日本占领的地域形成了一个以东京为圆心的、半径为4800千米长扇面,这样也就极大地增加了其海上防御负担。美国海军为瓦解日本的海上运输供应系统,决定对其进行攻势布雷作战。这次布雷作战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广泛而持久地对日本海外占领地的港口和航道进行布雷;第二部分是集中对日本本土沿海进行大规模的空中布雷。  相似文献   

14.
1942年夏末,日本占领菲律宾群岛已有好几个月了,该占领区的货币体制突然开始走向崩溃。日本士兵发现一个月的薪饷还不足以买一杯啤酒。原因是在马尼拉市场上开始出现的菲律宾银比索突然神秘地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15.
近日,美国一所智库发表报告宣称,中国正在积极提高其核武器能力,并且逐渐对美国形成越来越大的威胁。而在6月3日的香格里拉亚洲安全对话会议结束时,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也表示,美国愿意向中国提供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简报,"以此向中国保证,美日导弹防御体系不会威胁到中国的核威慑力"。至此,在本就喧嚣的"中国威胁论"中,"中国核威胁"成了美国鹰派特别是反华势力炒作的又一噱头。  相似文献   

16.
马里亚纳群岛是西太平洋上的一组岛屿,它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居亚洲与美洲的海上交通要冲,是美军进攻日本本土和远东必经之路。如果马里亚纳被美军占领,日本本土与东南亚的海上生命线就将被切断,台湾和菲律宾也将在美军直接打击范围内。1944年6月,美日海空军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THAAD反导系统是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子系统,全称是"末段高层区域防御系统"(中译"萨德")。它于本世纪初开始工程研制,2008年开始才装备部队。由于推出较晚,所以名气就没有"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响亮。但近年来,它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媒体上,受到美国及其盟国的青睐,也需要我们特别警惕:其一,早在几年前,北约和美国就一直策划在俄罗斯的东欧邻国部署反导系统,明为防御伊朗,实则剑指俄罗斯,其中也涉及THAAD系统的部署,遭到俄罗斯的强烈抗议。在普京所作的  相似文献   

18.
MX导弹是民兵式洲际弹道导弹的后续型号。美国国内对其必要性、基地方式及各种供挑选的方案进行了长期辩论。本文付印时,这场辩论已经快要结束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美国各盟国已经看到MX至少在1989年之前不可能全面部署。就是说,在1982年后的六年以上的时间内打开一扇“易受攻击之窗”,听任苏联用新型导弹把民兵式导弹通通报销掉。尽管如此,那些盟国除了对此感到有些沮丧外,却并不十分关心这场辩论。 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其他行得通的办法来取代核威慑,所以美国这场辩论如何结束对能否维持华沙条约集团与北约组织之间的和平就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了。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是美国的三合一战略力量中的主力。假如找不到比民兵式导弹明显更有生存能力并更为有效的后续型号的话,美国为其友邦和盟国张开的核保护伞就有出现漏洞从而失去他人信赖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北约的整个防御战略就会变得一团糟,联盟中的某些成员可能要寻求别的躲避办法,也许是保持中立。 本文系美国一位最直言不讳而又很受尊敬的防御分析家所作,其中论述了美国MX辩论中的关键性战略问题。“国际防御评论”委托他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辩论的结果将在国际上引起戏剧般的反响。  相似文献   

19.
杜科  肖松 《环球军事》2009,(1):22-23
随着布什政府任期行将结束,美国内近来也掀起了一股战略反思热潮,对布什政府过去8年执行的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检讨。其中,布什任内竭力推动研发和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成为争论的焦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  相似文献   

20.
战区导弹防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区导弹防御”(TMD)计划是相对于“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而言的,它和“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共同构成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BMD)计划。“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能够保护美国本土免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攻击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则用于保卫美国本土之外的一个地区免遭射程在3500千米以下的近程、中程、远程弹道导弹袭击,如美国部署在海外的部队、设施以及美国的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