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中国是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之一。1984年4月,中国取得了总协定观察员地位。1986年7月,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开始了长达15年的复关和入世谈判。●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同年9月,中国开始全面参与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1987年3月4日,关贸总协定理事会设立了关于中国缔约方地位的中国工作组,审议恢复我国在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2.
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1995年,是一个政府间的组织,也是唯一监督国际贸易规则执行情况的国际代理机构。世界贸易组织的目的是帮助基于这些规则之上的贸易体系中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解决政府间的贸易争端,以及组织贸易谈判,秘书处设在日内瓦。1995年以前的世界组织是关贸总协定(GATT),但由于关贸总协定只处理商品贸易,作为公共机构是微小而短暂,甚至在法律上没有被作为国际组织看待,所以没有稳固的法律基  相似文献   

3.
199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部国防白皮书,全文约2.4万字,“合作”一词出现了48次。强调合作与发展,是1998年国防白皮书的最大特点。这部白皮书最重要的时代背景是大国关系的改善和加强。1997年,中美宣布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先后与俄罗斯、法国、东盟等建立了关系。这部白皮书创下了多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与苏联的帮助密不可分.尤其是在1954~1957年,由于苏联国内和国际战略问题原因,赫鲁晓夫积极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和加大了援助中国的步伐,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这一时期两国在军事、经济、外交和政治领域都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两国军事关系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共筑的军事同盟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1954~1957年中苏密切合作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抑制,是指由于某些缺陷与考虑,国家对金融活动领域进行了过分的行政干预或实行了某些过分严格的管理措施,致使金融业难以正常发展,进而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反向的制约作用。金融抑制造成了中国经济的分割性和金融业产权关系的模糊性,阻碍经济的发展。只有对金融抑制加以分析,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才能推动、加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领导地位的最终确立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由于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特殊地位,无疑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阐述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在革命实践和正确处理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从而说明我们不论在革命还是在建设过程中,都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善于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并随实践的发展勇于开拓,勇于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朝鲜半岛的局势有所缓和,首先是韩国与日本的关系正持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也处于不断改善的状态,特别是随着韩国与北朝鲜紧张关系的迅速解冻,为韩国海军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目前,韩国海军正在积极“借和平的东风,行发展的航船”。韩国国防部最近提交了2001年国防预算,为139.8亿美元,比2000年的国防预算高出6.5%。据国外军事专家推测,韩国未来5年的武器装备采购费合计将高达213亿美元,其中海军是  相似文献   

8.
GATT与西北微车申胜达,张春明根据陕西兵工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认真研究分析重返关贸总协定后将会给汽车工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并且认真地采取相应对策,是我们而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陕西兵工微型轿车生产概况及发展规划西安泰川机械厂是我国“一五”期间建设...  相似文献   

9.
国防费的增长由其环境决定。它主要包括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军事发展战略的调整、军事发展的高技术含量、军事财力投入的累积效应、国家安全形势的突变和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等六大因素对国防费增长的影响关系。对此分析的结论是:中国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上,六大因素都与国防费的增长成正向关系。中国国防费的增长已经到了非增不可的时候了。必须抓住时机形成进入21世纪国防费增长10年左右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0.
发展竞争情报研究增强兵工企业的竞争实力包昌火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恢复,又将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正式接轨,加...  相似文献   

11.
李彤 《中国军转民》2024,(4):130-132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马克思认为由于异化的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而实践则是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桥梁,共产主义能够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指导下,我国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建设美丽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96年,中国在冷战后世界战略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为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第一,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种种遏制。对美国等在台湾、西藏、人权、经贸等问题上给中国制造麻烦,设置障碍等损害中国主权的行径,中国进行了坚决斗争。特别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决心,有力地回答了美国的挑衅,极大地震慑了企图分裂中国的势力。 第二,发展了与俄罗斯的关系,改善了美俄中大三角关系的态势。中俄两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都希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彼此都把对方看成是多极世界中对维护和平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一极,两国“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预示着两国将拥有良好的广泛的合作前景,而且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和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做了全面总结,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在经济建设领域,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个重要表述,它从科学发展的高度阐释了两个"加快"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表明了两个"加快"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这种重要关系首先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正确认识和处理理论与时代、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理论自身的关系,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如何处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关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和胡锦涛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以处理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关系问题为中心,我国国防工业结合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军民两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应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7月16日晚启程前往美国访问。他是近年来访问美国的中国军队最高将领。此间分析人士认为,郭伯雄此次访问标志着中美军事关系自2001年撞机事件以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钱利华将军说:“郭伯雄副主席此次访美是今年中国军事外交最重要的行动。”此次访问旨在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在发展两军关系方面达成的重要共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友谊,加强合作,推动两军关系深入发展。据介绍,郭伯雄访美期间将与拉姆斯菲尔德就国际和地区安全、两军关系以…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融合、共享、创新、发展等的含义与关系,通过实例和数据揭示了世界融合共享与创新发展的浪潮,研究总结了中国融合共享与创新发展的过程,论证了中国军民融合共享的必然性、可行性和路径,分析预测了中国军民融合共享的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建筑的困境在于附加意识形态性的起源和前因后果的关系倒置.近现代建筑进入中国后,曾经保持着与世界的同步发展,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式建筑是伴随着中西古今之争而产生的命题,建筑被赋予了意识形态的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认识中国式建筑产生和发展的局限性,其实质在于混淆了现代化与西方化之区别,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  相似文献   

19.
<正>未来3—5年,"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主旋律。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关系军工科研院所发展转型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实践的重大系统工程。但由于军工单位秉承的都是武器型号装备的科研生产体制,往往在面向民用市场,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大企业接轨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对用户需求分析,产业融合落地  相似文献   

20.
维护和平发展要求当代中国军事变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这是当代中国军事战略思维据以展开的第三个基础性判断。这个思维判断包含的逻辑进程,要求回答维护和平发展与有限大幅提升军事实力的关系,提升军事实力与军事变革的关系,以及军事变革的中国特色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