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定不移地走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人才强企、质量制胜的科学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国最大的导弹武器研制生产单位,航天科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时刻牢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企业使命,将领会精神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海南文昌4月14日电(记者梅常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视察,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发射场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 四月的海南,满目青翠,生机盎然.下午3时30分许,习近平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在椰林映衬下,一座现代化的发射塔架巍然矗立.习近平结合展板听取发射场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研制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新建文昌航天发射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标志着我国进入太空空间的能力大幅提升。——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长七首飞圆满成功的贺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新火箭首发成功、新发射场初战告捷,中国航天事业开始了"新的长征"——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空  相似文献   

4.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导弹、火箭、卫星发射中心和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向世界展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心组建50年来,成功发射了41颗卫星、6艘飞船和千余枚各类火箭,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具有标志性的"十个第一",为奠定我国的大国地位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铸造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战争行动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目的,太空快速响应发射已成为重要的解决手段。总结传统航天发射场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太空快速响应活动对航天发射场的需求,从发射场建设需求体系、发射场测试能力推进、发射场改造和补充建设、天地一体测控通信体系、快速机动发射模式等提出了发射场建设发展途径,为满足太空快速响应发射场系统建设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系统正不断向云计算、大数据不断演进。本文针对当前航天发射场网络体系存在的不足,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航天发射场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同时,结合航天发射场网络体系架构现状和实际,提出了首先实现发射场中心数据处理能力云化,再逐步实现发射场装备终端云化的演进策略,最终实现无中心化的分布式网络体系架构,将为有效解决航天业务信息系统体系弹性差、体系对抗能力弱等突出问题提供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8月20日,在2008年海南(香港)经贸活动周期间,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海南省文昌市政府在香港正式签署《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项目建设和土地成片开发协议》,标志着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项目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10,(2):30-33
<正>日前,2009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揭晓。"嫦娥一号"成功受控撞月、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开工、中国军工集团首进世界500强、海南航天发射场破土动工、大阅兵全面展示军工雄厚实力、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逝世、两大军工集团重组长安汽车、中国重工挂牌上市、"军地融合"共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10,(1):50-5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神圣使命,推动飞航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建设国际一流飞航技术研究院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在此次任务中,海南发射场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首次采用了全国产化设备,特别是国产化麒麟linux操作系统替代了国外产品,应用软件也改为在国产化操作系统下运行,就犹如给长七建立了一个更"安全"的大脑,确保发射任务准确可控。中国电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单位,共有14个成员单位参加了长征7号首飞试验箭任务,主要承担了发射场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设备、地面控制系统、测控系统产品和几十项数千只关键元器件等设备,全面保障火箭发射升空、在太空遨游交会对接直至安全返回地面的安全可控。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任务发射中,中国电科沿用了诸多创新技术,开创了我国航天发射任务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正发展航天需动力先行。过去的五年里,作为我国固体动力事业的摇篮,中国航天科工六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使命担当,聚焦主责主业,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贡献着航天力量。"十三五"期间,在国防建设与六院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上,六院干部职工聚焦"抓党建、提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4月24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五年之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碧海蓝天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腾空而起,将我国目前为止最重的航天器——"天和"号核心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建设大幕由此拉开,中国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13.
质量是航天科技工业永恒的主 题,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更 是职工生活走向富裕的有效途径。 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质 量文化是一代代航天人不懈追求、 逐渐积累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它引导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牢记 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继续发扬 "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团 结一心,顽强拼搏,生产出更多优 质高效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5日20时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6月26日15时41分,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了"成功首飞"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发射,旨在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设计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考核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系统执行任务能力,检验工程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同时,长征七号火箭搭载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载荷,将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传播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近日,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第一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绘本阅读推广活动,在孩子当中掀起了科普绘本阅读新热潮。在活动中,科技辅导员巴德日呼老师向学生们分享了《我想去太空》和《飞船升空了》两套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的中国载人航天科学绘本丛书。辅导员老师以绘本为载体,生动讲述了发射场、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航天发射场的现状,分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发射场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研究了发射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途径和办法;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举措,并分析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要处理好的4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智慧发射,固液混动―― 航天发射谱写新篇章 2022 年 3 月 29 日 17 时 50 分,我国首型固液混动捆绑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的首个"智慧发射场"首次投入使用,实现了我国航天发射史上的重大突破!她具体体现为两大突破:即实现了"智慧发射"——从火箭加注到发射过程的远程操控和无人值守;实现了"...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航天事业迈入第二个甲子的历史时点,经国家批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在原航天707所、710所等五家单位的基础上重组成立,历史性的肩负起"打造钱学森智库;支撑航天、服务国家;实施军民融合国家战略"三大使命。十二院将铭记历史、传承精神,高举钱学森系统工程的旗帜,在服务创新驱动、军民融合、航天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征程中,继往开来、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9.
正一转眼,"中国航天日"从设立至今已有三个年头。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兴盛的背景下,"中国航天日"也成长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成为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和展示航天成就、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本届航天日主题为"共筑航天新时代",契合了十九大精神,宣告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面推进航天强国建设""2020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加速迈向航天强国"。几十年的技术与工业积累,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阔步踏上新征程的坚实基础,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号角的鼓舞下,中国航天也有能力有信心拥抱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肩负航天三院产品研制和生产总装使命的一五九厂,是军工大型骨干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传承和弘扬了航天“三大精神”,抓住难得的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快速发展.为履行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书写了瑰丽的历史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