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他是继格兰特总统之后第二位职业军人出身的总统,也是到目前为止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二战后期他出任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发动诺曼底登陆并指挥盟军最终打败德国。这是我们熟知的艾森豪威尔。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一串串夺目光环背后他晋升过程中的曲曲折折,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位著名统帅在年轻时差一点就过早结束了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2.
德国执政联盟和主要反对党推举的总统候选人约阿希姆·高克,3月18日在联邦大会总统选举中,压倒多数顺利当选第11任德国总统。现年72岁的高克因20世纪80年代积极推动两德统一赢得声誉,曾担任前东德秘密警察档案馆馆长。2010年,作为社民党和绿党推举的总统候选人,高克在总统选举中输给了执政联盟总统候选人武尔夫。  相似文献   

3.
戴高乐将军担任法国总统11年,不但赢得了法国人民的爱戴,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成为享誉世界的一代伟人。人所共知,戴高乐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殊不知。他还是一个极其清正廉洁的人。他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来信。当然,日理万机的总统不可能处理所有的信件,但是,只要是秘书转交到他手上的,他必认真阅读,亲自处理和回复,  相似文献   

4.
《政工学刊》2004,(1):64-64
当年,爱因斯坦曾收到过一封信,信中邀请他去当以色列总统。令许多人想不到的是,爱因斯坦拒绝了这个令人艳羡的职位。他说:“我的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世界打交道,因而缺乏天生的才智,又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爱因斯坦的可贵  相似文献   

5.
当昏庸无能的捷克总统哈夏”满怀信心地把捷克人民和国家的命运交到德国元首手中”后,希特勒自以为获得了一艘巨大的大陆航空母舰·35个捷克步兵师.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堪称欧洲一流。 他首先把作战地图上的进攻箭头指向了但泽和波 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德国法西斯对波兰的侵略.是希特勒妄图称霸世  相似文献   

6.
1943年1月12~25日,美英两国元首在摩洛哥西部的港口城市卡萨布兰卡(现名达尔贝达)会面(还有法国戴高乐参加),讨论在欧洲战场打败德国的军事行动,对太平洋及远东方面的军事行动也作了具体安排,决定一旦打败了德国,就立即向日本发动全面攻势。会后,罗斯福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敦促德、日、意3国无条件投降的讲演。他说:“我和丘吉尔确信,只有彻底摧毁德国和日本的战争威慑力量,世界才能恢复和平,就是要让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无条  相似文献   

7.
萨达姆·侯赛因是美国发动对伊战争获得的最大战利品。华盛顿曾悬赏2500万美元的巨款要捉拿他,可见这位伊拉克前总统身价之高,令人咋舌!现在,美国把他作为一份厚礼赠给伊临时政府,作为美国向伊移交政权的重要象征。 萨达姆与美国较量10多年,令美国3届政府尴尬和3任总统为难。在布什眼里,萨达姆是个恶魔,死有余辜。因此,  相似文献   

8.
1月5日,第11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上发生了出人预料的一幕。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会上发言结束后,走到印度总统瓦杰帕伊座位前,主动与他握手。瓦杰帕伊略为迟疑后,也伸出了自己的手。这时,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瓦杰帕伊与穆沙拉夫握手后,说道:“我很高兴他向我伸出了友谊之手。”这一颇为突然的一幕令目睹这一场景的国际社会和舆论顿感欣慰。有专家指出,此举多少意味着因“12·13”事件面剑拔弩张的两国关系出现逐步脱离战争轨道的迹象。那么事态的发展真的如人们所愿吗?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而且兼任三军统帅。因此选民很注重二战后出生的总统候选人的兵役记录:如果其有逃避兵役嫌疑或在服役期间有不良记录,那么可能将被淘汰出局。2004年美国大选虽然以布什获胜落下帷幕,但在大选过程中他和对手约翰·克里的兵役记录,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李宇镝  檀子娜 《国防》2004,(7):52-53
凌晨时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睡梦中的美国总统惊醒。电话那端传来了令他震惊的消息:“美国将遭受俄罗斯核打击!”随即,总统命令全面启动“导弹防御系统”。但没过多久他便被告知,俄来袭导弹飞行诡异,且均为分体弹头,“导弹防御系统”根本不起作用,美各大城市已陷入一片火海……这也许只是一种幻想。但究竟存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呢?美国苦心经营多年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有没有致命克星呢?答案是肯定的。俄美两国在战略武器矛与盾方面的角力由来已久。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这种角力曾有缓和的趋势。但近年来,由于美国大搞国家…  相似文献   

11.
希特勒是哪国人?看到这个标题,也许大家会大惑不解:希特勒,不是德国人吗?不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个德国元首吗?是的,他是德国人,可是,他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国籍的人呢?这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空穴来风。据英国《泰晤士报》3月12日报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谴责德国城市不伦瑞克的管理者在1932年2月26把希特勒任命为公职人员,让希特勒成为不伦瑞克文化和土  相似文献   

12.
他叫程相贤,是北京市公安局警卫处散打教练,北京武警总队武术教练。 他先后为来华访问的前美国总统里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巴基斯坦总统乌拉姆.伊沙克.汗等十多个国家的总统、元首担任中方随身警卫。  相似文献   

13.
哥伦比亚当选总统阿尔瓦罗·乌里韦6月13日宣布了新内阁的最后几名成员。令人们大感意外的是,这位素以对国内反政府武装态度强硬而著称的总统挑选的13位部长中竟有6位是女性。更令人惊讶的是,位高权重的新任国防部长竟然也是位巾帼英雄。难道乌里韦不嫌哥新政府中脂粉气太重吗?这位总统的回答是:“我们完全信任哥伦比亚拥有的宝贵财富——妇女。”  相似文献   

14.
1963年美国原子能研究方面的最高奖——费米奖的得主是年过六旬的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时任总统约翰逊也赶来参加了颁奖仪式。就当奥本海默走上主席台时,打了一个趔趄,约翰逊总统忙伸手去扶他。奥本海默推开他的手,说道:"总统先生,当一个人行将衰老时,你去扶他是没有用处的,那些年轻的人才们更需要您的扶持。"  相似文献   

15.
《宁夏科技》2001,(5):93-93
正当巴以和谈处于最关键的时刻,主导这场谈判的美国总统易主,导致谈判的原方案难以继续;谈判双方之一的以色列总理也换人。巴拉克在以巴经过15个月的和谈,离和约的终点线很近时退出总理职位,而以强悍个性著称的沙龙上台。从他的一生中可以看出,沙龙更多的是站在本民族的角度,而不考虑是否符合历史潮流。这将使巴以和谈充满变数,令全球关注。  相似文献   

16.
"到哪里能找到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问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上校迅速答道:"我有一个年轻人——一个年轻的中尉,安德鲁·罗文。如果有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那么他就是罗文。""派他去!"总统下命令。1898年美国正在与西班牙交战,总统急切希望得到有关情报。他认识到美国军队必须和以加西亚将军领导的古巴起义军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胜利。他需要掌握西班牙军队在岛上的部署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还记得好莱坞大片《兵临城下》里的苏联王牌狙击手瓦西里吗?他那“一弹一命”的技艺不知令多少观众感到震惊,他们总是会问:“这是真的吗?”2007年5月16日至18日举行的全俄特种部队狙击手大赛就回答了这个疑问。这场在莫斯科近郊举行的比赛,云集了来自俄罗斯总统安全局、联邦警卫局、“阿尔法”特种部队、“信  相似文献   

18.
在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当选为德国总理的当天,维尔纳·冯·布隆贝格男爵被保罗·冯·兴登堡总统任命为希特勒内阁的国防部部长,同时被授予荣誉陆军步兵上将军衔.根据《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帝国国防部部长是禁止现役军人出任的.但布隆贝格却是一个例外,他被兴登堡特许以国防军总司令的身份出任帝国国防部部长.几个月后的8月31日,布隆贝格被破格晋升为陆军大将.布隆贝格是继汉斯·冯·西克特和威廉·海耶之后的战后德国的第三位陆军大将.  相似文献   

19.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完美虽然来源于他多年的自觉修炼,但与外界对他的监督也密不可分。杰弗逊始终担心总统连任制最终会导致总统终身制,他竭力反对称总统为"大人"、"阁下",担心此举无意之间会造成不平等现象。他批评华盛顿的第一次总统就职仪式"与共和政体应有的朴素作风不相符合,仿佛是有意要向欧洲宫廷的仪式看齐"。华盛顿62岁的生日那天,首都费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国民公报》发表文章批评这是一种臣民对君主的效忠仪式,是要树立一种有损自由的偶像,"是由建立在腐朽没落的基础上的贵族制和君主制孕育出来  相似文献   

20.
美国公民不会忘记,在美国43届总统中曾有11位总统遇刺,其中7位总统是靠特工们的舍生忘死才与死神擦肩而过,死里逃生。对于总统的贴身保镖来说,总统的绝对安全高于一切。当年美国白宫侍卫长狄克·凯撒的外貌酷似当时的总统福特,每当他陪同福特乘专机外出,在抵达目的地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