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实践者,早在大革命时期,他就开始参加了军队工作,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特别政治训练班主任等要职。在不断实践中,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对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及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军队政工制度在国民革命军的首创,也为中国近现代军队建设揭开新的一页,因此,研究周恩来在大革命时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从时代所赋予的任务出发,提出革命军队 政治工作的目的要使军队成为革命的军队 周恩来认为,军队的政治工作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因此,它的具体任务和目的,也必须按照当前社会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而定。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对军队建设有重大影响的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形势,许多国家陆续开始对军队建设进行调整,尤其是美国的军事革命更加引人注目,其实质是根据需求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经费的制约,面向21世纪,以继续保持军事优势、提高高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革命、国防军队建设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相结合的实践过程及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进程,经历了三个重大发展阶段、两次历史性飞跃,由此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实践和军事理论实现了与时俱进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桂系是以广西为基地发展起来、并影响全国的地方军事集团。1925年,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崛起,驱除老桂系陆荣廷,统一了广西,形成有较强实力的新桂系。1926,桂系军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参加北伐。桂系建立空军较晚,是在东邻的广东,西壤的云南之后。1927年初,白崇禧率领东路北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强调:"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这是党中央站在历史与时代高度,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深入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加快我国军事力量建设,确保国家安全与发展,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1924年国民党改组前后,孙中山所依靠的旧军队是广州革命政府的支柱。这些旧军队经过不断的改造和分化,构成了1925年7月成立的中国新型军队──国民革命军的主干之一,奠定了北伐胜利进军的军事力量基础。本文试从旧军队的改造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入手,考察苏联帮助下的国共双方对旧军队转变为新型军队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探索旧军队转变的客观必然性。一、孙中山领导的旧军队有着军阀军队的烙印,同时又有一定的革命倾向性1923年初,孙中山依靠南方军队,重回广州建立了广州革命政府,这些军队成为广州政府的军事支柱。主要包括:杨希闵所率的滇军3个…  相似文献   

7.
马平  孙克佳 《国防》2005,(1):3-9
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是我党执政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行的一项伟大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军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在世界军事领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当前,世界军事变革加速发展,各国军队建设的观念和模式不断翻新,在这一形势下,认真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军队建设的规律,对于提高党的治军能力,对于迎接世界军事发展挑战、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一、以国家安全环境为前提,摆…  相似文献   

8.
王保存 《国防》2000,(1):12-13
在新军事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军事领导人和军事理论家,对21世纪的军队建设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一、以信息为基础,建设现代化军队 许多国家的军事分析家认为,工业时代军队的基础是火力系统,信息时代军队的基础是信息系统。因此,21世纪的军队建设必须借助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大力加强军队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方敏  庄林 《国防科技》2001,(3):48-53
不堪再回首,台军风雨艰难路 台湾军队的前身是1949年由大陆逃台的“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始建于1924年,最初由黄埔军校学生和粤、湘、滇、桂等地方军组成,在北伐战争中经过广招兵马和收编各路军阀而不断得到扩充,1926年蒋介石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控制了最高军事指挥权。北伐战争后,在蒋介石两次发动的内战中,“国民革命军”遭到了毁灭性  相似文献   

10.
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中军事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26年至1927年国共两党领导的反帝反军阀的北伐战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打败了封建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反动军队,并打垮了张作霖的反动军队,这是中国近百年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但是,对国民革命军在北战争中的军事思想很少有人研究。我们认为,对国民革命军,对北伐战争中军事思想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这不仅对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经验是必要的,而且对我们从中吸取有益的精华也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图就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中军事思想作粗浅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和史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对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军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抓住军队建设的关键,创造性地回答了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建军思想,又做出了新的、突出的贡献。今天,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建军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提高军事理论素质,进而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毛泽东说,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  相似文献   

12.
军委江泽民主席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我们全面分析国际战略形势和我国安全环境,着眼于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军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涉及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将对我国国防和军队  相似文献   

13.
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是孙中山先生实行“以俄为师”方针的具体成果。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是这支军队区别于当时中国其它军队的主要标志以及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的重要保证。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后,中国工农红军把这一制度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广大,使之成为一个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较多  相似文献   

14.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八十年间的中国近代史,在我国从古代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占有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封建的旧式军队向现代化的新式军队转变这一重大历史事实,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方面,而且也有其独特之处。研究近代军事或战争,总是要和某些军事思想、军事人物联系起来。在此,袁世凯则作为在近代军事改革中起过一定作用的人物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的80年,经历了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以及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外战争。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军事人物及学术思想等,是军事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把中国历史粗略地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段,近代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近代军事不但是古代军事的延续,而且是现代军事的根基。近代中国既有丰富的军事历史素材,从军事学和历史学的结合上进行科学的综合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中国近  相似文献   

16.
民国前期军校教育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兴起、发展于清末的近代军事学校,是培养具有近代军事知识将领的摇篮,也是近代中国军队训练的基地。军校建设,既反映出军队近代化的进程,也体现了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军校教育研究,涉及军队建设中装备改进、军官选拨、士兵征募、军事思想、战略战术等诸多方面,是研究、探讨近代军队发展、军事活动演变的主要途径。民国前期(1912年至1924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重大军事变革,军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也曾发生过若干次.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这些先例对于今天的军队建设,都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训练是指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的活动,包括部队训练、院校教育、预备役训练等。它是军队和平时期的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在军队建设和战备工作中居重要地位。随着新军事革命的不断深入,武器装备、作战方式、军事理论和体制编制等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军事训练也相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认真研究这些新特点,准确把握世界军事训练的发展脉搏,对于指导我军军事训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在本质上是同一个理论体系,即中国共产党军事理论体系.但二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相联系,在军事领域中获得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是同战争和革命的时代主题相联系,代表了党和军队在军事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则主要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联系,代表了党和军队在军事上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70年代末开始,世界大势趋向缓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我军和平时期建设、军事斗争的经验和教训,侧重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是明确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提出了新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胡博 《军事历史》2006,(4):28-37
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一手创建的部队,这支部队的前身是由陕西蒲城县民团发展而来,在那个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杨虎城将军毅然加入到革命阵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