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3年1月12~25日,美英两国元首在摩洛哥西部的港口城市卡萨布兰卡(现名达尔贝达)会面(还有法国戴高乐参加),讨论在欧洲战场打败德国的军事行动,对太平洋及远东方面的军事行动也作了具体安排,决定一旦打败了德国,就立即向日本发动全面攻势。会后,罗斯福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敦促德、日、意3国无条件投降的讲演。他说:“我和丘吉尔确信,只有彻底摧毁德国和日本的战争威慑力量,世界才能恢复和平,就是要让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无条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战争,是美、英、荷、澳等国与日本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进行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程度最烈的一场海上争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战争中。日本进行了长期的战前准备,而美英等国则是在战争准备相对不足。面临德日法西斯两线威胁的情况下被迫卷入战争的,作为这场战争中与日本进行对抗的主要国家美国,由于其战前战略筹划并不完善,以致在太平洋战争之初遭到惨败,但是美军在战争爆发后能够面对现实。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3.
冷战期间,日本自卫队的首要任务是为保卫日本而进行“战斗行动”(War Fight),而海上自卫队的首要任务就是抵御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威胁,保卫海上生命线。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的军事力量迅速衰落,对日本的威胁也大大减弱。与此相对,朝鲜加快了发展弹道导弹的步伐,其间谍工作船也频繁出入日本近海,日本方面认为其周边战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自卫队原本承担的“战斗行动”任务已经转变为反恐作战任务等,与冷战时期完全不同。而且其任务范围也大幅扩大,不但要准备应对“周边事态”,而且还要执行大规模灾害救援任务。这样,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任务也更加多样化,活动范围也由近海开始向远洋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战争,是美、英、荷、澳等国与日本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进行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程度最烈的一场海上争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战争中,日本进行了长期的战前准备,而美英等国则是在战争准备相对不足,面临德日法西斯两线威胁的情况下被迫卷入战争的,作为这场战争中与日本进行对抗的主要国家美国,由于其战前战略筹划并不完善,以致在太平洋战争之初遭到惨败,但是美军在战争爆发后能够面对现实,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战略指导,结果较快地扭转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最终赢得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转折的一年。在太平洋战场、欧洲苏德战场、北非—地中海战场,反法西斯同盟国都在反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战争主动权已经完全从侵略者手中转入同盟国手里。在这样大好的形势下,美国总统罗斯福、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英国首相丘吉尔聚集在埃及的开罗,举行了20世纪内极具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 开罗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个是当前军事问题;一个是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以后的问题,商讨对日占领政策。 开罗会议的前一天,美军已开始进攻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战争中的美国海军战略●吴歆文太平洋战争是以海战为主要内容的战争。美、英、荷、澳等国与日本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进行了有史以来数量最多、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程度最烈的海上争夺。其中日本经过了长期准备,具有完整周密的海军战略筹划。而美英等国则是在战争准备...  相似文献   

7.
祁文谨 《国防》2012,(11):36-37
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民兵的重要任务.军地联合行动是国家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的基本方式.新形势下,省军区系统要针对地区非战争安全威胁形势,适应军地联合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指导方针,积极推动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 (一)建立融合建设领导机制.由军地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联合组成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共同研究决策军地应急力量建设和遂行任务等重大问题,统一军地应急力量建设筹划部署、任务分配、指导协调、检查验收等工作,并把民兵应急力量建设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绩效考评体系,确保军地各级尽职尽责抓好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营造军地齐抓共管民兵应急准备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战争中唯独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的感叹。为了对付德国的"狼群"战术,美英两国在整个二战期间共建造了近5000艘各  相似文献   

9.
李佑任 《国防科技》2017,38(4):014-017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日本和韩国最大的防务贸易伙伴,其军售项目获得的支持来自其政府与工业界间的紧密关系,更有韩日方面出于应对中国、朝鲜方面威胁的原因。如今,印度也加入了这一群体,加入到美国以"选择性军售"为原则打造的对华围堵圈中。这种基于美国战略考量下的对华周边大国军备出口,呈现出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一、苏德战争前苏联战争准备的经验尽管苏联的在苏德战争前的准备工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从总体上看 ,苏联的战争准备工作仍有许多成功之处 ,这也是苏联最终打败德国的根本所在。概括起来 ,苏联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战争威胁有清醒认识 ,使苏联在战争潜力的贮备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斯大林对战争威胁一直有清醒认识 ,早在1926年他就断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重新瓜分已被瓜分的世界的初次尝试” ,“继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尝试之后 ,必有第二次尝试”。1934年 ,斯大林在联共(布)十七大上进一步指出 ,由于持久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问题,目前学术界仍存有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战争的全过程是反法西斯性质;一是认为从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到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这一段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一是认为从德国进攻波兰到1940年5月丘吉尔担任英国首相这段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本文作者倾向于第一种看法,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对另两种看法提出探讨性的意见。我们认为,这种研究和探讨,对于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澄清一些分歧,进一步活跃学术思想,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赵宇 《当代海军》2005,(1):38-43
第一部分 总体概况 前 出我国海域,就是世界七大洋中的最大洋--太平洋。在这块海洋沃土上,多年来始终游弋着一支世界海军劲旅,那就是美国海军的太平洋第7舰队。就是这支舰队,它可以东护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土,北进俄罗斯的白令海,西至中国的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南到大洋洲的每寸土地。也就是这支舰队,在未来海洋战争中,将不可避免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多个方面对这支舰队作一次剖析。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水面舰艇和飞机取得了对日本海军的决定性胜利,鲜为人知的是,美军潜艇在水下也悄然打响了对日本商船的进攻战役,并最终从战时经济上扼杀了凶残的敌人. 一、周密论证做好对日作战准备 海上航线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和支持战争的生命线,日本商船在太平洋2000万平方英里范围的7个主要海域活动,满足日本的侵略扩张需求,从原油、铁矿、橡胶等战略物资,到作战部队必需的卫生纸、牙粉等生活物资,都离不开商船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二战中给美国带来巨大麻烦的日本潜艇技术和日本最早的潜艇居然都来自美国。日本的潜艇部队在二战时期号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可是日本在潜艇的研制方面却大大晚于英、美等国。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家中,对战争危险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提出一整套遏制德国法西斯扩张野心举措者,当首推丘吉尔。可惜当时丘吉尔只是英国下院一位在野的“后坐议员”,其主张未能变成英国的国防和外交政策。为何丘吉尔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最根本的在于他的国防战略思想胜人一筹。丘吉尔认为,制止战争比赢得战争更高明,在许多情况下,战争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正确的国防方针和军事战略,应既着眼于保证战争来临时赢得战争,更要着眼于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各种有效的措施,使自己在敌我力量对…  相似文献   

16.
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国家安全长期面临严重威胁。毛泽东冷静分析形势,对战争威胁的判断经历了从主要应对美国发动战争到重点防止苏联发动战争、从主要应对局部战争到重点准备全面战争、从主要应对常规战争到重视应对核战争的变化,有效指导了当时的国防与军队建设,为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和国家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展恩胜  谢印体  刘敏华 《国防》2010,(10):55-55
当前,战争威胁依然存在,非战争安全威胁有所上升。预备役部队必须按照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关于"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要求,在坚持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不动摇的同时,充分发挥寓军于民的优势,在军地联合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协调下,积极做好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汶川抗震救灾,是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也是对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实际检验。文章在分析非战争军事行动饮食装备保障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饮食装备与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差距,从进一步推进装备准备落实、进一步完善饮食装备体系、进一步发展信息化饮食装备、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的饮食装备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饮食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清华 《国防》2013,(12):43-43
当今时代,恐怖活动、自然灾害、交通和安全生产事故、网络袭击等非战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上升。参与应对非战争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维护群众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军队和民兵的重要职能任务。目前,作战部队和省军区系统,都着眼平时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建立应急队伍、购置应急装备、组织应急训练,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并在近期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彰显了强大的威力。但从实践情况看,军队和民兵应急力量建设与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赵相权  王小东 《国防》2013,(2):37-37
国防动员准备是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而在平时进行的准备活动。做好国防动员准备,对于建立国防动员体系、积蓄动员潜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遏制战争和打赢战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