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77位中将是开国将军中的中坚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首批有175人被授予中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共计有177人被授予中将军衔,其中陆军中将150人,海军中将13人,空军中将14人。  相似文献   

2.
利坚合众国史上的最高军衔并不是众所周知的二战时期授予的陆、海、空军五星级上将,而是1976年美国建国二百周年之际,由总统杰拉尔德·福特追授给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陆军六星级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3.
王兆昌 《军事史林》2004,(10):31-34
老上将,亦称开国上将,系指1955年9月我国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时,由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授予仅次于元帅和大将的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共55位(后又补授两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世变沧桑,这批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开国上将,随着不久前原代总参谋长杨成武的逝世,目前尚健在者,只有4位.他们是:原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原铁道兵司令员吕正操、原军事学院院长肖克和原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宋任穷(均为当年任职).  相似文献   

4.
二、806位开国少将在1955年授衔时的单位及职务 开国少将在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各重点院校的军级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的居多,而且大多担任副职领导。另外,1954年至1955年各级干部因调换单位、职务升迁、上学培训等等比较频繁,所以,报送军衔时与具体授衔时有些干部的单位及职务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辉煌的资历与战功,造就了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 1955年我军实行的军衔制,对授予元帅军衔人员的标准规定得很高.这年2月8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毛泽东批准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说: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相似文献   

6.
刘岩 《军事史林》2010,(5):12-15
《军事史林》2010年第1期发表的《人民解放军“55军衔制”中将军衔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一文,“按照每人当时主要编制职务顺序”,排列出中将的任职名单。该名单中的“编制职务顺序”,与我军当时实际的组织编制序列对照,有的不大相符。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读者对开国将军的“名单顺序”比较关注;  相似文献   

7.
李新市 《军事史林》2010,(11):15-18
刘昌毅(1914—1999),湖北黄安人,被人们称为军中“猛张飞”。他身经千余仗,历险百余次,头、脸、手、腿、腰、胯、臀,无一处无战场上留下的弹痕。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晚年居广州,逢阴雨天,常旧疾复发,疼痛难忍,然依然坐如钟、站如松、走如风,一直保持着庄严的军人风度。这里介绍的是这位开国将领波澜壮阔人生历程中的几段往事。  相似文献   

8.
沈力 《军事史林》2010,(1):11-17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以下简称五五军衔制),1038人被授予将官军衔,其中大将10人,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798人。1956年、1958年,又有2人被授予中将军衔:本文谈谈五五军衔制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9.
谈到新四军实行军衔制,人们首先就会想到佩带中将军衔的叶挺。在新四军组建之初,作为国民革命军编制序列内的部队,国民政府也曾给新四军的高层军官授予了军衔。但当时考虑到我军现实,并未普遍实行和佩带军衔。大多数授了衔的军官,本人不仅知道,而且在干部档案中也有记载。  相似文献   

10.
从1935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为止的56年间。苏联共有46人被授予苏联元帅(含相同级别)及其以上军衔,其中1人被授予苏联大元帅军衔,40人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3人被授予苏联海军元帅军衔。还有3人被授予相当于苏联元帅的国家安全总政委(其中1人后来又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相似文献   

11.
军衔,主要是用来调节调整军队的各种关系。军衔一般分正式军衔和荣誉军衔,正式军衔又称个人军衔、永久军衔,为军官终身荣誉,世界大多国家实行的是永久军衔制度;荣誉军衔,属于一种荣誉头衔,用来授予本国或同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国务活动家,大元帅最早就是作为荣誉封号。  相似文献   

12.
胡准 《军事史林》2008,(7):10-12
在现代军事制度中,军衔制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行军衔制度,有利于激发军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提高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有利于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促进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曾于1955年、1988年两次实行军衔制度,本文试从这两次授衔的准备工作、军衔等级设置等方面来探讨其异同,  相似文献   

13.
刘岩 《军事史林》2010,(8):19-27
军衔等级是军衔制度的核心。军衔制度在世界上产生以来,军衔等级的设置,经历了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公元20世纪初,军衔制度传人中国时,军衔制度在国际上已趋成熟,军衔等级的设置总体上已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苏联大将录     
李鹤 《军事史林》2010,(9):34-44
英联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置大将军衔的国家。1940年5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命令,1935式军衔制的高级军衔改称将官,其中陆军设有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四级。大将与海军元帅及1943年设置的军兵种元帅同级。截至苏联解体,共有133人137次被授予或晋升大将军衔,其中31人后来晋升为苏联元帅,1人晋升为炮兵主帅。133人中最终军衔为苏联元帅的30人、炮兵主帅的1人、大将的98人、上将1人、少将1人、军衔被剥夺的2人。  相似文献   

15.
李鹤 《军事史林》2014,(11):39-50
俄罗斯帝国军队的元帅军衔分为两级三种,均由沙皇彼得一世设立。大元帅为最高级别军衔,设立于1716年,后于1917年被苏维埃政府取消。大元帅之下设有沙俄帝国陆军元帅和海军元帅军衔。陆军元帅军衔设立于1699年,后与大元帅军衔同时被取消。海军元帅军衔设立于1708年,1908年取消。  相似文献   

16.
刘岩 《军事史林》2008,(8):14-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六周年的时候,在华夏的武阶史上产生了有史以来的十大元帅。现在十位元帅虽然都已作古,但是人们总是念念不忘那段历史,谈论元帅的著述以及传说层出不穷。概括起来看?读者对元帅军衔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元帅军衔的设置是借鉴了谁的经验,二是十位元帅产生的内幕,三是还有没有原本准备授元帅衔而没有授成的。现在对于上述三点疑问,根据正式史料的记载整理出本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元帅     
意大利元帅设立于墨索里尼执政时期,分为两级四种.其中以最高帝国元帅军衔为最高,其次为陆军元帅军衔、海军元帅军衔和空军元帅军衔.其中陆军元帅军衔和海军元帅军衔设立于1924年;空军元帅军衔设立于1 933年;最高帝国元帅军衔设立于1938年.所有这四种元帅军衔均于1 946年取消.在意大利设立元帅军衔期间,共有2人被授予最高帝国元帅军衔,13人晋升陆军元帅军衔,1人晋升海军元帅军衔,1人晋升空军元帅军衔.13位陆军元帅中,7人是一战期间功勋卓著的军事统帅或高级将领;2人因第二次埃意战争晋升为陆军元帅;4人在二战期间晋升为陆军元帅.  相似文献   

18.
大元帅源于拉丁文“最大的”、“最主要的”。最早的大元帅是作为荣誉称号授予本国或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皇家成员和国务活动家。1569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将大元帅称号授予其弟昂茹公爵。以后,世界各国被授予大元帅军衔的共约30人。在俄国,第一个获得大元帅封号的是17世纪末在亚速城下战绩辉煌的A·C·舍因督军。1719年俄国陆军条令正式规定:大元帅为俄军最高军衔。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1945年6月22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决定设苏联大元帅军衔,次日将这一军衔授予斯大林。  相似文献   

19.
刘岩 《军事史林》2008,(11):14-15
《军事史林》2008年第7期《浅析我军两次大规模授衔及其异同》一文中,以一定篇幅阐释了我军两次军衔制度的差异。《浅析》指出的差异,大都属于军衔外在形式方面的内容,这种差异不仅我军前后两次军衔制度中存在,而且在世界各国之间、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也都普遍存在,这反映了军衔外在形式上的多样性。笔者受《浅析》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十三、“儒帅”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元帅性情敦厚、温文尔雅,具有学者气质,堪称“儒帅”。聂荣臻是开国将帅中第一个进入中央军委的前身中央军事部的。1927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军事部,周恩来是部长,聂荣臻是部门领导人之一,分工主管人事分配工作。到南昌起义前夕,聂荣臻在周恩来领导下,向各有关部门派遣了不少共产党员,其中包括后来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朱德、刘伯承、陈毅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