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二战中给美国带来巨大麻烦的日本潜艇技术和日本最早的潜艇居然都来自美国。日本的潜艇部队在二战时期号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可是日本在潜艇的研制方面却大大晚于英、美等国。  相似文献   

2.
1947年美蒋对日政策战略转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到1947年,在对日问题上,麦克阿瑟总部所采取的政策一直是“防止”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复活。但1947年,美国一改对日本的压制,开始对日本的扶持,以便把日本作为“反共”堡垒。具体措施有:允许日本财阀、法西斯团体、地方势力存在,镇压日本人民的民主运动,取消赔偿计划,保存日本军事工业,重新武装日本,成立7.5万人的自卫队等。有趣的是,美国扶持的对象是二战中美国的敌人———日本法西斯的旧人(除反美的极右翼主义分子之外)。蒋介石随后在对日政策上,也发生了与美一致的转变。许多二战日本战犯被减刑、释放,有的甚至以后还…  相似文献   

3.
日本安倍新内阁强化自卫队力量建设,配合美国的新国防战略,将日本的安全力量紧紧地绑在美国亚太战略的车轮上,成为影响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一个非常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出身于武士家庭深受美国信赖的吉田茂先后五次组建内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军事安全思想与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美国对日本军事安全思想的塑造是其重要原因。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究美国对吉田茂时期日本军事安全重塑的过程与成败,有助于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运用观念重塑机制,分析了美国能够对吉田茂时期日本军事安全思想进行塑造的四个条件,即实力后盾、服从动力、内在土壤、隔离异见,探究了吉田茂内阁“轻武装”“日美共同防卫”“防卫力量渐增”等构成了日本战后军事安全思想的核心理念。凭借稳固的权力关系结构,美国成功拉拢日本作为自己东亚遏制苏联的基地,把美国的权力意志灌输给了日本,使得田茂内阁在军事安全思想上与美国实现了观念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据外电报道,随着日本军备的快速发展,今天的日本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军事大国,在某些特定领域,日本的军事实力与美国持平甚至有所超出。这说明,经过战后五十多年的“不懈追求”,日本终于得遂所愿,成了世界军事实力排行榜上的“亚军”。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纳粹党人和日本人关系十分密切。1935年,日本人想雇用一个西方间谍在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活动,为日本搜集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情报。由于日本人和亚洲人在美国活动目标太显眼,容易被美国人识破,因此,日本就想不惜重金从别的国家雇用间谍,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友好朋友——德国。日本人把这一想法秘密告诉德国纳粹党的主要头目戈培尔后,立即得到他的赞成。不  相似文献   

7.
二战结束之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百废待举,政治上没有自主权,军事建设上也主要迎合美国的战略意图。60年来,日本航艇的发展始终围绕一个不变的主题,那就是反潜,除了要保护本国航线的安全,也防止中国潜艇前出太平洋,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为倚仗的帮手,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美日舰队在1942年进行的中途岛海战是一个转折点。以此为契机,美国及其盟国一举扭转太平洋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开始了对日本的攻势作战行动。其间,美国及其盟国主动进攻,发动了一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对日水雷战。尤其是后期美国大规模使用B-29“超空堡垒”重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实施“饿死作战”的布雷计划,使日本及其控制海域真正成为了一片“死海”,大大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  相似文献   

9.
韩克勤  孙健 《环球军事》2014,(12):18-21
近年来,日本右倾化加速发展,特别是安倍再任以来,在“修正”历史认识、摆脱战后体制约束、强化军力等诉求方面谋求更大突破。美国为维护其亚太战略利益、遏制中国崛起,利用日本、纵容日本,致使今天的日本右翼势力迅速膨胀,不断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挑起事端,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2001,(3):83-83
舰船知识网络版2月10日报道美国夏威夷时间2月9日下午,美国海军“格林维尔”号核潜艇在夏威夷火奴鲁鲁港15千米外海面上与一艘日本渔船相撞,潜艇安然无恙,被撞沉的日本渔船上共有9人失踪。  相似文献   

11.
珍珠港事件揭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美日之间开始了生死搏斗。美国为击败日本,确立其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决定与中国结盟,共同抗日。中国早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就对美国的参战寄予希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打败日本,并利用美援扩充反共势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主张联合国内外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两国三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共同利益,构成了他们之间战略合作的基础,但由于各方对打败日本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上的差异,由此便产生了战略上的分歧。纵观太平洋战争的全过程,尽管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时十分尖锐,但从总体上看,战略上的合作是主流,分歧则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2.
林炎 《当代海军》2008,(2):16-17
当地时间2007年12月17日12时5分,美国夏威夷上空传来一声巨响。这声巨晌意味着,日本首次海基弹道导弹拦截试验获得了成功。日本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在海上拦截弹道导弹的国家。可以说,这是美国发起的导弹防御系统的一步重要进展。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发展史上具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的日本人 日本人把对美海军情报收集的相当力量放在加利福尼亚海岸和墨西哥湾。日本人认为他们在美洲的情报网,需要其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间谍人员的支持。只要朝加利福尼亚地图上看一眼,就会明白他们何以把重点放在这里的理由了。美国的主要海军基地都建立在美国的太平洋沿岸,  相似文献   

14.
1944年,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败退,美国潜艇部队加紧了对日本海上运输线的打击。日本海上运输线几乎被掐断,石油、橡胶、矿石等战略物资的输入量日益下降,难以满足作战需要。由于日本海军兵力不足,电子设备落后,难以在漫长的海上运输线上进行有效的反潜作战,日本就参考英国大西洋反潜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罗森 《环球军事》2008,(2):56-57
二次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不仅通过偷袭珍珠港摧毁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甚至还一度占领了美国阿留申群岛西部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这是自1812年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以来失陷于外敌的唯一一块领土。为了国家的荣誉,美军迅速展开反击,经过一场惨烈的两栖登陆战,最终全歼了日本守军,并揭开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局部反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李守林 《国防科技》2005,(11):37-39
日本军队称自卫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扶植发展起来的。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本军事机构全部解散。但到1947年,世界开始进入了冷战时代,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突出出来,美对日占领政策开始转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出于战略上的需要,美国指令日本组建警察预备队,从此拉开了日本重整军备的序幕:1952年成立海上警备队,1954年建航空自卫队,同年7月颁布了《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将保安队和海上警备队分别改成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将陆海空三军定名为自卫队。冷战结束后,作为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确立…  相似文献   

17.
防务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7日报道,日本三菱重工计划向美国出售一种高性能的感应器,美国将把它用在出口到卡塔尔的爱国者2型导弹系统上。这将是今年4月日本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之后,首次批准武器出口。报道称,日本政府应该会在本月底宣布此项决定。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对亚洲投射力量强化的同时.出现一个日益军事化的日本,存在着重大的风险。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历史、日本教育系统对日本帝国战争罪行的否认,以及其他政治竞争,导致日本与美国和其他东亚盟国之间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摩擦。  相似文献   

19.
美国,这个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出于全球战略上的考虑,在世界各地建有大量的军事基地。在亚太地区,美国也一直长期保持着相当规模的军事力量。在东亚地区,美军进行兵力部署的主要阵地是驻日美军基地,冷战时期曾起着遏制苏联,保护日本、韩国、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霸主”地位的作用。冷战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60年代当日本和澳大利亚关系开始发展的时候,澳大利亚把两国称为“东经135°的伙伴”。这是指日、澳在地理上的共同点,更是指在这条经线上太平洋地区北、南半球两个遥遥相望的国家。2007年3月13日,日本与澳大利亚在东京签署了联合安保宣言,此乃日本自1996年与美国签署联合安保协定后,第2次与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