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在军火贸易中奉行国家和军事利益至上,出口的武器有近1/4销售给华约国家。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在武器出口对象的选择上则更加强调经济利益,通过调整对外军事贸易政策,实行全方位的武器出口战略,不断拓展武器出口市场,与更多国家进行军火贸易,使军火出口状况不断好转、贸易额逐年提高。经过几年的徘徊,俄罗斯又恢复了世界军售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家利益空间不断拓展,国家经济利益地位日渐凸显,国家利益维护手段走向综合化。我国国家利益发展产生的安全需求主要表现为:战略资源与战略通道的安全问题、海外利益的保护问题、战略利益空间的拓展问题、危机管理问题、宏观经济管理问题和国际责任分担问题。国家安全战略必须适应国家利益发展的安全需求,适时进行调整和再设计,以期为国家利益拓展提供安全保障和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3.
论国家经济安全及其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江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课题。文章围绕这一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探讨了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从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中剖析了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国际、国内因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讨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2002年12月11日公布新的《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报告的非机密版。这份报告强调,如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以下简称 WMD)被用于攻击美国本土、美国海外驻军或美国的盟国与友邦,美国将采取“一切可供选择的手段”,以压倒性的力量予以反击。新战略的主要内容新战略报告主要论及美国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战略的三大支柱,以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拓展国家利益发展,必须关注战略资源与战略通道的安全、海外利益的保护、战略利益空间的拓展、危机管理和国际责任分担等问题。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应加强军事安全与军力建设,加快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速度,并注意综合安全问题与不同安全手段的合力运用。  相似文献   

6.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维护我国的政治利益,保障国家安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使我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重点介绍了兰彻斯特模型、威特曼模型和西斯林的武器影响成功理论,分析了国际军火贸易对战争和冲突以及对军火接受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世界军事工业进入空前规模的调整改革时期。在军费下降,武器订货锐减,军工规模收缩和从业人员流失的巨大冲击下,各国政府不断制定新的军工发展战略,保护军工核心能力,加强武器采办改革和军工结构调整,积极推动军转民和武器出口,军工企业进一步实行联合集中和走国际合作道路。  相似文献   

9.
二战结束以来,美、俄(苏联)等大国的国防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国家利益调整呈现出不同的互动图景,既有成功促进国家利益维护与拓展的经验做法,也有导致国家利益受损甚至消亡的失败教训。这些从正反两个方面佐证了国家利益与国防经济战略互动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它启示我们,选择国防经济战略必须以国家利益作为根本依据,坚持国家利益需求与国防经济战略能力的相对平衡,实现国家安全利益与国家发展利益的统筹兼顾,积极开展国防经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 ,形成了邓小平独具特色的军事唯物论思想。邓小平对国际战略格局变化进行了客观估量和判断 ,实现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 ;分析了初级阶段的国情和主要矛盾 ,制定了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发展方针 ;指出了武器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确定了走有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