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中山舰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件庞大又极为珍贵的文物。打捞中山舰涉及水文、地质、船舶、打捞、文物等许多学科领域。笔者仅就船舶打捞的一些人们感兴趣的问题,采访了中山舰打捞工作组专家组组长、船舶总公司七院七○一研究所副总、研究员级高工李建球。  相似文献   

2.
8月23日,俄罗斯副总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调查委员会主席克列巴诺夫向新闻界宣布,虽然近日出现的暴风雨天气影响了打捞的准备工作,但打捞“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日期将不会改变。 打捞“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准备工作是从7月中旬开始的。按照预定计划,9月15日打捞船体,起吊过程需要10小时左右,整  相似文献   

3.
1997年夏,《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均以“打捞名舰”为题刊发了一条消息:“中日甲午海战沉舰‘致远’舰打捞工作,即将于1998年4月正式开始,整个打捞工程将于1999年全面展开。”此后,中国文化研究所、辽宁省东港市政府等有关部门为打捞“致远”舰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4.
2001年8月12日,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沉没一周年祭日。俄罗斯海军在潜艇沉没地点巴伦支海举行了沉痛的祭奠活动,同时,这也标志着俄官方承诺的艇体打捞工程全面展开。仪式中,所有打捞工作人员都默哀一分钟,祈祷能早日将失事潜艇及所有罹难者从108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去年10月20日至11月31日,俄海军救捞人员曾与挪威潜水员一道从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潜艇上打捞出12具遇难官兵的尸体。此  相似文献   

5.
夷江 《宁夏科技》2001,(4):34-35
1月12日,从比利时传出的消息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打捞时间定于今年夏天;打捞工作将由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院为主,美国与挪威合资的哈利伯顿公司参与打捞。奇怪的是,哈利伯顿公司在这次打捞中有可能赔钱。最令人关注的是,美国当选副总统、前国防部长切尼是该公司的老板。难道美国真的愿意赔钱又赔力地帮俄罗斯一把吗?原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有一种令美国航母头疼不已的的镇艇之宝——“花岗岩”潜射反舰导弹。难怪,俄罗斯一些媒体认为,这是美国针对俄罗斯的一场阴谋。  相似文献   

6.
军舰或民船在海上航行时,偶尔会出现一些事故,如碰撞、搁浅、失去动力等,潜艇还会出现坐沉海底无法上浮等更危险的情况。这时,需要有专门的装备有救援设备的舰艇来帮助。因此,有舰船的国家,都需要建造专用打捞救生船,用以救助船舶和人员。中国海军的“北救”122号打捞救生船是1986年服役的一艘舰,个头和名气都远不如1984年随“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远征南极的海军J 121号打捞救生船。现简要介绍一下该船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探摸的新发现公元1996年元月17日,暖阳烘热着江汉平原,烘热着一群热血儿男。由重庆长江轮船救助打捞公司组成的打捞技术班子50人,活动在距武汉26千米的金口江面上。潜水员们背负着使命感时浮时沉。58年前,一代名舰——中山舰罹难于此。这  相似文献   

8.
美国海军少将威廉·吉卜生,是个地地道道的“寻宝迷”,他花费了36年的时光和半生心血,梦想着把沉入海底的一艘轮船打捞出水面,结果却功败垂成,不得不饮恨弃手。然而他的儿子又把打捞沉船的工作继续了下来。于是,才有了本文的这则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日前,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笔者有幸地采访了我国第一代舰载直升机特级飞行员、海军某部原副师职团长、二等功臣郭文才,与他谈起当年在南太平洋打捞火箭数据舱时的情景。老团长谈起往事,感慨万千,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1980年5月,我们舰载机部队四架直升机随特混编队来到南太平洋,执行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舰载直升机在这次任务中分别担负火箭溅落区的警戒、航测、遥测以及打捞数据舱任务。其中打捞数据舱最为关键,因为数据舱记录着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的重要数据。5月18日是运载火箭发射日,南太平洋海域聚…  相似文献   

10.
韩庆 《当代海军》2003,(4):45-45
1958年2月18日,蒋帮RB-57A高空侦察机被我海军航空兵击落之后,掉进大海,曾于1959年在山东青岛中山公园展出过。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进行打捞工作,极为艰辛,而这些都鲜为人知。这里特向读者揭开我海军舰艇官兵,打捞RB-57A全过程的历史面纱——  相似文献   

11.
我刊于1996年和1997年分别对“中山舰”的历史、打捞计划、探摸情况以及打捞纪实作了全面报道。许多读者的心随着“中山舰”的沉浮而跳动,他们也关心“中山舰”的最终命运。据来自中国舰船研究院第701研究所的最近消息报道,“中山舰”将建成水上流动博物馆,由浮船坞托载,可流动展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艘创造过辉煌又留下悲壮的英雄战舰。她——就是“中山”舰。 “中山”舰,以特殊的命名和传奇的经历,受到一代又一代海内外华夏子孙的关注。自60年代以来,国内曾多次探摸打捞“中山”舰,但每一次打捞,都因各种原因而“流产”。今年“两会”期间,广东省的政协代表正  相似文献   

13.
10月15日,“库尔斯克”号回到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沉睡海底14月之久的“库艇”终于浮出水面。一波三折,“库艇”终于浮出水面 上月底,俄罗斯媒体纷纷报道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打捞准备工作已接近尾声,直接起吊沉没海底已一年多的“库艇”的海上作业马上就要开始。于是,记者于9月24日乘坐图-134型客机,从莫斯科起飞前往俄罗斯西北边陲重镇摩尔曼斯克,采访打捞“库艇”的过程。 共有1150名俄罗斯和外国记者报名参加打捞“库艇”的报道。为记者们工作方便,新闻中心安装了30台电脑、90条通信线路和150部电话、180张办公桌。新闻发布厅里还安装有巨大的电视显示屏。每天上午10时和  相似文献   

14.
美国战机曾经多次失事并不新鲜,导致了导弹坠海,其打捞过程却少有人知,仅举3例,既是秘闻,又是趣事。  相似文献   

15.
震惊全国的全江“6.22”特大翻船事故发生后,两岸军民迅速投入紧急大营救,1000余名民兵舍身忘死、奋力施救打捞,场面感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中期,正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互对峙的冷战高峰时期.此时发生了一起轰动世界的“世纪潜艇打捞”事件。事过境迁,但是此事件却值得人们回味与思索。  相似文献   

17.
最新军情     
《当代海军》2001,(4):48-48
美泰海军举行“水下打捞01-2”特种作战演习。1月29日至2月9日,美泰海军在泰境内及暹罗湾举行了“水下打捞01-2”联合军事演习。演习旨在提高美、泰海军特种作战部队间的联合作战能力和特战队员的水下突击能力。主要进行了战术潜水、渗透与撤退等科目。美海军舰艇编队访问韩国平泽港。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麦克恩”号和导弹护卫舰“范德格里夫特”号2月10日至13日在韩国平泽港访问,这是自韩海军第2舰队司令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军队使命任务的新拓展,部队执行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不断增多。2010年,我部先后执行了赴吉林打捞化学原料桶和驻地抗洪抢险两大任务。两次抢险救灾实践,  相似文献   

19.
广西某预备役工兵团目前进行了冲锋舟操作、打捞与救护、门桥漕渡和抢救转移人员物资训练。 (杨炳炎 宁亚红) 广东省清远军分区针对今年洪灾机率较大的实际,在全面抓好防汛部署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2000,21(2):55-55
美国西弗吉利亚首府查尔斯顿消息,当地时间8月8日,一艘具有历史意义的潜艇--H.L.亨利号潜艇在沉没了135年后在大西洋被打捞出水,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击沉敌舰的潜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