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0,(15):27-27
6月28日,美国司法部宣布抓获10名长期潜伏美国的俄罗斯特工,成为了冷战后美国破获的最大的俄罗斯间谍网络。一时间,美国震惊了,俄罗斯震惊了,世界也震惊了。眼看着,两国刚刚修复的关系就要出现裂痕。美俄双方紧急进行秘密磋商,最后采取了一种颇为灵活的“冷战方式”进行处理,即在第三国进行间谍交换。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空军司令泽林上将7月7日表示,俄罗斯第五代战机T-50将于2009年进行试飞,空军有望在2013年装备这种先进战机。冷战结束以后,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俄罗斯其实是一直在吃苏联的“老本”。但是近来的一系列事件显示,随着俄经济逐步复苏,俄罗斯在国防建设方面也是频繁动作,以期重塑军威,俄罗斯的“雄起”似乎正在步入一条“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一、美俄继续推进核威慑战略 并保有大量的核化生武器 冷战结束后,美、俄调整核战略,放弃了打核大战的准不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继续推行核威慑战略,并把重点转向第三世界强国。 1997年1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调整核战略的秘密指令中指出:美国将继续把核武器作为“不定期的未来国家安全的基石”,“美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在“用核武器袭击俄罗斯的军方和非军方领导机构及核部队”的同时,把中国、朝鲜作为瞄准目标。说明冷战结束后,美国以中国为主要潜在对手和“假想敌”,其核战略也以中国为主要目标。 俄罗斯作为原苏…  相似文献   

4.
李庆功 《环球军事》2008,(23):18-19
从地缘战略上看,拉美地区可谓是美国的“后院”,而原苏东地区则可谓是俄罗斯的“前庭”。冷战后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对俄罗斯的“前庭”肆意围剿,急欲吞并,而俄罗斯则在坚决捍卫其“前庭”的同时,一举包抄到美国的“后院”,闹得美国不得不“瞻前”而“顾后”。这场“前庭后院”争夺战以美攻俄守开打,现已转为美俄互有攻守,而且正愈演愈烈,日趋尖锐化、白热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15日,俄罗斯第四代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级的首艘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从北德文斯克海军基地下水。这是自“冷战”结束以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首艘新型战略核潜艇下水,因而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据俄第一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称,俄计划再建造3艘同样的核潜艇,其中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和“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核潜艇已在建造中。  相似文献   

6.
彭彰年 《国防》2002,(8):29-31
2002年5月23日~26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俄罗斯进行了上任以来的首度访问,除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外,双方还发表了《美俄新关系联合宣言》、《美俄反恐声明》等一系列协议和声明。俄美关系又经历了一次大的调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路曲折,分合演绎 自冷战结束,俄罗斯便开始了融入西方的进程。十几年,俄美关系一路曲折走来。从90年代初一段短暂的“蜜月”到90年代中后期的“冷和平”直至今日美俄新的战略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5月的欧洲-大西洋地区,政治风云变幻令人眼花缭乱:5月24日,俄罗斯与美国在莫斯科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并发表了美俄新型战略关系的联合声明;5月28日,北约19国和俄罗斯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罗马宣言》……一时间,“冷战彻底结束”,“美欧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俄罗斯宣布撤出相关争议地区,俄格冲突在持续了近两个月之久后逐渐偃旗息鼓。综观此次危机,从俄格之间的激烈交火到俄美双方的剑拔弩张,节奏变化之决,交恶程度之重,冲突手段之多,让人们目不暇接。一时间,“新冷战说”沸沸扬扬,“历史转折点”的论断也炒得火热。不论这两个论断是否成立,可以确定的是,俄格冲突的背后是俄美的角力,双方通过一连串的军事与外交行动上演了新一轮心理战,对这场心理较量的关注不应该随着冲突的结束而结束。  相似文献   

9.
俄总统普京曾指出:“太平洋舰队不仅在俄罗斯海军,即使在全部俄武装力量之中,也都拥有特殊的地位。其所属战区地幅从非洲东海岸延至美洲西海岸,占据了世界大洋一半多的水域,因此,太平洋舰队是保障俄罗斯在亚太地区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的主要工具。”作为苏联海军的主要继承者,冷战也给俄罗斯海军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四大舰队共有三支舰队,包括最强大的北方舰队,驻泊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作为俄海基战略核力量主要组成部分的海军核潜艇部队,大部分集中在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区,通常的战略导弹演练,也是从白海地区向远东堪察加地区的库拉靶场试射。然  相似文献   

10.
6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了“追杀令”,命令俄特种部队和秘密情报机构“采取一切可能手段”找到绑架并杀害4名俄罗斯驻伊拉克使馆外交官的凶手,并将其“彻底摧毁”。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帕特鲁舍夫当天也表示:“俄特工部门将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在境外追捕参与杀害俄外交官的恐怖分子,誓将每个参与作案的恐怖分子都绳之以法。”随后,在6月30日,俄罗斯民族反  相似文献   

11.
快讯传真     
《国防科技》2001,(6):78-81
美俄完成冷战时期签署的削减核武器计划;美国亚洲新战略报告出笼;美国防部长提出加强空间军事力量方案;美空军研究未来的弹道导弹技术;美国“民兵-3”导弹已经更换了新的制导系统;“全球鹰”首飞太平洋;俄罗斯开始批量生产反鱼雷导弹系统;俄罗斯海军“猎豹”核潜艇将于6月试航;俄罗斯太空轨道不再拥有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12.
陈辉 《华北民兵》2004,(1):54-55
冷战结束后,美国独霸世界,科索沃战争实现了北约东扩,威胁了俄罗斯的家门。阿富汗战争后,美国又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军事基地,在中亚形成对俄的新威胁。针对美国的得寸进尺,俄罗斯也在吉开设军事基地,与美国展开了软对抗。韩国建立“宇航司令部”,表现出继美、俄建立天军后,中小国家也开始把太空作为未来战争的新战场;“千岛之国”的武装体制,会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白俄急于与俄军合并,反映出两军优势互补,各有所得;伊拉克游击战升级,很可能使美军陷入持久战的泥潭;中日重开军事交流、中巴联合军事演习。说明中国军队仍在加强与各国军队的友好往来,推进世界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13.
<正>乌克兰危机以来,特别是克里米亚"入俄"之后,美国许多媒体在报道美俄最近的紧张关系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新冷战"一词。实际上,美俄冷战打不起来,热战更无可能,而是将进入"冷和平"时期。7月4日,北约与俄罗斯同时在黑海海域举行大规模演习,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北约与俄罗斯同海竞技,虽然双方均强调演习按规划实施,宣称演习旨在提升内部协作和战备水平,  相似文献   

14.
马建光  张明  钟华 《国防科技》2012,33(4):74-80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一直对俄罗斯实施战略挤压。北约东扩的步伐不断加快,北约干涉的触角不断延伸。通过东扩和干涉北约形成了对俄的”弧形包围圈”。近来,美国不断继续增强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高调重返亚洲,实施战略东移。为此,作为欧亚大国的俄罗斯也结合新军事变革,不断加快远东军事力量建设,旨在恢复和增加在亚太的影响力。文章对俄罗斯加快远东军事力量建设的战略考虑予以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并取得速胜,开创了冷战后美国单方面推翻一个国家政权的先例,美国单边主义也随之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谁能阻止美国主义的甚嚣尘上?曾经强大的俄罗斯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当今世界,有能力从军事上能掣肘美国的只有俄罗斯;俄、法、德反战轴心和联合国也是多极世界拥护者的一个希望。因为在美国穷兵黩武及为所欲为的时代,至少从政治上还有一个声音在牵制美国,至少还有一个将世界各国聚到一起讨论问题的场所。伊拉克战争全面考验着俄美关系的基础,进而牵引国际格局的未来发展方向。一、俄美伙伴关系基础脆弱“9…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和远程战略轰炸机组成了俄罗斯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三叉戟”。俄罗斯战略火箭兵近年来在积极列装“白杨-M”和“雅尔斯”(白杨-M的改进型)系统的同时,也在秘密进行着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试验工作。俄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日前表示,俄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将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白杨-M”和“雅尔斯”导弹系统,成为俄战略核力量的中坚。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暂定名为一“前卫”。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资源丰富的蓝色大海成为人类获取生存、发展资源的主要场所。面对如此诱人的海洋世界,美海军为争取海上的“绝对优势”,正在加紧进行海军战术的调整。而俄罗斯一改冷战结束后只守家门的做法,宣布向世界各大洋进军。对此,身为世界老牌海军大国的英国,并没有因美俄的发展坐以待毙,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初期,美俄关系曾经有过短暂而一厢情愿的“热恋期”。然而,随着美国推行“防俄、限俄”政策,俄对美的幻想破灭,逐渐与美拉开了距离。1996年,美俄之间矛盾进一步增多,磨擦进一步加剧。美对俄施加压力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北约东扩。前不久,美国总统克林顿宣称,在2000年实施东扩计划,美国国会决定给予匈牙利、波兰、捷克三国6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为其加入北约做准备。二是美国为在俄罗斯周边建立一个遏制与平衡体系,竭力向独联体渗透。不仅乌克兰成为美对外援助的第四大受援国,而且还取消对哈萨克斯坦等六个前苏联国家的武器禁运。由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23日,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访问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停泊在涅瓦河上的“庞然大物”为拟议中的军购案造出了一种别样之势。据称,这笔传闻已久的冷战之后俄罗斯最大单笔海外军购在俄国内引发不小争议。可两天之后,又传出俄空军司令用罕见的严厉语气批评俄国产无人机的消息。一时间,关于俄武器进口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时值俄罗斯反间谍组织成立90周年之际,俄联邦安全总局等机构在莫斯科俄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举力、了名为“反军事间谍行动90周年”展览活动,其中首次披露了充当美国间谍的前苏军少将波利雅可夫在1988年被判处死刑时的受审情形,在西方情报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波利雅可夫对中国读者来说,也许还鲜为人知,然而,他却是冷战时期西方“最成功的间谍”。美中央情报局第十六任局长沃尔西就曾自豪地说:“冷战时期所有的美国秘密特工中,波利雅可夫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