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峰  吴承义 《国防》2010,(4):18-19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动员一直都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现象,但“动员”一词却是个地道的舶来品。随着中国战争动员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动员”这一战争动员学核心学术概念的“身世”问题:“动员”一词源头在哪里?在何种时空环境下首次被赋予了军事意义?进入中国军语词典的时空环境和传播路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是人类战争发展到顶点的世纪,出现I前所没有的无限化总体战争——世界大战、但同时也是人类争取和平的斗争大发展的世纪,争取和平开始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旋律。我们需要从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发展的宏观视野,去考察和认识这一转折。人类有3-4百万年的历史,其中存在阶级的历史时期不过5-6千年。大量考古的发现和人类学的研究,都证明原始社会(即有文字记载以前)就存在着战争。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经论述过原始社会的战争①。进入“文明”时代之后,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尤其是私有财产、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战争的…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迈向信息时代的变革进程中,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革命推动着人类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改变着人类进行与制约战争的方式,促使战争动员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 一、世界国家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动员国际社会政治和外交力量声援成为赢得战争有利形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战争目的,从经济上给敌以打击,古已有之,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其例,不少军事思想家对此都曾有过论述。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兰西革命成功后,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发动了干涉战争,对法国实施了大规模经济封锁,经济战开始作为一种战略上的战争手段出现。随着战争规模和烈度的不断增强,经济越来越成为敌对双方经常使用的一种战略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军事斗争,削弱和断绝敌军生存、作战保障的持续能力,威胁和扰乱敌国生产、民生,削弱敌方意志,最大限度地破坏敌国或敌军的战争经济基础。从本质上说,它既是一种军事战略,也是一种政治战略。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毛泽东十分重视经济战线的斗争,在打破敌人对我经济破坏阴谋、削弱敌人战争物质基础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发生过两次中日战争 ,一次是甲午中日战争 ,一次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两次战争尽管结局不同 ,但中国海军在战争中的命运却是极为相似的。两次战争相距42年 ,中国海军缘何一败再败 ?纵观两次中日战争之间中国海军发展的历程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封建统治阶层对海防建设认识的起伏 ,影响着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 ,也决定着中国海军的历史命运。一中国近代海防建设 ,起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当时 ,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猛烈撞击着中国的国门 ,国内政治局势是在镇压了太平天国以后 ,进入暂时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理论与实践,已经延续90年。其核心理论是毛泽东奠定、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的"战争全局"论。它来自战争实践,并在战争中得到检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因而是科学的理论。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学者引入了西方的"战斗主体"论,发生了第一支支流;20世纪90年代初,自产了"军事斗争全局"论,发生了第二支支流,三极分立的理论格局初步形成。两股理论支流的共同特征是去"战争全局"论,形成了30多年的战略概念"偏航史",背离了战争规律。2014年,习近平发表《关于战争指导问题》,继承了毛泽东的"战争全局"论,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为我军的战略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更是指引战略概念"迷航"走出误区的"航标"。本文论述了战略概念偏航史的发生、发展、运作的过程及其影响与根源,并呼吁重塑"战争全局"论的传统历史。  相似文献   

7.
曾望 《现代军事》2009,(12):44-47
在第三代坦克列装部队以后.世界主要国家就已经开始了第四代坦克的研制。不过.随着世界战略环境的变化,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降低,各国明显推迟了其第四代坦克的研制。然而.近年来世界主战坦克的发展出现了新动向,俄罗斯加快了新型坦克的发展步伐,其第四代主战坦克目前可能已完成研制。  相似文献   

8.
自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以后,世界上高技术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恐怖突发事件等接连不断,各国不得不重新判断国际安全局势,不断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既要维护和平,又要发展经济,如何做到二者的兼顾与平衡?这就关系到各国对国防动员的重视程度。“国防动员”、“战争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等词汇也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其实,“动员”一词对读者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许多媒体上都接触过这个词,也会偶尔地使用它,大概的意思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所有资源”。国防动员保留了“动员”一词  相似文献   

9.
如何看待西方的反核和平运动? “和平”是指非战争状态。稳定、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条件。原始人的石块、棍棒和弓箭,最初只是用来猎食以求生存的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部分工具才转而成为人类互相残杀的武器。阶级和国家出现以后,原来氏族之间的纷争演变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20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的浩劫,血的教训使人类更深刻地懂得和平的宝贵,因而掀起了一阵阵和平运动的浪潮。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世界格局的变化、推动海上力量的发展,美国海军紧密围绕国家军事目的、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和力量建设。正如海军作战部长克拉克上将在“9.11”事件发生后不久所说:“海军的任务和能力不可避免地要随着我们要打的战争的变化而发展”。同时,随着战略的调整,美国海军的战略运用也呈现出多种方式。伊拉克战争成为了美国海军开始逐步运用和检验其新战略的良机。  相似文献   

11.
片头总序 自从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就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外界的威胁。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从一开始就养成并获得了一种对外界的防卫本能。 阶级的出现,派生了人类社会阶级之间的互相攻伐; 国家的出现,导致了人类社会经久不衰的国防建设和斗争。 第一集 经久不衰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12.
外军无人机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早在80多年前就已问世,但并没有像有人机那样很快就直接应用于战争,而是等了近半个世纪才开始作为侦察机走进战场,从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军用无人机,又过了30多年才直接以作战武器的角色出现。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人类战争正在向信息化战争形态发展,战争无人化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军用无人机也因此得到了普遍重视,发展速度十分迅猛。适应军事需要,立足国情军情,认真研究外军无人机发展需求,对于系统规划和加速推进我军无人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挺 《国防科技》2004,(2):17-19
随着工业时代的战争走向信息时代的战争,信息化将成为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重心。信息化战争的最终对抗在保证技术优势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表现为智力的对抗,谋略思维和谋略方法将是未来战争的决胜因素。也更加体现出西方以力取胜的军事思想与东方军事谋略思想在相互汲取、相互交融。东方谋略,将与现代战争结合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4.
丁伟 《军事历史》2002,(3):41-45
美国当局在侵朝战争期间,曾精心策划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的计划,做好了实施这一计划的军事准备。但随着战争的发展,美国决策者除屡次声称要扩大战争外,并没有冒险实施这一计划,却最终形成了在朝鲜打有限战争的政策。美国在侵朝战争中为什么没有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未来反侵略战争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的战略利益出现严重对立,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到朝鲜内战爆发前夕,美、苏不仅在欧洲而且在亚洲也处于激烈的对抗状态。美国决策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前一篇《浅话》我们谈到信息化战争伴随信息时代的脚步已经闪亮登上战争舞台。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它有些什么特征?这是认识和了解信息化战争必须要弄清的关键问题。从唐诗和鱼的故事说信息 有了人类就有信息。信息一词在我国使用较早,在唐代诗词中就出现过“信息”字样,从中可以体味信息一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一、战争与战争伦理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了战争,这一观点已被中西方的多数学者所接受。在中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吕氏春秋》中,也有这样的论述:“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不唯如此,该书当中还较具体地描述了远古时候的战争场景:“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周次作难矣,五帝故与争矣……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可见,在很早的时候,人类就已经“剥林木以战”了。无疑,“剥林木以战”正是人类战争的滥觞。西方学者西奥多·罗普也指出,早在人类有史以前,就有成批的人使用狩…  相似文献   

17.
所谓军事思维的综合性是把关于军事活动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的认识统一起来,在思维中形成对军事活动整体认识的一种思维特征.人类对军事活动的认识,在理论思维的方法论上,也经历了“综合——分析——综合”这样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在19世纪以前,由于当时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带有辩证性质的朴素的整体观念.在军事领域,以孙子和克劳塞维茨为代表的大陆战略思想体现了当时军事思维的最高水平.进人近现代社会以后,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飞机、坦克、舰艇等先进作战武器的问世和发展,人类战争中出现作战力量的专业分工,促使人们的军事思维产生了第一次飞跃,由此开始了军事理论的第一次大扩展.  相似文献   

18.
王缉思 《国防》2014,(12):14-15
如何看待中国的战略地缘地位,充分认清这样的地位如何反映在中国新的力量上,是构建地区安全架构需要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第一,中国站在东方和西方中间,中国也就是中央国家的意思。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中国"才有了这个正式的名字,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世界的中心"。但是,那个时候中国受到了西方势力和日本的入侵,西方国家可能把中国看作远东或者是东方,因为他们的角度是以欧洲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出于"用车臣人对付车臣恐怖分子"这一反恐战略的需要,俄国防部和内务部先后在车臣组建了4个车臣营,以"东方","西方"、"南方"和"北方"来命名。这4个车臣营,为俄军车臣反恐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头功。随着车臣反恐形势的好转和驻车臣俄军部队的即将撤离,俄军方同车臣总理卡德罗夫围绕这4个车臣营的归属问题和指挥权问题的争论也趋于表面化和公开化。事情起源于普京总统不久前签发的一项从车臣撤军的命令。  相似文献   

20.
战争法在西方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明 《军事历史》2004,(3):29-34
一部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人类社会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在这部充斥战争的历史画卷中,由于战争的不可避免,使人类对和平的期盼不得不诉诸于法律手段的约束。这是一个连续、且至今仍在继续发展着的过程。理解人类社会早期战争法规的萌芽,对于今天理解战争法的产生、发展、不断完善以及它在将来的发展轨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古代社会战争规范产生的根源(一)社会历史根源在人类历史上,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期称为“军事民主制时期”或“英雄时代”,例如古希腊的英雄时代,古印度雅利安人的吠陀时代,古罗马的王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