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美国海军高级官员开始提出未来海军计划的基本架构——21世纪海上力量。海军作战部长克拉克指出,“21世纪海上力量”概念“将会成为未来20~30年美国海军建设的路标”。他希望美国海军能够从实施“海上战争”发展到打赢“来自海上的战争”。为此,海军必须具备如下能力,即从原来单一的夺取制海权发展到有能力在海上取得整个战争的胜利。“21世纪海上力量”就是基于这种构想,其基本概念主要分为三个方而:海上攻击、海上防御和海上基地。  相似文献   

2.
赵玉昆 《当代海军》2003,(10):19-21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海军共出动了19艘两栖作战舰.占其两栖舰队总兵力的二分之一。其中包括多用选两栖攻击舰“基尔萨奇”号、“巴塔安”号,“拳师”号和“好人理查德”号等8艘两栖攻击舰。战争中.两栖舰除担负海上拦截兵力输送、两栖登陆等任务外,甚至还多次参与了防空识别任务。这在美海军两栖作战部队的历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3.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古代军事格言充分体现了后勤保障在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战物资是否充足,武器装备是否完好,伤病人员能否得到及时的转移治疗等是关系到战争进程与结局的重大问题。海上补给作为海上后勤保障的重要途径,是海军战斗力和生存力的保障。海上补给可分为“海上航行补给”,和“海上锚泊补给”。因两者无论在装置或控制系统方面都很相似,且海上航行补给更具实战意义,是各国海军发展的重点,故本文所述及的主要是海上航行补给。海上补给,顾名思义,是指补给船在海上对接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的航母与舰载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大显神威,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宣告了“大炮巨舰”时代的终结。在战后的50多年里,航母“海上霸主”的地位没有动摇,活动非常频繁,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到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可以说,哪里有冲突和危机,哪里就有航母的身影。在21世纪到来之际,航空母舰的发展势头似乎有增无减,世界许多国家或  相似文献   

5.
周义 《当代海军》2004,(2):52-53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海军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美海军又于近日修订了2002年10月公布的对于海军转型极为重要的“21世纪海上力量”战略概念。海军高级官员说,无人机将成为美海军“21世纪海上力量”转型计划中的重要因素,美海军无人机系统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并不惧怕伊拉克海军力量,但伊军战前在海湾水域布设的大量水雷,却使联军水面舰只面临很大威胁。为确保联军海军安全地将援助物资运入伊拉克,开辟海上通路,扫清水中障碍,美英澳联军在海战场投入了“特种兵”——“马克5号”海狮,“马克7号”和“马克8号”海豚。请看本刊独家撰稿人肖占中发来的稿件——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前不久报道,美国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这要得益于早些时候美国海军提出的“21世纪海上力量”战略概念。而出台于2002年7月的《美国海军转型蓝图》草案摘要,全面而细致地规划了美国海军如何打造“21世纪海上力量”战略。其中,“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是谋求美国未来海上作战力量构成的三大板块。对此世界各国均给予了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形篇》中强调通过积极的战争准备、充分的了解对手,通过集中优势兵力、避强击弱、争取战场主动、制造和扩大敌人的错误等方法,使自己处于“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先胜”的地位,并能最终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健 《国防科技》2002,(3):70-72
2001年11月2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三艘军舰启航,前往印度洋支援美军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怖战争。与11月9日先期出发的另外三艘战舰在印度洋会合,共同承担美军的海上补给和运输任务。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首次“在日本以外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向海外派兵的行动,在二战后日本海外派兵史上开创了一个先例。  相似文献   

10.
现代战争是高科技密集型的战争。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除了使用F-117隐形战机、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反雷达导弹等已在海湾战争中使用过的多种高技术武器装备外,还动用了许多最新研制的常规高技术武器装备。其中包括“初期联合空战中心能力系统”、“北约综合数据系统”和“海上指挥控制系统”三个C~4Ⅰ系统,B-2隐形战略轰炸机,“联合直接攻击弹药”、集束炸弹等。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11.
电子战是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一个攻防兼备的双刃“杀手锏”,它是未来衡量军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之一。俄罗斯海军虽然不再具有苏联海上超级大国的雄风,但凭借先进的电子战武器装备,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视的海上强军,完全能够在特定的海战场上打赢一场高技术战争。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海军在缩减规模的基础上,坚持“质量建军”的战略发展方针,努力加速发展包括电子战在内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准备在减少舰艇数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尹长志 《国防》2005,(6):52-55
海军后备力量是进行海上人民战争的基础力量。海军民兵对口专业分队(以下简称“海军民兵”)是海军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海军民兵”建设,增强民兵配合、支援和保障海军作战的能力,对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人民战争具有重大意义。一、深化认识,增强建设“海军民兵”的紧迫感人民战争是我军作战的传统优势。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战争的基本思想永远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和战争形态下,人民战争的内涵和形式有别,国家武装力量的建设模式各异。当前,战争形态正处在从…  相似文献   

13.
核动力用于潜艇是本世纪中叶造船史上的一次革命。核潜艇以其神秘莫测的行踪长期隐蔽在大洋之中,成为真正的“潜”艇。攻击型核潜艇的出现改变了海上战争的传统模式,使海上的角逐变得更加复杂;弹道导弹核潜艇作为当前最有效的核反击力量更是影响到战争的胜负,并对一个国家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高鹏 《军事历史》2001,(2):8-11
美国在二战期间对日本以及在越战后期对越南所实施的海上封锁作战行动,对于打击对方战争潜力,加速战争进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这两起战例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封锁作战的战法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概括起来看,美军在这两次封锁作战中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高度认识对濒海国实施海上封锁作战的重大战略意义   美国人马汉尽管于 19世纪即已创立了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海权论”,但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末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才引起美国官方的高度重视,尤其体现在高度重视对海上交通线的保护和对濒海国实施海上封锁这…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现代高消耗战争而言,快速、充足的物资补给也是获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美国海军就深谙其中的道理。在世界上的一些热点地区如印度洋、地中海和海湾地区,美国海军一般会提前派遣装满补给物资的船只滞留在海上,以备不时之需,而这些船只被称为海上预置部队舰艇。  相似文献   

16.
在本文开篇,笔者需要先明确“战略”这一概念——《辞海》中“战略”一词有三种含义:首先是根据敌对双方在政治、经济、自然和军事上的客观实际引出的对战争的筹划和指导,其次是各种战争策略或使用战争策略的事例,第三是指国家、政党和企业集团等在一定时期决定全局的谋略。这里我们所谈及的“海洋战略”属于第三种,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关于拓展和经营海上战略空间的全局性谋略。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上个世纪之交,美国将领马汉通过总结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欧洲几次重大战争中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创建“海权论”,即提倡要拥有并运用优势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实  相似文献   

18.
翻开世界海上战争的历史画卷,敌对双方破坏对方海洋交通线,保护己方海洋交通线的斗争连绵不断。而这种“破交”和“保交”作战样式的最高形式,就是海上封锁与反封锁作战。海上封锁作战,是指使用以海军力量为主,在陆军、空军及导弹部队配合下,采取兵力、火力、障碍物等多种手段控制某一海域,不让敌人通过或切断敌对外海上联系的作战行动。海上封锁作战,通常不以直接杀  相似文献   

19.
在上期我们回顾了2003年海军装备中核潜艇及常规潜艇的发展趋势,而水面舰艇的发展在2003年也出现了许多亮点。航母——战争证实价值,“代言”强大海军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海军“星座”号航母战斗群是联军第一个成建制抵达战区的作战单位。以航母为核心的大型海上平台成为美国全球战略机动和兵力投送的支柱。战后不久的9月,美国海军的第一个“航母攻击群”(CSG)——“企业”号航母攻击群进行首次部署,未来航母攻击群还可与“两栖攻  相似文献   

20.
刘光耀  郭琴 《当代海军》2008,(11):52-55
任何武器装备都有一个从萌芽、发展、成熟到最终走向消亡的过程,都有其特定的发展空间,航空母舰也不能例外。 战列舰,同航空母舰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曾经一度成为海上霸主,是巨舰大炮时代的标志性装备,在许多军事家的眼里被视作“永不过时”的武器,最终却被战争实践无情地淘汰出局,“巨舰大炮”时代从此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