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在2016年首个"中国航天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一年来,航天全线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任务,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国际合作、精神文化、发展蓝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作出批示,给予航天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极大的鼓舞。首个"中国航天日"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航天日期间,媒体开展了异彩纷呈的宣传报道,各地举办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营造了关注航天成就、弘扬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识、推动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设立"中国航天日",是为了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  相似文献   

3.
正4月24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做出重要指示,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强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首个"中国航天日"作出重要指示,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强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这段话凝聚着总书记对过去60年航天事业发展的肯定,也凝聚着对航天未来发展的期望。中国航天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相似文献   

5.
正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肯定了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饱含着对航天事业发展的美好期待和重托,是对航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长期不懈追求的梦想。航天战线几代科技工作者胸怀爱国之情,肩扛报国之责,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4月24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五年之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碧海蓝天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腾空而起,将我国目前为止最重的航天器——"天和"号核心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建设大幕由此拉开,中国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7.
正一转眼,"中国航天日"从设立至今已有三个年头。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兴盛的背景下,"中国航天日"也成长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成为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和展示航天成就、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本届航天日主题为"共筑航天新时代",契合了十九大精神,宣告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面推进航天强国建设""2020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加速迈向航天强国"。几十年的技术与工业积累,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阔步踏上新征程的坚实基础,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号角的鼓舞下,中国航天也有能力有信心拥抱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正>4月24日,在第四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式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是"逐梦航天,合作共赢"。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湖南省委副书记、省  相似文献   

9.
正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并飞向太空,这一创举震撼全球,从此开辟了中国航天史上的新篇章。今年3月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批复》(国函[2016]50号)中表示"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今年4月24日,我国迎来历史上第一个"航天日"。设立"中国航天日"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的需要。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导语】4月2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首次聘请航天公益形象大使正式亮相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礼恒,原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为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和民进中央委员、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汪涵颁发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聘书。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4日,山西省国防科工局组织2019年山西省中国航天日系列庆祝活动,各单位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今年航天日的主题是"逐梦航天合作共赢"。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了"中国航天日"升旗仪式和航天成就展,阐释中国航天事业60多年发展历程,并邀请航天装备生产的亲历者和"长征五号"大火箭首飞的见证者,分三个专场,走进一线,深入群众,来到学校,  相似文献   

12.
正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开创性、奠基性成就。中国政府将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确定为"中国航天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彰显了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展现了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勇攀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4月24日,第四个中国航天日如约而至。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湖南大学承办的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开幕。"逐梦航天,合作共赢"是今年航天日的主题。梦想的花朵,需要用汗水浇灌;美好的生活,需要靠双手创造。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抚今追昔,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主创新的价值,砥砺奋进的意义。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的不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在中宣部和国务院新闻办指导下,国防科工局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在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电子科技集团和中科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单位支持下,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报道。从"新闻媒体走进航天"、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到院  相似文献   

16.
正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世界各地持续蔓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决胜的信心。关键时刻,一场特殊形式的纪念活动恰逢其时。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期间,一场融合科技、文化与艺术的线上航天视听盛宴震撼上演,为经济社会复苏发展凝聚了士气,向全体航天人甚至全国人民传递了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7.
正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国防科工局于4月24日下午迅速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李克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许达哲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认为,习近平、李克强的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肯定了60年  相似文献   

18.
<正>4月24日-27日,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联合国/中国航天助力可持续发展大会"于2019年"中国航天日"在湖南长沙举办,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政府部门和10余个国际组织的300多名代表就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航天合作、提升航天国际合作水平和通过革新性途径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深入学术研讨、政策解读和供需交流,重点关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等相关议题,共话航天技术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趋势与未来,为人类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的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如约而至,一如既往地受到关注,又处处展现着新颖与创意。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孙家栋、王希季等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深情回顾当年他在梁家河听到这一喜讯的激动心情,充分肯定老一代航天人的非凡成就和功勋,希望新时代航天工  相似文献   

20.
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他强调,要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指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梳理和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感悟他的"航天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