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文化既是对航天事业的意义、价值、地位、作用以及航天人群体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的揭示和体现,还是对航天战线的管理思想、控制模式和制度规范的总结和弘扬。航天文化高度融合在航天事业中,既是航天事业的构成部分.又对航天事业具有指导力、凝聚力、规范力和支撑力.是发展航天事业的强力助推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航天固体动力战线的广大工作者,始终以报效祖国、富国强军为己任,自力更生、拼搏奋斗,走出了一条固体动力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院50多年来,几代四院人经历了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动荡时期的砥砺磨炼和改革开放的腾飞发展,用聪明才智、辛勤汗水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固体动力创新发展之路,为我国"两  相似文献   

3.
正航天"三大精神"及北斗精神、探月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在创建、发展、壮大、做强航天事业的历程中培育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来源于实践,为实践所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指导、促进航天事业再实践,是广大航天人在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文化自信基础和不竭的精神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2006,(12):2-2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始终以发展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无怨无悔地奋斗在大漠戈壁上,为我国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创造了我国国防和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3个第一”。发射测试站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坚定意志,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向发射测试站学习活动,必将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全军广大官兵和国防科技战线的同志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5.
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航天事业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我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 21世纪将是世界航天活动蓬勃发展的新世纪,我国正在制定面向21世纪的航大发展战略和规划,以  相似文献   

6.
正航天文化是中国航天人在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总称,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创意文化等内涵,它贯穿于航天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进程,是经过几代航天人不懈努力、不断积累并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理念。航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航天精神文化航天精神文化是对航天精神的固化,中国航天精神凝炼成了特殊的航天文化,也逐步形成了航天人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2013,(8):20-22
经过20年奋战,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同时培育和弘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6月26日,随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位航天员平安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作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始终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牢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企业使命,励精图治,潜心铸剑,在我国航天事业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发展篇章。忆往昔,峥嵘岁月披荆斩棘铸神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由原航天科工四院和原航天科工九院于2011年12月合并重组而成。  相似文献   

9.
军工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孕育形成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是军工文化的核心。在新的时期,深入学习航天精神,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对于推动军工文化建设,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50年来,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航天精神孕育而生;航天精神的培育和形成,反过来又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航天精神是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精…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跨越发展的30年。改革开放不但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振兴和腾飞提供了机遇,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为我国航天科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和走向世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30年来,我们亲身见证了中国航天壮国威,振民心,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光辉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4日"中国航天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强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  相似文献   

12.
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 锦涛同志高度评价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全面阐述了载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明确提出了发展我 国科技事业的新要求,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 神。这必将激励我国航天事业及整个国防科技工业广大干 部职工,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步伐, 续写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首个"中国航天日"作出重要指示,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强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这段话凝聚着总书记对过去60年航天事业发展的肯定,也凝聚着对航天未来发展的期望。中国航天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工业》2006,(10):9-13
二○○六年十月北京前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主要航天国家相继制定或调整航天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航天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中国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迄今已整整走过五十年光辉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航天事业,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贯主张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支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各种活动,积极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不断为…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发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号召,为航天事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进入空间需求的持续增长,必然要求运载火箭研制和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当前全球出现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也为我国运载火箭研制体系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难得契机。"中国制造2025"已明确将航天航空装备列为十大重  相似文献   

16.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历史 性突破,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拉开 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而且不断蓬勃发展。党和政府坚 定不移地支持发展航天事业,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我 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战 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正航天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为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一转眼,"中国航天日"从设立至今已有三个年头。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兴盛的背景下,"中国航天日"也成长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成为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和展示航天成就、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本届航天日主题为"共筑航天新时代",契合了十九大精神,宣告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面推进航天强国建设""2020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加速迈向航天强国"。几十年的技术与工业积累,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阔步踏上新征程的坚实基础,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号角的鼓舞下,中国航天也有能力有信心拥抱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上"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系统工程思想指导单个型号成功的典范。我国航天事业历经60多年的发展,面对多项目高度并行,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开展航天多项目组合管理,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导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为续航天梦、筑强军梦、圆中国梦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