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输危险品液货船气体浓度场的建模精度和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输危险品液货船气体浓度场的动态分布建模分析一文的基础上 ,提出了提高气体浓度场的动态分布数学模型精度的一种新方法和实现可视化研究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特种部队在这次营救人质行动中,在短短十几分钟内,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方法顺利地把视死如归的车臣匪徒制服,全归功于使用了一种秘密武器——一种令人迅速入睡的气体。这种非致命性致眩气体是俄罗斯、美国等多个国家重点研发的武器,被军事专家称为“未来武器”中的一种。各研制国都视之为高度机密,不愿透露半点风声。俄罗斯此次在万众瞩目下施用了催眠气体,实际上已经向一些竞争对手暴露出部分信息。目前,俄罗斯的这种气体已举世瞩目。 “催眠气体”既立功,亦惹祸 莫斯科时间10月23日晚9时许,一伙  相似文献   

3.
机电设备油液渗漏是一种典型的多发性故障,利用人工嗅觉技术对渗漏油液挥发气体进行测试从而进行故障诊断是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使用人工嗅觉系统对模拟柴油、齿轮油和机油渗漏产生的挥发气体进行检测,结果为三维数据阵列(样本×时间×传感器)。应用二维主成分分析法和三维平铺主成分分析法、平行因子分析方法对三种油液挥发气体样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平行因子分析法由于利用了数据集的三维结构信息,所以分类效果更佳;应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实现了机油挥发气体样本的定量确定,说明使用人工嗅觉系统实现设定阈值报警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峡万州库区的人口规模预测、垃圾年产量预测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等进行详细的调查,提出了万州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适宜方案为“焚烧+填埋”。并在考虑环保要求的同时,垃圾焚烧采用先进的立式旋转热解焚烧炉工艺,有效地控制了二次污染的产生;垃圾填埋采用分区填埋的方式,渗滤液处理采用了“回喷+生化”的处理措施,减少了渗滤液的排放量。该课题的研究对于三峡库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保护长江三峡库区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吸气式太阳能热推进系统进气道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吸气式冲压推进技术是吸气式太阳能热推进技术的基础。如何设计一种性能理想的进气道是吸气式太阳能热推进技术研究的重点。应用稀薄气体动力学仿真常用的直接数值模拟蒙特卡洛算法对两种常见的进气道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两种进气道工况下气体的温度、密度、流量系数和速度等参数的分布,并进行对比。通过比较,选择一种性能较好的构型作为吸气式太阳能热推进系统的进气道,从而为后续系统的设计、计算、分析和优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混合气体识别大多采用传感器稳态响应信号、基于线性混合假设或大量样本学习,而瞬态响应信号特征分析主要应用非正交分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响应等效性与瞬态信号正交分解的混合气体识别模型。分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对混合气体的响应特性,建立基于气体响应成分等效性假设的气体非线性混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应用一种新的正交基函数——扩展类Legendre正交基,对气体传感器瞬态响应信号进行分解;通过对正交分解系数与气体浓度的回归分析,验证二者之间的指数型关联关系,并以正交分解系数为特征参数,利用气体非线性等效混合模型对混合气体分解与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尽管这种混合气体识别模型仅用单一气体检测的先验知识,对混合气体的识别误差仍可达到15%以内。  相似文献   

7.
气体的内能是指气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个状态量,由气体物质的量、温度、体积等因素决定.改变气体内能的物理过程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它们在改变气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但本质是不同的.导致判断密闭气体内能变化的方法灵活多变,成为学生解题的难点.同时此知识点是高中物理热学部分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种新概念隐身技术——“等离子体隐身术”正在秘密开发中。所谓“等离子体隐身术”,是利用等离子体原理来规避探测系统的一种新技术。等离子体亦称“等离子区”,一般指电离的气体,由离子、电子及未经电离的中性粒子所组成;因正负电荷密度几乎相等,故从整体上呈现电中性。不带电的普通气体在受到外界高能作用后(如对气体施加高能粒子轰击、激光照射、气体放电、热致电离等方法),部分原子中的电子吸收的能量超过原子电离能,便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原子因失去电子而成为带正电的离子。这样,原中性气体因电  相似文献   

9.
一、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 等离子体又称为物质的第四态,是继固体、液体、气体之后物质存在的第四种物质状态。它是由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组成,且宏观上呈电中性,其运动主要受电磁场力的作用,并表现出显著的集体行为。产生等离子体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热致电离、气体放电、高能粒子轰击、激光照射等方法都能使气体电离成为等离子体。在军事上,  相似文献   

10.
当三名机组人员乘坐的探险者1号到达国际空间站(ISS)、开始人类在太空永久生存的项目时,迎接他们的是来自于美国工业科学公司的救生气体探测监控器。 按NASA的说法,这种仪器叫特种混合气体分析仪-燃烧产物(CSA—CP),它是一种便携式手持仪器,是机组人员用来检测可能出现有致命危险的一氧化碳、氰化氢和氯化氢等气体的。这种仪器还可用作太空站上氧气监控主系统的备用系统。 NASA的工程师于两年多以前就开始与设计和制造气体探测仪的公司接触。航天局寻求一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1.
依据浮空器浮重平衡特性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探索了一种气体混充控制浮空器平飞高度的定高方式,并对浮空器气体混充定高技术进行了总体设计研究。考虑到热力学特性对于浮空器上升过程和平飞过程的重要性,结合工程热力学中混充气体的热物性能,以超压气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球体上升和平飞过程中的热环境,并与动力学模型进行耦合。在此基础上,对混充气球上升及平飞过程进行力学仿真,得到气球上升过程中高度、速度、气体温度以及压强的变化,验证了浮空器混充定高技术的可行性,为后续浮空器飞行试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依据浮空器浮重平衡特性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探索了一种气体混充控制浮空器平飞高度的定高方式,并对浮空器气体混充定高技术进行了总体设计研究。考虑到热力学特性对于浮空器上升过程和平飞过程的重要性,结合工程热力学中混充气体的热物性能,以超压气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球体上升和平飞过程中的热环境,并与动力学模型进行耦合。在此基础上,对混充气球上升及平飞过程进行力学仿真,得到气球上升过程中高度、速度、气体温度以及压强的变化,验证了浮空器混充定高技术的可行性,为后续浮空器飞行试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模型三组元喷嘴雾化SMD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充分研究新型三组元喷嘴的内混腔雾化特性 ,设计了模型喷嘴进行多工况试验。试验发现 ,维持气体或液体压降不变 ,改变另一种介质的压降 ,会得到不同的雾化平均直径随气体压降或液体压降 ,以及气液比ALR的变化曲线 ,这些曲线有着明显的规律。大量试验表明 ,虽然平均直径SMD随气体压降或液体压降的变化曲线明显不同 ,但其随气液比的变化规律却趋于相同  相似文献   

14.
汪维柏  金跃广 《国防》2014,(1):59-59
正前不久,浙江省天台县人武部组织全县近万名民兵,主动配合县委、县政府集中清理、统一运送,全面填埋各类工业、建筑和生活垃圾,确保了农村环境整洁,城市美丽优雅,居民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质量得  相似文献   

15.
用理想气体绝热过程取代等温过程,并考虑重力加速度随地面高度变化的因素,推导气压公式。该公式是对气体等温气压公式的一种很好的修正。  相似文献   

16.
西门子公司的研究小组将燃料电池与气体涡轮机结合在一起,用天然气和大气中的氧不经燃烧而产生能量。西门子西屋动力公司科技中心的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有效并且对环境友好的产生动力的方法。 电是在数以百计的空心陶瓷管表面上产生的。废弃物只有水和少量的二氧化碳。设在燃料电池后面的气体涡轮机利用排放的热空气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同心环波纹碟片填料和不锈钢波纹丝网两种填料,在气液逆流CO2吸收操作时,对旋转床的功耗及气体压降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功耗特性对比结果表明,当液流量不变,旋转床转速低于38 rad/s时,丝网填料旋转床吸收器消耗的功率大于碟片填料旋转床吸收器消耗的功率;转速高于38 rad/s时则相反。气体压降特性对比结果表明,在液流量和旋转床转速不变的操作条件下,碟片填料旋转床的气体压降要大于丝网填料旋转床的气体压降约50 Pa;在气流量和转速不变的操作条件下,当液流量较小时,丝网填料旋转床的气体压降大于碟片填料旋转床的气体压降;当液流量较大时则相反。在相同气流量和液流量下,碟片旋转床气体压降要大于丝网填料旋转床气体压降。研究结果为AIP系统旋转床吸收器的填料优选及全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据美军埃奇伍德化学生物中心(ECBC)发布的消息称,该中心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毒剂洗消材料最近获得了美国专利。据称,该材料是一种“吸附剂”,能大量吸附液体或气体毒剂,  相似文献   

19.
辐射计效应和气体阻尼是纯引力轨道验证质量的重要干扰力,是影响纯引力轨道构造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纯引力轨道飞行器中,这两种力分别描述了由腔体中温度梯度和验证质量相对运动引起的气体分子作用,两者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气体分子作用力,均是气体分子作用力的一部分,而两者的耦合模型则可以反映验证质量受到的气体分子作用力总和.针对耦合模型形式复杂的特点,本文以内编队系统为例,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耦合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内卫星相对运动速度、内卫星半径、外卫星腔体半径、腔体平均温度、腔体温差和腔体平均压力等.对大量计算结果进行了数据拟合,给出了内卫星气体分子作用力与各物理参数关系的拟合公式,和原始计算结果相比,拟合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20.
以一种高焓高压空气加热器为研究对象,对其冷却通道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冷却剂采用液态水,燃烧室和喷管分别采用不同的壁面材料,考虑壁面材料物性随温度的变化,并通过加热器热试验证了数值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气体辐射、冷却通道结构以及冷却水的流动方式对壁面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辐射对加热器燃烧室段壁面换热影响较大,对喷管壁面换热无明显的影响。在传热计算中,忽略气体辐射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冷却通道数和宽度存在最优组合,使得壁面换热量最大。冷却水的流动方式对燃气侧壁面温度影响较小,但对冷却液侧壁面温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