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伯父     
我们家算得上是一个军人世家,仅在两代人中就有十人当过兵,这也是我对军人最实在、最朴素的记忆基础。印象中,伯父张毅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他1948年参加革命,由士兵一直提升到副团长。伯父年轻时家里很穷,所以没上过学,文化水平不高。从朝鲜战场回国后不久,伯父就服从上级命令转业到地方工作,在一个国营煤矿当副矿长,一直到他离休、病逝。从我记事时起,父亲就经常给我讲伯父的事迹。无论是当兵、担任领导职务还是做人,伯父都堪称我们的楷模。据老人们讲,伯父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就是“打鬼子”的游戏,而且每次都是伙伴们公认…  相似文献   

2.
上个月父亲从家乡打电话来,说我二哥买了一艘渔船,成了船老板。我感到很惊讶。二哥是大伯父的次子,今年33岁,在一艘渔船上当大副已经3年了。他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驾着一艘属于自己的渔船出海捕鱼,走遍整个黄海和渤海,甚至开到东海的南边去。  相似文献   

3.
爷爷和他那枚军功章,总是在我每逢庸懒和斗志低落的时候,鞭策着我,给我信心,给我力量,让我一次次地战胜困难。爷爷在我还未出世时就走了。在我开始懂事时,父亲总爱拿出爷爷留下的那枚用红布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军功章,给我讲有关爷爷长征的历史和军功章里传奇的故事。爷爷的故事感动了我。 18岁那年,我怀着美好的憧憬如意地走进了绿色军营。临行前,父亲特将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信     
父亲来信了一句句鼓励的话儿语重心长信里有谆谆教导也充满几多期望读罢信我仿佛看到父亲期待的目光读罢信我感到有一股热血在心头回荡父亲的信教我不再想家父亲的信让我变得更加坚强父亲的信教我堂堂正正做人父亲的信让我有了抱负和理想父亲的信使我感到重任在肩父亲的信给了我奋勇前行的力量父亲的信@李珂$65575部队72分队~~  相似文献   

5.
无书不成眠     
对书的热爱,缘自年少时家庭的熏陶,缘自一个书香门第最基本的亲近和认同感。 我对书的感情是父亲潜移默化培养的。在我尚未进入学堂,父亲就给我买了一堆的小人书。因为不认字,儿时的我理解起那一大堆小人书的内容非常吃力。为了能在小伙伴面前展示自己讲故事的能力,每天晚上我都会在老家昏黄的煤油灯下,缠着父亲教我识字读书。父亲总是对我说:"好书不厌千回读。"当时我虽然不懂,但也郑重地点点头。后来我想,父亲用几本小人书就让成天玩得像个小野人似的我乖乖地入了龙套,这一招实在是高!在我幼年时祖母时常指着我的小脚对我们兄妹说:"有字的纸张不能踩!"长大后,长辈们  相似文献   

6.
父亲(散文)     
父亲(散文)赵峰父亲已离我而去。军旅生涯十几年,仍没有走出当初父亲站在小站送我去当兵的视线。每当想起父亲,就想到十年前父亲电召我参军的情景……一纸“速归”的电报,让我踏上了匆匆的归途。坐在火车上,我心里象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父亲的电报简直就象...  相似文献   

7.
母爱无边     
母亲是一位勤劳、坚强、善良的农家妇女,她虽然识字不多,但在我们兄妹心目中的威信极高。她的勤劳给了我奋斗不止的勇气,她的坚强给了我克服网难的信心,她的善良给了我做人的准则。1986年,我招飞体检合格,而因文化考试不合格而落选,要知道招飞体检合格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每年几千人体检,合格者就那么几个,一般情况下只要体检合格都差不多能被录取,而我面对这么好的机会却失去了,父亲骂我学习不努力,对我非常不满,认为我丢了全家的面子,弄得我情绪非常低落,母亲一点都没有怨我,反而安慰父亲说:"他虽然没有给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父亲诞辰一百周年.我重温了父亲给我的信件,其中有一封是1961年4月14日写的.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味道     
我大学毕业就进入部队,对家中的照顾、给父母的尽孝少之又少。前段时间休假回家,当我的脚步刚刚踏进家门的那一刻,父亲显得很激动,是那种看见远游之子安全归来时的安然与放心。我看见父亲老了许多,头上的白发比以前更多,脸上的皱纹比以前更深,肤色比以前更黑,行动也比以前更加迟缓,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农村老人。父亲现在虽然不缺吃少穿,但因为母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尿毒症,视力又不是很好,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家中所有的活计都是由父亲一个人承担,肩上的压力并不小。  相似文献   

10.
当我还坐在婴儿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我父亲把它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过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 这次父亲让我变出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 ......我母亲忍不住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就让他加好了。” 可我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这是数学的第一步。”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读里边的…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我的伯父毛岸英。当年他为了保卫新中国的安宁,为了保卫世界和平,在朝鲜前线英勇牺牲,并永远长眠在为之战斗、流血、牺牲的英雄土地上。为祭奠伯父毛岸英的英灵,我曾先后三次赴朝,而使我永生难忘的是17年前随中国青年代表团首次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祭奠我的伯父毛岸英。那是1986年初,在我刚满16岁之际,妈妈邵华对我说:“毛毛,你已经长大了,在和平年代里,你的童年和少年没经历过坎坷,你是在糖里蜜里梦里鲜花里长大的。爸爸妈妈想了很久,想送你一件弥足珍贵的礼物———让你参加中国…  相似文献   

12.
坚强的理由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父亲的形象就在我的眼前浮现,思绪也就会飘到遥远的故乡,那山,那树,那村庄里的父亲。  相似文献   

13.
怀念父亲     
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20年了。这些年来,父亲却常在梦中回来看我。每次与父亲见面,我都泪湿枕巾。 父亲走的那年,我当兵在外。那天上午,通信员给我送来一封电报。我的心一紧,赶忙拆开,啊!“父病危,速归。”还没来得及动身,第二封电报又到了我手上:父病故。顿时,我泪如泉涌。在回答同志们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父亲一直给予我绿色的满满的爱,所以我爱军装绿的人生。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一名以军人自豪的父亲。父亲离开我已7年了,他对我的爱却永驻我心。父亲把他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军队。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受环境熏陶,对当一名军人充满了向往。长大后我也成为了一名军人,在谈婚论嫁的年龄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只找军人,所以我的爱人也是军人。因为父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我绿色的满满的父爱,所以我爱军装绿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外婆     
当兵在外,空闲时间里想起外婆,总有难以言表的挂念。外婆是一本书,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我的爷爷、奶奶过世早,加之父亲在外地教书,母亲农括多、家务忙,我记事起就在外婆家生活。外婆是我的启蒙老师,很小的时候,她就给我讲牛郎织女、  相似文献   

16.
春节的爆竹响起,又一次让我想起已经去世20多年的父亲母亲,想到他们从不给公家和子女提任何要求,而且在他们自己最需要亲人的时候,却送子参军。特别是母亲在临终时告诉父亲,不让把她去世的消息告诉我,而父亲忍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定期给我写平安家信,在信中还要告诉我母亲是如何如何……他们在我心目中是最伟大的,激励着我为部队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相似文献   

17.
方莹(1889—1965),字琇若,福建省闽县(今福州市)人,出生于海军世家,他的伯父方伯谦,是晚清北洋海军的著名将领;父亲方仲恒也曾在晚清海军中任职,参加过辛亥武昌起义;哥哥方椿、堂哥方沅都曾  相似文献   

18.
守岛父女情     
地处渤海深处的长岛,烟波浩渺,碧水蓝天,阳光沙滩,万鸟腾空,翠竹青青,素有海上仙境之称。20年前,我就出生在这里。那时,父亲是驻岛连队的指导员。从我一两岁起,父亲就经常带着我到连队。每次,大家都会买来各种好吃的,逗得我咯咯直笑。也是从那时起,我幼小的心灵里就对绿色的军装有着无限的憧憬。在我7岁的时候,父亲调到济南工作。这一别,就是十年。父亲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拿出相册,不厌其烦地讲述每张照片背  相似文献   

19.
父亲曾有过三十多年的"烟龄"。小时候,父亲常给我几块钱,让我到村头的小卖部给他买香烟,而我也总是乐此不疲,因为买烟剩余的钱可由我自主支配。印象中买的最多的就是一块两毛钱一包的没有过滤嘴的"大鸡"牌香烟了,偶尔也买哈德门、丰收等。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脚板     
吴德春 《政工学刊》2023,(10):94-95
要不是父亲的腿做手术住院,我都想不起有多久没有这么长时间单独陪他在一起了。要不是他卧床行动不便,我也想不起上一次给他洗脚是多少年前的事。给父亲洗脚的时候,我第一次仔细端详这双脚,脚板很硬,像木板,脚骨都是畸形的;脚掌和脚背,每个脚趾头,都是厚厚的老茧,还有旧伤留下的疤痕。这跋涉了70多年的脚板,该藏了父亲风雨人生多少故事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