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悔的选择     
六个月前,当我还在大学校园里聆听着朗朗书声、感受着风花雪月的时候,家里人将征兵报名的消息告诉了我。听着电话那头父母善意的提醒,从孩童时心里就揣着的神往仿佛在刹那间苏醒,冥冥中一个声音迫不及待地召唤着我:去啊,去实现你那份绿色梦想吧!于是,我义无反顾地放弃了  相似文献   

2.
从5月份开始,沈阳军区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举办了“草鞋传”接力活动,6月26日,承载着红军长征精神的“草鞋”到达有着“平江起义第一团”称号的某红军团野外训练场,作为红军团队的传人,我有幸见证了“草鞋”在红军部队传递的全过程,感受着它带来的巨大力量和深远影响。目视着“草鞋”,聆听着雄壮有力的国歌声时,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陕西西安见到王新发时,第一眼就能感受出他的干练。清爽的休闲服,黑白分明的搭配,头上留着时下少有的板寸发,说话语速很快,行动健步如飞,浑身上下散发着军人特有的气质。俗话说十年磨一剑,12年的军人生活,注定了王新发生命中保存不变的品格。军营路,娘子关下铸辉煌"当兵是我儿时的梦想,虽然现在离开部队快十年了,一听到那嘹亮的口号声,我的心情就会异常地激动。"当兵的想法是受到王新发当军官三哥的影响,所以初中一毕业  相似文献   

4.
为官当如水     
《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篇《为官当如山》的文章,其本意是提倡领导干部要像山一样的性格稳重,像山一样的胸怀宽大,真正做到精神境界要高,思想品德要高,见解见识要高。读后很受教育和启迪。古语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即由山联想到水,提出了一个类似的命题:为官当如水。水是生命之源。千百年来,我们依山傍水而居,对水有着特别亲近之感。翻开古国千年文化的词典,在那里有多少文人墨客,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幽怨之绪寄托于山水。白居易在《池上竹》中就说道:“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节心虚即我师。”提倡要与水交朋友,这二句诗便让我想起了孔子…  相似文献   

5.
看完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视剧《长征》以后,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总想写一段关于对长征的感想。为此,我翻开了历史书籍,详细地了解了长征时期的历史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壮举是世界上一段罕见的奇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值得回忆,值得纪念的一段历史。为了更加深刻地感悟这段历史,利用工作之便,我走近了身边的老将军,从家访和他们的回忆录及作品中,我被一种浓厚的革命热情与氛围感染着。虽然现代人已远离战争,但从这些老将军的身上,我能够感受到战争年代的气息好像依然跟随着他们,他们在战争年代中所产生的独特的感情世界,深深地浸染着身边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6.
春节前,我们部队开展"机关向基层赠书"活动,我有幸得到政委精读并且做过笔记的《长征》一书。我如获至宝,认真捧读,心灵触角所及,总是震撼,读后不禁感慨——读王树增《长征》一书,心如长征。品读过程中,我内心起伏跌宕不断,身虽不在长征之路但心已随长征精神的恢弘向理想的永恒延伸。读书之初,我内心充满乐观的希望,因  相似文献   

7.
人们也许不信,我是穿上军装那天与武装工作结下情缘的。1972年,我到军分区换上军装后,军务动员科科长叫我誊抄一份民兵典型材料。我的字写得并不好,只是正规好认。后来才听说,正是这次抄材料得了好的印象分,新兵训练一结束我就到军务动员科当打字员。 到了打字室,恰遇分区准备开民兵先代会,文件材料堆积如山。我只看了三天字盘,就上机慢慢打字。在打印材料的过程中,我常常被那些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动人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激动  相似文献   

8.
在连绵不断的北国林海,在波涛汹涌的南国海域,在杳无人迹的戈壁荒滩,在隐秘险峻的峡谷沟壑,英勇的火箭兵战天斗地,不断进取,默默地锤铸着共和国的和平天盾。在一些人眼中,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就像那导弹喷吐的火焰一样,悠远而神秘。他们总是穿行于人迹罕至的荒原密林之间,总是默默无闻地将一枚枚惊天神剑送上天空。他们究竟与其他部队有什么不同?他们又是怎样组织训练的?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那些散落于大江南北的战略导弹部队训练场。  相似文献   

9.
我是个从小受苦受难的农村娃。小时候,一年到头只能在春节时穿上一双新布鞋。1982年10月我高考落榜,怀揣着绿军装的梦想参了军。新兵训练结束,我被分到某工程部队当给养员。虽然每天要蹬着三轮车跑一两公里  相似文献   

10.
参军离家的那天晚上,母亲从柜中摸出一双黑布鞋对我说:“孩子,带上妈纳的这双布鞋吧,到部队穿上心里踏实不想家呢!”我不以为然,心想:“这么大的部队我就不信没有个把老乡?”到了部队之后我特意听听有没有那熟悉的乡音。然而,战友们都操着五湖四海的语言。我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笔者走进石河子巴音沟河管理处,看到办公楼内的墙壁上,悬挂着写有巴河精神字样的宣传牌。如果说,第一眼看到这个宣传牌没有什么感触的话,当采访结束后,再一次站在宣传牌前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多少年来,该处干部职工,舍家别子,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巴音沟河畔。他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书写着巴河精神。  相似文献   

12.
练笔文艺     
只因生命里有当兵的历史任沙清离开部队已经二十年了,可每当回忆起当兵的岁月就使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那一幕幕军中事就像昨天刚发生过一样,记忆犹新。在纪念建军七十八周年的日子里,我可以自豪地说:生命里有过当兵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下连第三天     
正热。我感觉到自己的意识已经与这个世界分离了,我看到一个一身绿色的男人在念着什么,一片蝉声充斥着我的听觉神经。我正坐在一个桑拿一样的活动板房里开会。房顶上的风扇晃晃悠悠地转着,慢得可以看清三片扇叶上的螺丝。那个被叫做教导员的男人用洗脸的方式擦着汗。这一切要追溯到三天前,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北京。我脑海里不断回想着躺在床上吹着空调的那些下午。而现在的我正感受着汗水从脸上一缕一缕地流过我的脖子、胸前、后背……汇聚在腰际。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一年,我有幸参加了上级组织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向听众介绍我取得的点滴成绩时,忘不了《中国民兵》对我成长道路上的鞭策与帮助。 7年前,我所在部队撤编,组织上调整我到位于胶东地区的某预备役团当助理员。想在作战部队大干一番的我,来到长满荒草、百废待兴的预备役团营院,听到那些在“Y部队”无作  相似文献   

15.
爷爷和他那枚军功章,总是在我每逢庸懒和斗志低落的时候,鞭策着我,给我信心,给我力量,让我一次次地战胜困难。爷爷在我还未出世时就走了。在我开始懂事时,父亲总爱拿出爷爷留下的那枚用红布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军功章,给我讲有关爷爷长征的历史和军功章里传奇的故事。爷爷的故事感动了我。 18岁那年,我怀着美好的憧憬如意地走进了绿色军营。临行前,父亲特将  相似文献   

16.
往事如窗前的细雨,在记忆的窗台上,悄悄地滴落。牵着我们那些逝去的时光,它不是热烈的,淡淡如一杯隔夜之茶。当我静下心来重品那些沾花旧影的时候,为何心魂被攫走得如此彻底? 抬眼窗外,母校的影子啊,我思念你。我思念中队前簇簇水竹的枝繁叶茂,我思念大操场上的气喘吁吁,我思念二号高地上的凉风习习,我思念考场上的战战兢兢,我思念宿舍中海阔天空般的神聊狂侃,我甚至思念教导员点名时的啰里啰唆……我的思念就如同我们彼此谈论初恋时那样的刻骨铭心,就好像我们告别家乡一样肝肠寸断。军校生活的碎片,我愿意用自己热烈的感情打捞你。那些曾经豪言壮语后又粗话连篇的同学,你们好吗?你们可曾与我一样,自毕业那天起就在心底默默念叨重逢时的喜悦、再见时不落往昔的风采?我已经忍受不住了。我必须将思念诉诸笔端。当你们看到我这些文字时,就用它们的稚嫩为我们当年的十八队下酒吧。醉倒的是我们火一样燃烧的青春。它尽管菲薄,尽管短小,亦足以告慰那些激情的岁月。让我们彼此在异地干杯吧,十八队的弟兄们。我相信我们的洒脱一定能碰撞得如毕业酒会上那般干脆!  相似文献   

17.
走进军营     
何江南 《国防》2012,(9):77
有一首诗在十八岁的哨所旁河边亮亮地响起,那是青春的诗; 有一朵花在莺飞草长的季节灿灿地开放,那是青春的花; 有一团火在热情的夏日熊熊地燃烧,那是青春的火…… 哦,军营…… 我将迎着晨光,轻轻摘下一片带露的苇叶,为你吹上一曲高亢的歌.啊,歌声里迎来一个圆圆的太阳,让你的理想在地平线上升腾.歌声沿着你的双肩流泻出蓝蓝的海和自由鸟群.那些激动的风景和机灵,伴随着歌儿的起伏而动情.  相似文献   

18.
罗强和我同批入伍,一个火车皮拉来的。在火车上,我便发现这家伙吹起牛来真叫强。当时大伙都乖乖地坐着,听火车哐当哐当地前行。这时,罗强扯着大嗓门对另一个新兵说:我妈说了,她请我们村的半仙算过命,就我这么好的模样在部队以后就是当将军的料子。新兵问为啥,小罗说:难道你看不出我长得有啥不一样吗?那新兵仔细地看了他半天,说:是不一样。小罗激动地问:快说,哪里不一样啊?新兵说:嘴不一样。小罗瞪圆了眼问为什幺?那新兵说:你的嘴能把小牛吹大,把瘦牛吹胖呗!  相似文献   

19.
部队长张学伟上校带部队素以“严”字出名,没想到我一毕业就被干部科分到了他所带的部队当排长,“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部队吧”,和其他同学分手时不知谁说出了这么一句。第一次遭遇: 一到部队就有老乡对我说:“部队长很厉害,千万别让他抓着典型。”谁知第二天就让他给抓着了。那天我正在操场上训练, 突然听到哨音让干部集合。我站在队列中等着部队长讲话,可等  相似文献   

20.
房东     
庄跃勇 《政工学刊》2001,(12):40-40
离 开房东老尚家才几天 ,我就有些想得慌。趁到部队海训场 ,我特意绕道来看看老尚。透过车窗 ,远远地见老尚与往常一样和老伴坐在门口 ,像在一直等待着什么。见我的车来到门前 ,老尚和老伴满脸是笑 ,“呼”地站起来 ,紧握着我的手 :“我们天天在等你 ,这一去就是好几天 ,今天总算回来了 !”老尚边说着我听来似懂非懂的话 ,边用那双粗糙的大手用力地握着我的手 ,眼神里既有埋怨又含欣喜 ,使我再一次读到了那份真挚的情感。十多天前 ,我随部队海上训练住进了老尚家。老尚家紧靠海边又紧靠路边。那天 ,当我们颠簸了 16个小时、浑身疲惫地走下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