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随想     
不要以为精卫坟海女娟补天仅仅是美丽悲壮的传说长征地球上的这条红职带神话般地孕育了红色中国红军们不会忘记红军的后代们不会忘记他们喝碗辣椒水爬雪山吃把草根树皮过草地翻山越岭天堑险要在枪林弹雨中捷走泥丸长征不是红军们乘兴旅游而是在白色恐怖里为求得生存被迫选择的战略转移为此.几十年前那些年轻的长辈们用穿草鞋的脚万水千山走尽那七根火柴点燃的革命圣火熊熊嫩烧供长征路上倒下的革命先烈取晚打土豪,分田地走一线,红一遍长征路上的红军叫苦难的人民看到了东方的呀光人民组成了红军一路长征的安全屏障红军是群众挡风的高山群…  相似文献   

2.
89岁高龄的老红军吴殿甲在给战士们讲长征的故事。5月10日,一场意义不同寻常的红军草鞋接力传递活动在沈阳军区某红军团举行首发仪式。这双草鞋是10 年前由84岁的老红军黄鸿瑞亲手编制的。  相似文献   

3.
红军“长征精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历时两年的伟大长征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结束。长征,作为一部红军用火与血写成的历史纪录,其本身不仅饱含着红军英雄们在饥寒交迫且数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困境下,爬山涉水、斩关夺隘所经受的苦难和表现出的威猛,而且还深深地体现出了一种“长征精神”。红军“长征精神”表现在许多方面但主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坚定信念、奋勇拼搏的精神,顾全大局的精神等。这种“长征精神”从根本上体现了党和红军的本质特征,只是在红军长征特殊背景下表现得更鲜明、…  相似文献   

4.
马宏伟 《军事历史》2006,(10):20-28
康克清是红军中为数不多的真正指挥过打仗的女战士,是中央苏区赫赫有名的“红军女司令”。作为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仅有的三十名女红军之一,康克清在长征初期担任红军总部直属队指导员,紧紧相随在红军总司令朱德身边,三过草地,数跨雪山,历尽艰险,走完了长征的全过程,也见证了长征历史中的许多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贵州省赤水市人武部结合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多项活动,对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收到了较好效果。赤水市是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作战的革命历史名地之一。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学习红军艰苦奋斗、建功立业的革命精神,搞好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赤水市人武部于年初作出安排,结合开展多项纪念活动,对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该部在组织干部重温红军“四渡赤水”光辉战例,组织民兵、学生协助有关部门拍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  相似文献   

6.
长征的胜利,向世界昭示:红色,是最有生命力的色彩!红军,是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人民军队,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岁月总是由于一些特殊的日子而难忘。1934年的那年秋天,在中国的东南部,一支藏着红五星,穿着草鞋,吃着野菜,啃着树皮的英勇军队,在敌人的围迫堵截下,在枪林弹雨中,从江西瑞金出发,爬雪山,过草地,渡江河,一路战斗,一路从容;一路逶迤,一路歌唱;一路疲惫,一路顽强。征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经过二万五千里的跋涉,胜利地到达陕北的吴起镇,完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英勇壮举。从那时起,长征永远定格在历史的天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中,前有敌重兵堵截,后有敌精师追击,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红军战士风餐露宿,忍饥挨饿,  相似文献   

7.
时代呼唤红军长征艰苦创业的精神陈明红军长征的胜利,是本世纪的重大事件。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其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体现得尤为突出。当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我们正面临着比红军长征更为艰巨和...  相似文献   

8.
10月16日,梁山县人武部在招待所多功能厅举行了第三届“良福杯”国防知识竞赛,此次活动是该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县人武部自8月份以来,组织了以“弘扬长征精神,再创辉煌业绩“为主题的纪念红军长征胜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新著──《红军长征史》评介廖国良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已于1996年9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江泽民,总书记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和“英雄的史诗”的题词。60年...  相似文献   

10.
长征,是一次远离根据地的战略大转移.在一年时间中,红军转战十余省,跨越万水千山,突破数十万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这主要得益于红军队伍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所发挥的神奇作用.这些“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红军队伍中的无线电技术侦察力量.长征途中,他们不间断地侦听与破译国民党军队行动的密码,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正确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曾评价说,长征“是一次可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远征”。在这样一场纵横万里的军事征途中,单单关注红军官兵的日常生活情况,就能让人感受到雄魂伟魄,感受到气壮河山——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衣这是一个被写入教科书的故事:长征中,一支红军队伍的指挥员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的老兵冻死在路上。他愤怒地吼道:“把军需处长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只听有人悄声说:“他就是军需处长。”军需处长没有棉军衣穿而被活活冻死,这足以反映出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其实,在长征开始前,红军的服装供给还是能得到保障的。我军…  相似文献   

12.
论“长征精神”的形成张小军60年前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红军在极端险恶的条件下.进行战略大转移,长驱两万五千里.粉碎了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最后到达抗日前线。红军长征中所形成的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关于红军长征中几次重大战役战斗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在长征途中红军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和顽强的抵抗,经历了大大小小百余场战役战斗,这些战役战斗为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长征中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中的热点和争议问题的梳理,较详细地介绍了近20年来关于这些战役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长征从它为世人所知晓的那一天起,就使千千万万的人们对她产生出神奇般向往。多少年来,由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们自发组成的“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滚滚洪流,这是纪念红军长征的一种独特景观。今生春天,值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的前夕,我自己也汇入了这个洪流之中,在红军经过的地方留下了追寻的足迹……  相似文献   

15.
武成海 《军事史林》2016,(12):57-61
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进行的长征,堪称是一件震古烁今的世界性重大军事历史事件.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评价长征在世界军事史的定位时精辟指出:“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另一位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则指出:“任何比拟都是不恰当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值得研究的是,在当年参加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中,既有身为红军指战员的外国革命志士;又有长征初期至遵义会议召开前,掌握红军最高军事指挥大权的外国人;还有无意中被卷入长征队伍,跟随红军长征的外国传教士.而在长征结束几十年后,为探寻红军何以能赢得长征胜利之谜,又有来自英国、美国、以色列等国的外国人,或徒步重走长征路,或乘车重走长征路,长征路上不时显现出外国人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张帆 《东北后备军》2006,(10):12-13
前言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壮丽英雄史诗,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沿着先烈的足迹.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奋斗与奉献之歌。 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通过深刻了解我党和我国人民为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而走过的艰难历程和付出的巨大牺牲.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又是一场新的长征,这条托起信仰圣火的红飘带,将担得起新长征路上全党和全民艰苦奋斗谋发展的激情动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漫漫征途中,无数的红军战士倒下了,但“长征精神”却犹如一支不灭的火炬,被钢铁的队伍中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高擎着,传递着,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18.
长征的胜利是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红军将士临危不惧,百折不挠,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政治信念是红军将士排除万难的原动力.一、崇高的理想教育人.为革命的理想,为共产主义崇高的理想而奋斗,这是红军长征中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动力.党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没有忽视对红军官兵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崇高的理想教育人,保证了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杨成武在《忆长征》中这样写道:“信念——对事业,对革命,对北上抗日路线的信心,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个信念鼓舞着我们忍饥寒,以致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在所不借.”这充分说明,崇高的革命理想在红军将士中扎下了根.二、坚定的政治信念鼓舞人.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19.
①老红军邹盛栋重说当年长征事②瑞金武阳桥是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第一桥(国画/张道兴作)③矗立在松潘的红军长征纪念群雕,艺术地展现了长征故事和红军精神④沪定桥一直成为部队官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⑤在赤水河畔,红军当年渡河的渡口,树立起了纪念碑,迎接着来自各方人们的瞻仰和凭吊⑥若尔盖人武部的同志正在巴西会议旧址忆长征,学传统⑦红军走过的草地上,如今牛羊成群,生机盎然⑧藏族同胞在小金县城红军会师广场载歌载舞⑨遵义会议会址现在已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20.
经中央军委批准,由总政治部委托军事科学院具体承办的“全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全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议深化了对长征史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整个会议政治性、学术性都很强,收到了回顾历史、缅怀先烈、鉴古知今、启示未来的预期效果,把红军长征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