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沙群岛东门礁,人称“南海国门第一礁”。海军驻东门礁守备连官兵,用青春和热血、忠诚和奉献,在南中国海上铸起一座坚强的钢铁堡垒。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7次, 被海军党委授予“南沙守礁模范连”荣誉称号。 2006年4月上旬,大型补给舰穿越万顷波涛,载着我们登上这个弹丸小礁。黑色大理石主权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沙群岛东门礁”几个鲜红大字分外醒目,五星红旗在礁堡上空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2.
马庆恒 《国防科技》2005,(12):15-16
我们使用的炮弹,大多数弹丸的直径是大于武器身管直径的,有的甚至要大出好多。比如,口径为40毫米的火箭筒,它发射的弹丸直径就不是40毫米,而是85毫米。口径为60毫米的迫击炮,可以发射弹丸直径为120毫米的炮弹。因为这样,在不改变火炮身管口径的前提下,可以大大提高火炮近距离内的杀伤力和破坏力。然而,有趣的是,在庞大的炮弹家族里,有一种模样出众,速度过人,以能飞善钻而著称的脱壳超速穿甲弹却反其道而行之。它不但没有加大弹丸直径,反而将弹丸的直径又缩小了许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脱壳超速穿甲弹的弹丸形状像支长箭,所以,还有人称它为…  相似文献   

3.
立业在南沙奉献为祖国──南沙守礁部队道德建设纪事张万华,傅良仕我们南沙守礁部队是1991年6月正式扩编织建的。三年多来,在祖国最南端的这片海洋国土上,官兵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守礁建礁,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守礁官兵的奉献得到了最好的报答,祖国和人民给了...  相似文献   

4.
通过典型弹丸爆炸试验,研究封闭条件下破片的空间分布,提出了爆炸洞体防护的重点区域。试验表明:对于某型高弹丸,主要分布在以弹丸为爆炸中心的20°角的环状严重区域内;对于某型加弹丸,主要分布在以弹丸为爆炸中心的35°角的环状严重区域内。  相似文献   

5.
表情     
《带上种子上礁》南沙守礁官兵每次上礁都要带上土、种子和花草,让它们在遥远的礁堡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东门礁指导员缪照明端着一盆辣椒苗,面对镜头他下决心似地说:上礁后,我一定把它养好,也许不久的将来在岛上我可以吃到家乡的辣椒了!  相似文献   

6.
身管在加速弹丸激励下的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弹丸运动冲击下的身管振动规律.通过分离主模态,给出了运动弹丸形成身管横向振动激励的机理,得出了弹丸激励作用下身管的振动响应,并通过案例计算,获得了在运动弹丸冲击作用下的身管振动规律.结果表明,弹丸加速度越大,身管振动幅值越小;随着弹丸加速度增大,在弹丸出口瞬间,炮口振动幅值达到最大;身管刚度越大,强迫振动幅值越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置弹丸初速并研究其对单级磁阻型线圈发射器发射性能的影响,模拟分析前一级线圈弹丸出口速度对后一级线圈发射性能影响的规律;利用Ansoft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到弹丸初速对单级磁阻型线圈发射器驱动电流、驱动线圈感应电压、电磁力、弹丸出VI速度、弹丸位移及能量转换效率等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弹丸初速越大,经过单级线圈加速后弹丸出口速度也越大,但弹丸出口速度增量减小;随着弹丸初速增大,能量转换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海军乃至全军熟知的“南沙精神”,是一代代南沙守礁官兵在占礁、守礁、建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南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球形头部弹丸高速侵彻运动靶板的侵彻规律,运用LS-DYNA动力分析软件仿真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球形头部弹丸对靶板的正侵彻效应,获得了运动靶板厚度、材料和弹丸着速3种参数对侵彻过程中弹丸弹道偏移、翻转角度和剩余速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着速的提高,弹丸翻转幅度和弹道偏移量逐渐减小;随着靶板厚度的增加,弹丸正向翻转角度和轴向剩余速度显著减小,而弹道偏移量增大;3种材料运动靶板中,4340钢靶对弹丸弹道偏移、翻转角度和剩余速度的影响最大,Weldox460钢次之,LY12铝最小。  相似文献   

10.
舰炮火力决策中要依据射击效力实时评估结果,对评估准确性有较高高要求。本方法针对火炮系统闭环校射技术的特点,利用跟踪雷达提供的弹目脱靶量,将弹丸脱靶量实测数据用于修正原解析算法得出的弹丸单发命中概率,修正多发弹丸累积毁伤概率。评估过程应用了已测量的弹丸脱靶量,与传统解析估算法相比,由于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实测数据代替误差估计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基于地磁场测试弹丸姿态的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建立了使用地磁传感器测试弹丸姿态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某弹丸姿态的实测曲线;提出了地磁传感器实际测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南沙岛礁的主要大岛,马来西亚虽然只占据了面积排行第三的弹丸礁人工岛,但却是在南沙开采石油最多、经济侵略最为严重的国家,而菲律宾虽然在近年来停止了在南沙的侵吞行动,但至今仍有9座南沙岛礁(包括中业岛、西月岛、马欢岛等3个排名前10的大型岛礁)在菲律宾的控制之下。作为南沙岛礁的争抢者,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侵吞行动各有不同,现状和走向也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磁阻发射器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基于有限元软件,构建了磁阻发射器的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断路法和限流电阻法对削弱电磁制动力、提高弹丸出口速度的效果;通过仿真和试验研究了不同限流电阻对弹丸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断路法和限流电阻法均可削弱弹丸受到的电磁制动力,从而提高弹丸出口速度,但前者会产生很大的反向电动势,对驱动线圈绝缘强度产生影响;此外,限流电阻不是越大越好,当其达到临界值时,继续增大电阻,弹丸速度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14.
和传统火药发射弹丸相比,电磁发射弹丸具有初速高、射程远等优势,但尾部的电枢臂槽会使弹丸部流场不再轴对称,产生独特的气动力特性。基于三维非定常Navier-Stokers方程,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分析电磁发射弹丸的气动力特性。研究表明,对于高速旋转的电磁发射弹丸,马格努斯效应来源于激波层内流场畸变和电枢臂的迎风面积变化的共同作用;电枢臂迎风面积的周期性变化是导致气动力和力矩周期性变化的原因,马格努斯力矩在滚转角45°和135°时分别达到最小值和最大值;电枢臂槽的存在既加剧了马格努斯效应(135°时增加50%以上),又使得压心周期性前移(绝对前移量达5%),并且随着转速的增加,马格努斯力矩增加和压心前移效果越来越显著,不利于弹丸的动稳定。  相似文献   

15.
闭环校射中雷达跟踪弹迹的滤波和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闭环校射武器系统中,要求实时测量弹丸和目标之间的偏差,因此火控雷达要同时完成对弹丸运动和目标运动的跟踪任务,实现对弹丸目标的精确跟踪对火控雷达来说是一个新任务.建立了一种针对此类问题的滤波和预测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关于弹丸运动规律的已有知识,突破了常规动目标跟踪方法的限制,使滤波和预测误差比常规方法减小数倍,成功地解决了闭环校射武器系统中的一个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6.
以35 mm穿甲弹为研究对象,采用JC本构模型,利用ANSYS LS-DYNA动力学分析平台,对不同旋转速度下弹丸侵彻运动装甲钢板进行了模拟研究,从弹丸侵蚀和弹靶作用两方面分析了侵彻效应的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旋转速度对弹丸侵彻性能具有一定影响:靶板在超音速及亚音速运动条件下,弹丸旋转速度的提高对侵彻性能的影响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对于低速运动状态下的靶板,弹丸侵彻性能对弹丸的旋转速度敏感度较低,无相关影响趋势。该研究结果对于不同弹靶交汇条件下提高弹丸侵彻毁伤目标能力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埋头弹(Cased Telescoped Ammunition,CTA)也称嵌入式弹药或套筒式弹药。它与常规炮弹的区别是:常规炮弹的弹体呈流线形,弹丸装在发射药筒的前端。弹丸尾部与药筒口部相连接;而埋头弹的弹体呈圆柱形(如同易拉罐形状),弹丸埋在药筒内部,其后部及周围装填发射药。埋头弹通常采用两级点火。底火被击发后,辅助发射药燃烧并将弹丸推离药筒、推入炮膛;弹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弹丸被甲材料对枪械射击的影响,分别用H90铜被甲弹和覆铜钢被甲弹进行射击实验,试验得到了不同弹药对应的枪口初速、100 m处射击精度;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弹丸挤进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可得出结论:弹丸被甲的材料不同而使其对应的挤进压力不同,导致内弹道计算结果的不同、弹丸初速与转速出现差异,为步枪精度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速弹丸产生的激波蕴含丰富的运动状态信息。在分析弹丸激波形成机理和建立激波形成前后参数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空间张量的激波捕捉三维Euler模型和声信号融合算法,并进行空间谱辨识实验;为实现反演跟踪,结合外场试验背景,提出动态g-h-k滤波跟踪方法,验证激波声场反演跟踪的有效性,为探索弹丸激波场进行弹丸跟踪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某合成战术对抗仿真训练系统中,为提高训练的沉浸感和打击仿真结果的可信度,需要对火炮弹丸的外弹道进行可视化建模与仿真。采用空气动力学简化方程对弹丸飞行轨迹进行数学建模,并用显示欧拉法求解弹丸在虚拟战场环境中的位置;然后对弹丸从发射、飞行到弹目交汇爆炸的全过程产生的视效、声效进行了可视化的设计;基于UNITY 3D仿真引擎对火炮弹丸的外弹道进行了渲染实现,并将算法模型封装为动态库,便于将来的复用。经部队试用验证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