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城并非始于秦始皇,在秦以前和以后的好几个朝代,都修建有不同规模的长城。据文献记载,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而战国时最后出现的一道长城则是今张家口东北,长约2400余里的燕东北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5000余公里的长城。这就是名气很大的秦朝长城。 在秦以后的北魏、北齐、隋朝和明代等朝代,又相继修筑长城。如北魏长城自今河北龙关县至内蒙五原县,全长2000余里;北齐长城自今北京昌平至山西忻定县,全长900余里;隋朝长城有两条;一条东起黄河,西至绥州,全长770里,一条西起榆林,东至紫河,全长500余里;明代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12700多里。  相似文献   

2.
巍巍长城,曾使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今天,长城是强大国防的象征,是伟大祖国腾飞的盾牌;建筑长城、巩固长城已成为当代中国各级领导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王俊超就是一位为国防事业呕心沥血,“长城”在心头永驻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3.
文摘大观     
长城究竟有多长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长城,开始修筑于公元前7世纪。当时中国境内的楚、齐、秦、韩、魏、燕、赵等诸侯国,为了保卫各自的领地,都修筑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把北方的一些诸侯国的长城联成一线,并把它延长。所以后来的人就说是秦始皇造长城。自秦以后,两汉以至隋唐,1100多年间,长城又多次得到修补和增添。明朝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工作。长城究竟有多长?过去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长城的长度是1万余里,故曰“万里长城”。但是据近年文物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和对遗址的调查,初步估计,长城有10万里之长。据专家们调…  相似文献   

4.
巍峨磅礴、气吞山河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奇迹。从军事上说,它又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宏伟的国防系统工程杰作。世人所熟知的是秦长城,而今人们所见到的或游览观光的则是明代修筑的长城。长城是由城演变来的。在原始社会,各氏族、部落为保卫自身的界域而筑墙,城即墙的发展。到了奴隶制时代,奴隶主为统治和保卫地方,就筑起城来。由城发展到长城,开始是由城堡或烽火台接连相望,以通警息;后来将城墙接连在一起,就是长城。筑长城最早的是齐  相似文献   

5.
《政工学刊》2005,(3):63-63
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长城,开始修筑于公元前7世纪。当时中国境内的楚、齐、秦、韩、魏、燕、赵等诸侯国,为了保卫各自的领地,都修筑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把北方的一些诸侯国的长城联成一线,并把它延长。所以后来的人就说是秦始皇造长城。自秦以后,两汉以至隋唐,1100多年间,长城又多次得到修补和增添。明朝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工作。  相似文献   

6.
古长城的国防价值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里长征是中华民族力量和智慧的象征,是世界军事筑城史的伟大奇迹,这一评价,举世公认,绝无异议。但是,关于古长城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影响及其国防价值的评估,多少年来却众说纷法,莫衷一是。我们认为,评估长城在军事上的功过是非,应该站在一个较高的立足点上,有一个恢宏宽阔的思维空间,严格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辨原则。也就是说,不仅要站在中原看长城,而且要站在长城之上、甚至要换个位置──站在蒙古草原上看长城,把长城放到一个如何维系中华民族统一与发展的大战略的范畴去考察,才能对长城的历史地位、作用及其国防价值…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长城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长城的战略思考孔令铜一、引论在人类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文明古国,各自都留下了其称奇于世的文化遗产。但是无论哪一个古国,都不曾有过像长城这样汇纳岁月风尘、面向博大精深未来的巨型信息载体。长城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军事的,但深层原因却是经济的和文化的。考...  相似文献   

8.
长城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军事筑城工程,在频繁而激烈的战争实践中,不仅是中原历代王朝组织进攻的前进基地,更是实施防御的坚实支撑。中国古代长城戍防体系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形成于秦汉时期,进一步发展于南北朝至辽宋夏金时期,成熟于明代,由此完成了由军事功能单一的长城戍防体系向体系完备、功能多样化的长城戍防体系的嬗变。  相似文献   

9.
谒见长城     
薛彦鹏 《国防》2010,(12):72-72
长城,离我很遥远,即使在梦中。但我总觉得今生会跟长城有缘,冥冥之中似乎挨得很近。长城,成了我心中一个永恒的情结。 今天,我终于谒见了长城。  相似文献   

10.
大同,位于山西的北部,因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文化而驰名于世。大同整个城市处在古老的内外长城之间,外长城是古代的"国界",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野;内长城则属于对外第二道防线。从先秦到明清,这里  相似文献   

11.
玉关天堑     
刘鹏 《华北民兵》2010,(3):64-64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的延庆县南部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八达岭长城是明代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明代长城的精华。长城是古  相似文献   

12.
“预备役部队的基层建设如同长城脚下的基石,夯实了它,国防长城才会牢不可破,坚不可摧。”这是沈阳市苏家屯区的决策者们形成的共识:在驻区某预备役营的创建和发展进程中,无不蕴含着当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对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真情奉献和鱼水情意。  相似文献   

13.
《军事史林》2010,(6):65-66,F0003
在抗战史上有十几张表现八路军在长城上战斗的珍贵历史照片.我们称之为长城上的“红色经典”。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作品都没有标明拍摄地的准确位置.而是用战场地名发表。在我们关注长城的二十多年当中,这些没有准确位置的红色经典照片一直是我们心中一个抹不去的结。  相似文献   

14.
再造长城的基石──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造长城的基石──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趋势分析高红卫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企业体制改革如果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那么国防科技工业就是这座长城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对国家新的体制变化的不适应,有些“基石”已...  相似文献   

15.
“太阳照,长城长,长城啊雄风万古扬。你知道长城在哪里,就在咱石市长的心坎上……”驻凌海市某部2010年春节联欢会上,战士们演唱起了自编的《长城长》,唱出了驻军官兵的心声.博得台下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相似文献   

16.
慕田峪关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慕田峪村北,是中国万里长城中较为雄伟壮观秀美的一段。修建于明朝,坐落在燕山山脉之上,长城横亘,依山就势,以险制胜,陡缓相间,此关堪称长城关隘中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7.
李治国 《政工学刊》2005,(10):21-21
绵延万里的长城,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然而60多年前,当日寇的铁骑兵临城下之时,古老的长城再也无法成为抵御侵略的坚实屏障。那么哪里才是中华民族卫国御侮新的长城呢?历史给予了我们答案,是整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正是它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迸发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指引着亿万炎黄子孙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赢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而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今天,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在缅怀抗战英豪丰功伟绩之时,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力求祖国的…  相似文献   

18.
引言万里长城——历史悠久,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无愧中华民族的脊梁、象征和骄傲。有位将军触景生情,浮想连翩,感慨万千。他说:“假如把现代长城(国防设施)一个一个地连接起来,那将是古代长城的多少倍呦!”据华东地区5省1市统计:从1982年到现在,已有数以千计的碉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媒体《卫报》在2002年末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中国的长城是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工程。不久的将来,一条穿越世界上最难行走地区的铁路可能与长城媲美。因为它将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之一。”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秦、汉、隋、明等朝所修筑的长城,均产生于其奋发图强时期.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和人民兴国愿望强烈,面对未被征服的其他势力,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与发展,以积极上进、努力向前、永不懈怠、有所作为的积极心态投入到长城的修筑活动之中,从而使长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表现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