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富顾问     
村里开个小吃店 河北省武邑县青年农民王志成瞄准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膳食结构不断调整的这一变化,于去年3月份在本村投资开了一家小吃店,经营起了油条、大饼、包子、豆腐脑等小吃生意。 由于他夫妻二人服务态度好,善经营、懂管理,不仅有本村村民光临小吃店,同时三里五村的农民也成了他店里的常客。 在今年麦收秋收大忙季节,他用车推着豆腐脑、包子,带上大饼油条,将小吃送到乡亲的家门口,大大方便了农民,仅夏秋两季他的纯收入就近2000元。 (蔡占奎)  相似文献   

2.
以案说法     
这是放火罪还是故意毁坏财物罪?[案例]某废品收购站老板刘某与周某因为生意上的事产生了积怨。刘某为了报复,便让李某帮忙找个人去烧周某的农用车,并答应事成之后付给酬金。李某找到了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王某,王某见有利可图,便答应了。王某两次放火造成周某6000多元的损失。刘某等3人构成的是放火罪还是故意毁坏财物罪?  相似文献   

3.
我和丈夫都是下岗职工。为了生计我俩于2002年3月开办了一家快餐店。近年来店里的生意日渐红火,但前不久摊上了一件事:几名食客就餐时找茬儿同我丈夫争吵,继而将我丈夫打伤,经法医鉴定为重伤甲级。为此,我多次要求公安机关立案,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就是不予立案。请问我该怎么办?张渴望律师解答:张渴望读者,据你来信谈的情况,公  相似文献   

4.
正驻深圳某旅张参谋家属周某到深圳市一家4S店购车,选中了一辆售价为10余万元的某国产车。在签订《车辆购销合同》时,周某明确表示不要参展车。一周后提车,在驾驶过程中,该车存在挡位卡滞故障以及车门附近、内壁有轻微划痕,且车内多处较脏,不像是新车,周某据此怀疑该车曾多次参加车展并被试驾,遂找4S店理论,但4S店拒不承认是参展车,并要求周某提供该车不是新车是参展车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某部司令部参谋刘某在石家庄某军校学员培训期间,接到复员战士张某打来的电话,张某曾是刘某带过的兵,两人交情不错,复员后张某在驻地开了一家杂货店。张某来电主要是想请刘某在石家庄找一家军用品店,帮忙代购一批仿07式迷彩服图案的迷彩短袖,好用于销售盈利。张某还承诺事成之后,与刘某对半分成。刘某起初认为军人有不许经商的规定,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妥。但又转念  相似文献   

6.
只因与个体补胎部老板刘某结下恩怨,于是滋生行凶报复的念头。终于在一次醉酒后,冲动的周某用4个装满汽油的矿泉水瓶准备纵火,结果被警觉的出租车司机识破,并及时报了案。萌生纵火的邪念,酒后逞恶的大话,成为了周某违法受罚的铁证。  相似文献   

7.
西藏隆子县人武部部长马其南、政委冯朝东,思想上互相帮助,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带领官兵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最近,他们被上级党委表彰为"两个好主官、一对好搭档"。 人武部虽然不像正规团、机关那样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但同是部队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更何况处在边防一线的  相似文献   

8.
正"赔多少?两万?!"王副连长张大了嘴,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咋了?这块地是俺家的风水宝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们这坑挖到了地眼,走了地气,坏了风水,要两万还算少的呢!"村民用某双手叉腰站在地头,露出不依不饶的表情。原来连队野外驻训组织构工训练,三班在周某承包的山林地边上挖了一个单兵掩体。本来和周某说地好好的,连队只要负责回填就行,对方当时满口答应,没想到训练结束准备返营时被其挡住了去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后,决定王副连长留下来处理善后。  相似文献   

9.
崔建民  周军 《兵团建设》2005,(11):42-42
[案例]周某在一玻璃厂工作,因该厂拖欠周某工资,周某拿走了存放在该厂的氢气瓶8只(价值3200元)。案发后,公安机关将周某抓获,并将瓶追回。周某不否认自己拿走瓶的事实,但称其目的是为了抵工资,而且拿瓶的时间是在白天,有很多人看见,其行为不应被认定是盗窃。那么,对周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湖南省汝城县泉源村军属朱孝良与朋友周某、李某3人合伙到福建做水果生意,在装货过程中,朱孝良不幸被从车上掉下来的搬运箱砸伤头部,花医药费6400多元。朱孝良的妻子多次找那两名合伙人要求适当赔偿,均被以"无过错"拒绝。  相似文献   

11.
初夏,边城乌鲁木齐处处洋溢着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乌鲁木齐东北角的一座荒山上,孤零零的一户人家格外醒目。屋内主人孙学敏一家两代民兵以愚公移山精神为榜样,痴情荒山终不悔,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建设着一个享誉全疆的“孙学敏生态示范园”,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他们用勤劳和汗水、热情与执著书写了人生33个春秋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2.
经商谚语     
凸做买卖要有前后眼。左生意做活,不忘政策。渔要让生意活,先把行情摸。渔秤旺尺寸足,信誉赢顾客。止紧提酒,慢打油,卖菜卖瓜秤抬头。渔人无笑脸别开店,白眼冷脸生意断。左买卖不成情谊在,礼貌待人客盈门。庄柜台分析大有益,有心处处成生意。△广告是生意助手,嘴勤使顾客欢心。 △买卖切勿分大小,服务不要看衣帽。 △货有优劣贵贱分高低等,客无远近一样亲。 △薄利多销利不薄,利厚销少利不多。 △三分毛利吃饱饭,七分毛利饿死人。 △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早我好,人好我巧。 △叶菜别抓梢,果菜别破皮,茎菜别折根,根菜别带泥。经商谚语@张佟<…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一家出了10个当兵的,我父亲是空军,岳父、我和两个姐夫是陆军,儿子和三个外甥是海军,还有一个外甥是武警,该有的全凑齐了。"提起这事,李刚一脸自豪。一个家庭有人当兵很平常,有两代人当过兵也不稀罕,但要说一家主代有10人当过兵,并且"海陆空武警"诸兵种俱全,就为数不多了,李刚家就是为数不多的家庭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人民法院实行审判方式改革,推行直接开庭后,当事人负有当场举证的责任。这样一来,广大群众,尤其是案件当事人的证据意识大为增强,收集证据的自觉性也有了提高。但也应当看到,部分人,尤其是当事人,由于法律观念不强,法律知识匾乏,在自行取证等方面不尊重客观事实,不严格依法办事,违法乱纪的现象屡屡发生,使之误入歧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做,严重妨碍和干扰了正常的诉讼活动。据笔者了解,当事人在取证等方面存在以下十个与民事、刑事诉讼法相违背的行为。骗证据刘某与李某是邻居,刘某结婚时向李某借了3000元。婚后不久,刘某与李某一同外出打工。半年后,刘因思妻心切,提前回家,回到家里,刘某听说李某年底也要结婚。他想,李某结婚肯定要他还钱,而自己一时又还不起。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次日,刘来到李家,谎称李在外边炒股发了财,他炒股也赚了钱,已将所欠的3000元还给了李。李父信以为真,在刘某的要求下,将他借钱时写的借条退给了他。  相似文献   

15.
在民兵训练基地采访.笔者了解到不少民兵爱军精武的感人事迹.他们是雪域高原真正的"精武儿女"。朗县仲达镇民兵索朗加措,在当地一家装饰公司上班。他接到通知后,老板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是开春季节.正值生意旺季,每月能挣5000多元.何必去挣那每天40元的误工补贴。索朗向老板解释说:"我是一名预备役战士,钱以后还可以再挣!"索朗的执着感动了老板,并对他承诺说:"你是一个好民兵.也是一名好工人,你放心参加集训去吧,工资我照发,等你完成训练任务回  相似文献   

16.
一家三代兵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小时候,我经常听爷爷讲他打仗的故事。爷爷是抗战时期入伍的,"打倒日寇,保家卫国"便是他们那一代军人的信念。由于他入伍前上过旧式学堂,也算得上是有点文化的人,因此被分到对文化素质要求较高,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炮兵连。爷爷成为一名炮手。从掷弹简到迫击炮,从105毫米榴弹炮到"喀秋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战士厨师的管理不完善,普遍存在“三少三多”的现象,即:培训费用多,实用人员少;复员退伍多,留队服务少;留机关多,在连队工作的少。就福建省军区而言,1987~1989年共培训战士厨师176名,到目前为止,留队的育123名,走掉近三分之一。这些人大部分领证后在部队服务不足两年,有的  相似文献   

18.
某部办公室李参谋的爱人小王是随军家属中的能人,在驻地附近的综合市场租了一间门面房,开了一家"鑫盛"超市,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几年下来也攒了丰厚的家底,机关的参谋干事们都羡慕小李有眼光,娶了个好媳妇。春节刚过,小李就迎来了喜事——被提升到下属外站当教导员。小王想随着小李走,可门面和店里的货怎么办?门面还有2个月才到期,货一时也处理不掉啊!这时也在市场开店的章某找到军嫂小王,想把这个门面承包下来,搞扩张经营,答应给小王一笔转让费并帮她处理库存,条件让小王帮他把租约搞定。小王爽快地答应了。2天后,章某给小王付了2个月的租金4000元,各类商品库存折价42000元,又付给她6000元转让费。小王协助章某  相似文献   

19.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13,(19):54
幽你一默搞怪达达兔专家的话两只龟在田头一动不动。专家问老农:"两只龟在干什么?"老农:"他们在比耐力,谁先动谁就输了。"专家指着龟壳上有甲骨文的龟说:"据我多年研究,这只龟已死了5000多年了。"另一只龟伸出头说:"死了也不说一声,害老子干等!"这时,带甲骨文的龟说话了:"你输了!专家的话你也信!"厨师征婚一天,有个厨师走进婚介所,诚恳地说:"我想征婚。"接待人员非常热情,拿出纸和笔,说:  相似文献   

20.
《当代海军》2004,(9):F011-F011
说心里话,同是炎黄子孙。在这里“臭”阿扁.多少有点不近我们中华民族之情理。但也正因为同是炎黄子孙,我这才为他“好”。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