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盛夏季节,不少人认为,多吃味道鲜美的水果就能补充养分,尤其对一些爱美女士来说,更是认为一天三顿单吃水果,就可以瘦身养颜一举两得。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专家指出,水果并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食用水果一定要讲究科学。  相似文献   

2.
冬天很多人不爱吃水果,觉得凉,其实,我们偶尔可以尝试着把水果蒸着吃。这样虽然会破坏水果中的维生素C,但是却会获得不同的食疗功效。苹果:蒸熟了的苹果具有很好的  相似文献   

3.
周小玲 《兵团建设》2014,(15):35-36
正人的一生中,因为有爱,便有了执着。——题记在十四师一牧场,有一位乳名叫"喜喜"的汉族老大哥,他进城时,明明走过五六遍的路,如果没人领着,还是会走错。可回到大山深处的家,方圆几百公里的山头,随便指一座,他也能带你准确无误地找到。喜喜抱怨自己进城找不到路,媳妇笑话他:"你呀,只会数山头,爬山爬了一辈子,吃馕吃了一辈子,你的一切都给了这片山了,还指望进城能认路?"媳妇说得没错。喜喜本名张永进,2岁时随姐姐从甘  相似文献   

4.
你吃了吗     
正不知你注意了没有,现在两人见面,都要问一句:"好着呢吧。"对方回答:"好着呢。"然后反问:"你也好着呢吧。"回答:"好着呢。"两人的对话就像写新闻消息的导语,接下来才谈正事。我小时候,大人们的问候语可不是"好着呢吧"。那时大人们没有这些个闲情雅致,他们一见面问的都是最实际的:"你吃了吗?"因为那时不是顿顿都有吃的,不是顿顿都能吃饱的,他们关心的是肚子,是眼前。吃,在那个年代是头等大事,大人干活是为了填饱肚子,一个月发的工资基本上吃到肚子  相似文献   

5.
有人为传销痴,有人为传销疯,有人为传销跳楼,有人为传销众叛亲离。如文中主角,一踏上传销路,就注定了要血泪洒满传销路。传销就像一张黑网,“上线”诱你当下线“吃”你的钱,你再找下线“吃钱”,能信你的下线当然是亲朋好友,于是乎,老子骗儿子、儿子骗舅子,舅子骗姨妹,姨妹骗朋友,朋友再去骗亲戚作“下线”……  相似文献   

6.
失去了右臂 你没有失去一个军人的自草 反倒增添了对生活的自信 你用左手书写人生 写出了一个独臂军人的崇高精神 你用左手指挥队伍 你和你的战友感情至深 你用左手敬礼 也和右手一样标准 在你看来 右手和左手都同样重要 带给你的只是叶人生更深的思索 激发出时生活美好的追求和奋进 你说我还有左手嘛 有左手同样能让生活变得五彩缤纷 你用左手据枪 子弹照样击中靶心 你用左手打背包 把背包打得方正均匀 你用左手写字 写出了中国书法的精气神 有时候你比常人吃双倍的苦 但你时苦中有乐体会最深 你用左手敬礼 眉宇间透着军人的庄重诚恳 啊!一…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中有个"懒马效应"的故事,讲的是两匹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马拉的车上。后面的马笑了:"切!就你能,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危机意识,不能积极努力地工作,让你的老板觉得你可有可无,那么你离被淘汰的日子也不远了。笔者由此想到,在人才脱颖而出、竞争日  相似文献   

8.
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别刁,只吃馅,两头的皮尖尖就丢到后面的小河里去。可是好景不长,在他16岁那年,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继病逝。这下他身无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饭。邻居家大嫂非常好,每餐给他吃一碗面糊糊,他则发奋读书。三年后考取官位回来,一定要感谢邻居大嫂。大嫂对他讲:不要感谢我。我没有给你什么,都是我收集的当年你丢的饺皮尖,晒干后装了好几麻袋,本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还给你了。  相似文献   

9.
快乐法则     
某日翻书,有一则弥猴吃葡萄的寓言故事,读后颇受启迪。弥猴在葡萄树下跳来跳去,怎么都吃不到甜滋滋的葡萄,急得嗷嗷直叫。不一会儿,它对自己说:“葡萄是苦的。”于是,人们都嘲笑弥猴是吃不到葡萄,才说葡萄是苦的,这种自我安慰法是自欺欺人。然而,笔者却认为,弥猴的这种消除“得不到的痛苦”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你想,明明是得不到的东西,还要不停地想这个东西有多么多么好,多累啊。由此看来,弥猴是聪明的,能从另一个角度对待得失。这样,自己得不到,也能心理平衡,不用天天想自己得不到的那些东西而闷闷不乐。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得不…  相似文献   

10.
最近看了电视纪录片《温州人》,众多温州人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你们经济发展得这么快,到底有什么秘诀?"他们都会告诉你:温州人都有"四千两板"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道出千言万语、想全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事,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能受别人不能受的罪。正是靠着这"四千两板"精神,他们创造了经济的神话。这"四千两板"精神对部队安全管理也有着重要的启示。走遍千山万水,安全排查不留死角。  相似文献   

11.
在你吃苹果时,有什么特别的习惯或喜好呢?相信吗?这些习惯或者喜好无意间会暴露你的一些个性小秘密噢。1.一定要把皮削干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并装在盘子里,美美地吃。2.把皮削一削不切就吃。5.把皮擦一擦或洗一洗就直接啃。  相似文献   

12.
    
王族 《政工学刊》2024,(2):92-93
<正>常见新疆人吃馕时不吃菜,亦不喝汤,却吃得香,吃得饱。新疆有谚语说:父母给你的是生命,小麦给你的是馕。馕在新疆是主食,人们早上吃馕,中午吃馕,到了晚上还吃馕,因此便有了关于馕的另一句谚语:宁可一日无菜,不可一日无馕。新疆人把烤馕叫“打馕”。叫虽然是那样叫,但打馕却并不见激烈的动作。之所以郑重其事地用一个“打”字,是因为新疆人说话喜欢用精确生动的词,譬如说生气,他们会说肚子胀得很,说一个人笨,会说他脑子不干活。新疆人把“做馕”说成“打馕”,就是用词精确又生动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13.
时下,在廉政建设上有一种“变通”现象值得注意。也许有人会问:廉政,还能“变通”?道理很简单,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当反腐倡廉已成大气候时,一些人为形势所迫,不敢迎风而动,便在“变通”上做起了文章。你反对大吃大喝,他便转移阵地,“公宴家吃”;你反对乘坐豪华车,他便对普通车进行内部改造,“败絮其外,金玉其中”;你反对将家属子女安排在本系统、本部门,他便横向联系搞“合作”,“互惠互利”,“彼此彼此”。凡此种种,都应验了群众的一句顺口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有中共中央,我有各种各样”。由此,笔者想起…  相似文献   

14.
画里话外     
天真5岁的女儿发现妈妈的肚皮上竟然有一个疤痕!女儿奇怪地问:妈妈,你的肚皮上怎么有伤疤啊?妈妈向女儿解释说:这是因为医生割了一刀,才能把你从我肚子里取出来。女儿想了一会儿,认真地问妈妈:那你为什么要吃我?  相似文献   

15.
水兵茶馆     
★老兵,我想对你说句心里话,我们新兵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娇气,虽然我们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年代,没有吃过苦、受过累,但我们选择了军营,穿上了这身军装,我们心里已做好准备,我们有勇气接受部队的磨练。 老兵,说实话,我们的确让你费了不少心思,有时惹你生气,在此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16.
吃水果七忌     
1.忌吃水果不卫生。食用开始腐烂的水果以及没彻底洗净消毒的果品,容易发生痢疾、伤寒、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传染病。2.水果忌用酒精消毒。酒精和水果中的酸作用,会降低水果的营养价值。3.生吃水果忌不削皮。水果发生病虫害时,往往用农药喷杀,农药会浸透并残留在果皮蜡质中,因而果皮中的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没当过兵,却想圆个军官梦;如果你是外国人,却想在泰国当军官,那就请参加泰国‘老板校官’训练班吧。在这里,你只需经过三天军训,就可以圆你的军官梦,而且是货真价实的终身军官。"这不是广告创意,也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泰国"老板校官"训练班的真实写照。"老板校官"计划让68岁的阔太成为少校军官在泰国,有这样一批身份特殊的军官:他们都没当过兵,却在军营中摸爬滚打;他们都是身家显赫的大老板,却要吃粗茶淡饭。不过,他们肩上的少校军衔却比普通军官来得容易,只需三天军训,就能成为和正规军官一样的终身军官,直属国防部。而且,不仅泰国人,外国人也可以成为这样的泰国军官;不仅男人能当,女人也可以……  相似文献   

18.
话说幽默     
刘福奎 《政工学刊》2003,(12):49-49
据《现代汉语词典》注解,幽默一词源于拉丁文,原义指“潮湿”,后转义为“液体”,出现于医学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开始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艺术领域转移。到了近代,幽默一词成为美学概念,指生活中不能枯燥乏味,有“足以使人逗乐、发笑或消遣”的意思。幽默是智慧、学识、机敏的结晶。幽默在我们社会、家庭、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加拿大人朗宁从小在中国长大。他在参加州长竞选时,对手攻击他说:“听说你是吃中国奶妈的奶长大的,那你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回答说:“不错,我是吃中国奶妈的奶长大的。不过,有确凿证据证明,你是喝牛奶长…  相似文献   

19.
猪的象征     
今年是“金猪年”,你知道猪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在人们的心目中,猪恐怕是最老实的家畜了!猪长着一副圆乎乎,胖敦敦的憨厚相,吃了就睡,饿了就吃,显得老实本分,并为人们带来以经济上的富足,成为农家的“聚宝盆”。  相似文献   

20.
富春山居图     
《东北后备军》2010,(4):49-49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吃甜,有些人喜欢吃咸,这固然和不同的口味有关,但美国MSN近日提醒大家,如果一段时间内,你特别想吃某种或某类食物,也许意味着营养失衡或更大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