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世界上每个国家对自己研制和使用的飞机,都有一个专门的命名规则。美国军用飞机型号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表示飞机用途,如字母“A”表示攻击机;“B”轰炸机;“C”运输机;“H”直升  相似文献   

2.
美军舰船代号简介张睿美国海军舰船的编号由舰种代号和使用序号组成。舰种代号一般用舰船种类(或型式)的英语单词的1———4个字母表示。例如,油船的代号“AO”,导弹驱逐舰代号“DDG”,舰队弹道导弹核潜艇(又被称为“战略核潜艇”)的代号“SSBN”。由此...  相似文献   

3.
计算陀螺在瞄准具中使用已有多年的历史,我国自行设计的“射瞄-7”瞄准具,计算陀螺“一身兼数职”,执行多种职能,由它直接构制前置角、瞄准角和固定迎角修正角,大大简化了结构。但是当我们移植到‘歼七’机种上去的时候,由于需要构制的迎角修正角很大,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4.
孙亮 《环球军事》2014,(18):49-51
米格-31是由原苏联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串列双座全天候重型截击机,北约代号“捕狐犬”,苏联解体后大部分由俄罗斯接管,服役时间已超过30年,现在仍然是俄空军防空主力机种之一。俄国内各界公认该型机性能独特,但是否有必要增加其在俄空军中数量的争论却多年未休。新世纪刚刚进入第二个10年,米格-31却飞到了自己命运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5.
米格-29是苏联的米高扬设计的局研制的双发高机动性能的战斗机,继1977年10月6日首次试飞成功后,于1982年正式投产。米格-29作为第四代歼击机,它超凡的功能为本身立足于歼机机之群可谓是“鹤立鸡群”了。自米格-29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倍受军界和各国的军事航空领域关注。可以说它是歼击机中的“骄子”。米格-29是世界上第四代歼击机的一种。它的生产和使用量大大超过-27和“幻影”2000等战斗机,它的出口量决定了它的超凡身价。它的“兄弟们已经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在此,我们将分期向读者朋友们介绍俄罗斯强大军事力量的结晶——米格-29歼击机在各国的动态。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一般都会为重大军事演习或其他重大军事行动命名一个代号。军事行动代号的命名有一些基本的规律,首先要给演习或行动冠以一个正义的名称,以表明其正义性:其次要考虑代号对官兵和民众的心理影响,以起到鼓舞士气、振奋民心的作用;再有就是应说明军事演习或行动的性质,并有一定的文采。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光谦少将对中国军队近年来参与的几次重要演习的代号进行了解读。2003年8月6~12日,中国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举行“联合-2003”反  相似文献   

7.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相对对地攻击型作战飞机而言,属于以防为主的制空型机种。歼击机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好、空战火力强等特点,是航空兵进行空战的主要机种。歼击机主要用于:拦截、攻击敌空袭飞机和导弹,夺取制空权;掩护实施空中进攻作战的轰炸机及其他保障飞机,必要时对地(海)面目标进行打击。在作战飞机中,歼击机是数量最多、发展最快、运用最普遍的机种。在争夺制空权和国土防空中,歼击机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发挥着重要作用,被人们称为“蓝天坚盾”。有人认为,歼击机的发展,其性能在航空空间可能达到的程度已经到了巅峰。以下简介歼击机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苏(俄)的空空导弹型号繁多,其数量远远超过美国位居世界之首,其质量也可以和美国同时期的空空导弹媲美。P-3(AA-2“环礁”)近距空空导弹P-3是苏联在对1959年获得的美国“响尾蛇”AIM-9B空空导弹的残骸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由“三角旗”机械制造设计局研制并大量装备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一种红外型空空导弹。该弹第一个型号于1960年投入生产,1961年进人苏联前线战术空军服役。西方和北约集团给予P-3的编号和命名为AA-2“环礁”(Atoll)。该弹目前已退出现役。P-8(AA-3“阿纳布”)中距空空导弹P-8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国土防空截击机的第一种中距雷达型空空导弹,用以  相似文献   

9.
CHUKAR(石鸡)Ⅲ型是美国诺斯罗普(Northrop)公司Ventura分部推出的一种新型靶机。它是美国海军等使用的CHUKARⅡ正型的改型。这种类型的靶机在该公司生产了79000多架,能为各类地空导弹、舰空导弹、空空导弹以及高射武器的实靶射击提供一种高性能的中低空高速靶标,见图1。CHUKARⅢ由于它成本较低,使用维护方便,能多次回收使用,飞行性能特别是低空飞行性能好,特种设备齐全,既可用作雷达主动或半主动寻的导弹如“霍克”和指令制导导弹如法国的“响尾蛇”,“海响尾蛇”等打靶之用,又可用作红外寻的导弹如“尾刺”,“小懈树”等的靶标。因此获得了美国国内三军及世界各国的广泛使用。现已推销到世界上包括法国、日本、埃及、加拿大、南朝鲜等13个国家。  相似文献   

10.
在军用飞机中,战斗机是装备数量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机种,最先进的航空技术一般都是首先应用在战斗机上。20世纪50年代初,喷气式战斗机已基本取代了活塞式战斗机,第一代超声速战斗机开始服役,至今已发展到第四代。第一代多是1.3~1.5倍声速(M1.3~1.5)的低超声速战斗机。代表机型有:美国的 F-100和苏联的“米格-19”等。第一代战斗机现已退役,但个别国家经过延寿还作教练机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有读者质疑本刊2002年12期第54页上一幅带有鸭式前翼的“苏-27”战斗机图片,认为“苏-27”不应有前置鸭翼。那么,究竟“苏-27”有无鸭翼呢?简单地回答说“有”或“无”都是不准确的。正确的答案是:“苏-27”的基本型和多数改型没有鸭翼;而少数型号则装有鸭翼。上述图片中的战机是“苏-27”的战斗轰炸型“苏-271B”。为了适应作战使用的需要,苏霍伊设计局对“苏-27”飞机进行了包括外形在内的多次改进,从而出现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2.
回首近百年军事风云,细心的人会发现,美军无论是进行军事演习还是作战行动都冠以一个代号。如在海湾战争中,不同作战阶段就用了“沙漠盾牌”、“沙漠风暴”、“沙漠军刀”3个不同的代号;在阿富汗的反恐作战中,使用了“正义事业行动”、“持久自由行动”、“蟒蛇行动”等代号。这些五花八门的行动代号使本来就很隐秘的军事行动蒙上一层更神秘的面纱。人们不禁要问,美军是如何对军事行动代号命名的呢?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在防空导弹的发展上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创新发展,总能够推陈出新、引领发展潮流。创新思想和超前意识使得俄罗斯远程防空导弹能够在世界防空导弹领域领跑多年。第一代系统:初见功底1947年9月8日,前苏联组建了第一设计局,专门为莫斯科研制首都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原名“金雕”,后由于机构变化更名为S-25(SA-1)。SA 系列是美国起的代号,我国一般称为“萨姆”系列。“萨姆”是“地空导弹”英文缩写  相似文献   

14.
新闻快递     
国内军事1.中国新锐战机亮相新加坡航展 2月23日,第十二届亚洲航空航天展在新加坡樟宜机场举行。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枭龙”、“山鹰”、“飞豹”、“歼-8ⅡM”等一批中围国产新锐战机亮相本次航展,受到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这是自新加坡航展举办以来中国第一次组团参展,也是自去年中航一集团首次组成庞大的展团参加著名的巴黎航展之后,又一次中国高水平航空工业面向世界的重大展示。  相似文献   

15.
动态     
美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正式命名为“闪电Ⅱ”2006年7月7日,美空军参谋长莫斯利在德克萨斯州沃思堡举行的命名仪式上宣布,F-35“联合攻击战斗机”被命名为“闪电Ⅱ”,以纪念美国二战时使用过的P-38“闪电”战斗机和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制造的“闪电”双发超声速战斗机。F-55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11月3日,顾诵芬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顾老虽然被一些人称为“歼-8院士”,但他拿这个奖是众望所归,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顾老还是歼-13的总师(当时取消了总师制度,使用总师称谓是为了叙述方便)——歼-13是和F-16、F-18同时研制、世界上最早的边条翼战斗机,顾老和他的同事们将生命最美好的10年(从1972年歼-13正式研制算起,那一年顾老42岁)献给了歼-13。本文就来说一下很少被人提及的歼-13。  相似文献   

17.
不论是前苏联时期还是今天的俄罗斯,海上力量一向建立在潜艇部队、确切地说是核潜艇部队之上。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海军试图扭转90年代以来的颓势,明显加大了改进、新建和研制各型潜艇的力度,以期继续保持其潜艇大国的地位。“维克托”Ⅲ“维克托”Ⅲ级攻击型核潜艇(Victor Ⅲ,671RTM型)由俄罗斯孔雀石联合体(即老牌的孔雀石潜艇设计局,其前身为列宁格勒143船舶设计局)在原“维克托”Ⅱ级核潜艇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也是“维克托”级的最后一种改良型艇,前苏联将其归为第三代攻击核潜艇,而西方则将其划为第二代。截止2001年年初,该级艇共有16艘在役。鉴于“维克托”Ⅲ级较大的改进潜力,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已分批开始现代化改装,  相似文献   

18.
走进河北省霸州市春宏模型厂,仿佛到了一个战斗机展览馆,歼-8Ⅱ、飞豹、F-16、F-117、苏-27……这里几乎摆满了国内外所有先进战斗机的模型;这些飞机模型惟妙惟肖,有的似翘首待飞、有的如翱翔天空……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月12日,莫斯科格罗莫夫飞行试验中心机场。当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元帅拉下一架飞机上的那面俄罗斯国旗时,寒气袭人、滴水成冰的机场顿时一片沸腾。俄罗斯新型“多用途前线战斗机”——MFI首次向世人亮相。米格设计局从1983年开始研制MFI新型战斗机,到研制成功历时15年。该机曾计划在1997年的莫斯科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展出,但被军方以保密为由予以制止。目前,这种新型战斗机尚未正式命名,设计代号为“1.42方案”(也称1-42、I-42或1.44),其成批生产型估计将定名  相似文献   

20.
日本修改了自二战以来一直约束其军事发展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并计划进口F-35等先进武器装备。美国传统基金会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成斌表示:“日本采购F-35主要是为了应对歼-20和歼-3l等中国第五代战机和先进的地对空导弹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