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1年3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了新版全球武器贸易报告(SIPRI)。报告以2016~2020年全球武器贸易的实际交付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全球军品贸易的总体发展趋势、主要武器出口国和主要武器进口地区的发展变化。全球武器出口规模略有下降2016~2020年,全球武器出口总额相比上一个5年下降0.5%。在此期间,全球共有65个国家出口武器,有164个国家进口武器。2020年全球武器出口额较低,相比2019年下降16%,比2011~2019年的年平均水平低20%,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引发部分进口国的经济困难,同时也打乱了军品公司的生产和交货计划。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22日,美国国会研究局发布了《2003~2010年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常规武器情况》报告。该报告指出,全球武器出口总额继续下降;美国武器出口合同额下降,但市场份额上升;发展中国家依然是全球武器出口的重要市场,向发展中国家的武器出口相对集中在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少数国家。  相似文献   

3.
正2008~2017年间,阿尔及利亚超过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武器进口国。2013~2017年,阿尔及利亚的武器进口额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7%,占非洲地区的52%,是全球第七大武器进口国,跃升为全球重要的武器进口国之一。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马格里布地区,居民多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由于历史、政治和文化的背景复杂,阿尔及利亚在武器  相似文献   

4.
全球常规武器出口发展趋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美国国会研究局2010年9月发布的《2002~2009年全球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常规武器情况》报告,当前全球武器出口显现新的发展动向和趋势:近两年全球武器贸易遭遇瓶颈期;美国依然是全球第一大武器出口国,但出口合同额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新兴武器出口国表现出不凡的武器出口实力 近两年.韩国、以色列、土耳其等新兴武器出口国纷纷采取措施促进武器出口,并设立了中长期武器出口目标。日本正重返武器出口市场。继2011年突破20亿美元后.韩国武器出口额(合同额)在2012年保持高水准,达到23.5亿美元。韩国国防部2013年7月预测,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3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了新版全球武器贸易报告。报告指出,全球武器贸易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美国继续稳居武器出口国首位,俄罗斯仍然为第二大武器出口国,但出口规模下降,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加大;欧洲武器出口占全球近三成,其中法国表现尤为突出,且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2月22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了新版全球军贸报告。该报告对2011~2015年全球主要武器出口国、进口国及主要地区的军贸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2006~2010年相比,2011~2015年全球武器出口交付额增长了14%,五大武器出口国为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德国;五大武器进口国为印度、沙特阿拉伯、中国、阿联酋和澳大利亚;非洲、亚洲与大洋洲以及中东  相似文献   

8.
3月15日,世界权威机构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了2005至09年的近5年内全球常规性武器交易量报告。报告显示,受资源出口国购买武器等因素影响,军火交易量较上一个5年增加了22%。武器出口国方面,排名第一的美国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30%,俄罗斯以23%的份额紧随其后。  相似文献   

9.
在1980年,正如一些报告表明的,近程反坦克武器要求有两种不同类型,法国陆军拟定了两个新的武器发展计划,最终将取代目前正在服役的89mmMleFls反坦克炮。那时这两个计划命名为ACTCP(超近程反坦克武器)和ACCP(近程反坦克武器)。 ACTCP计划的目的是发展一个轻型的,射程大约150米的武器,这种武器要相当的便  相似文献   

10.
美国政府2002年12月11日公布新的《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报告的非机密版。这份报告强调,如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以下简称 WMD)被用于攻击美国本土、美国海外驻军或美国的盟国与友邦,美国将采取“一切可供选择的手段”,以压倒性的力量予以反击。新战略的主要内容新战略报告主要论及美国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战略的三大支柱,以  相似文献   

11.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篇长达七十一页的报告断定:“带电粒子束武器似乎并不比当初所构想的巴克·罗杰斯(Buck Rogers)手中的那种武器更临近一些。”该报告是由研究国际安全的科技小组(设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整理,并得到了福特基金会的支持。 该报告是在有几个权威曾推测苏联已在带电粒于束用作武器的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的时候公布的。美国的出版界曾在一系列文章中要大家相信,苏联在带电粒子束技术方面已迈出很大的一步。还报导了苏联在采用带电粒子束武器对付美国洲际导弹方面的进展。此外,美国前任空军情报局局长乔治J.基根少将甚至已确认苏联在该技术领域中已遥遥领先,并能在一九八一年部署这种粒子束武器了。  相似文献   

12.
麻省理工学院(AIT)四垃物理学家在有关粒子束武器的一篇报告中说,带有光学自适应的高能激光与能在大气层内使用的粒子束武器相比似乎是更易办到的技术,作为空载武器时,激光似乎呈现出更为在近期内投入使用的能力。 该报告是在一九七八年期间准备而后在十二月出版的。报告说粒子束武器“其前景多半是不现实的,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延续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除了可能做出加速器模型的初样之外,不会有太大的进展。”这些物理学家认为,考虑到发射控制和粒子束控制等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容易遭到敌方灼干扰、与常规武器的竞争和研制资金受到限制等原因,听以“为研制粒子束武器花钱是不明智的,也是浪费的。”  相似文献   

13.
《国防科技工业》2010,(8):74-74
香港【星岛环球网】6月10日报道,俄罗斯国际军贸分析中心于6月初发布了2000-2009年全球武器出口研究报告。根据该报告中的统计数据,2000-2004年全球武器出口总额为1193.5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全球军贸市场出口形势总体向好,但竞争日益激烈;多国放松武器出口管制,发布武器出口促进政策;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市场需求旺盛,并希望通过军贸合作提升本土军工能力根据俄罗斯国际军贸分析中心的统计数据,2013年全球武器出口交付额创历史新高,约700亿美元;2014年有望达750.95亿美元,2015年和2016年预计分别为911.48亿美元和917.96亿美元;2017年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以下简称《法案》)。其中讲到,美国军队必须考虑使用常规军事力量或核武力量以“消除”中国的地下核武库;并要求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在8月15日之前提交一份报告,内容包括中国的核武器地下隧道网络和美国消除这些网络及武器的能力。美国这样公开声称将另一个国家的核武库作为打击目标,使人们不禁产生疑问,他们是否具备这种能力,其真正意图是什么,这又将给两国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冷新宇 《国防科技》2021,42(4):43-51
如何规制自主武器是1980年《常规武器公约》框架下讨论的热点问题,目前这一议题已进入到政府专家组讨论阶段,对自主武器的研发、测试、部署及使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2018年以来,政府专家组会议最后文件已包含了未来谈判的若干指导性原则。本文认为,结合国际军控博弈的背景和各军事大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考虑,《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第36条下缔约国审查义务、使用自主武器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责任不得转移规则,以及2013年《武器贸易条约》对自主武器贸易的管制,是三个法律、政策背景极其复杂的问题。以自身军事能力不受到国际军控规则的严重削弱为基础考量,我国应该对此采取审慎的态度,尽力完善法律和政策。  相似文献   

17.
2013年3月8日,奥巴马发布总统令,对武器出口审批机构职能进行重大调整:废除"双重许可"制度,授权国务院对出口武器系统的组件、零部件或附属装置一并进行出口审批。这是奥巴马政府武器出口管制改革进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标志着2010年初启动的改革方案已基本完成。改革背景虽然冷战结束已20年,但是美国政府对武器出口管制的管理体系和法律  相似文献   

18.
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报告,1990年世界主要武器装备交易量比1989年下降了35%,与80年代中期相比,国际军火贸易下降的幅度更大。1990年世界的武器交易量为217亿美元(1985年固定价格),与1987年的高峰相比,1990年的武器交易量已下降了2/3。 1990年,苏联和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主要常规武器出口国,占交货总价值的69%。然而,1990年美国的军火出口价值超过了苏  相似文献   

19.
华盛顿讯 据国务院官员说,国务卿亚历山大·黑格对使用空间发射武器的可能性颇感兴趣,同时,正在寻求一份有关美国射线(定向能)武器计划(即激光和粒子束武器)的情况报告——这两种武器的战略军事运用及其政治影响。 在同中央情报局前副局长、国防情报局前局长退伍中将丹尼尔·格雷厄姆会见之后,黑格对使用上述武器的兴趣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13,(12):71-73
052D型驱逐舰 2013年8月,052D型舰首舰开始海试。052D型驱逐舰的船型延续了052系列驱逐舰的基本设计方案.在舰载武器和电子设备上,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