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这部《公约》是在1973年12月到1982年12月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它是调整国际间海洋权益问题、涉及各国利益的一部国际法。根据《公约》规定,各濒海国可以拥有12海里领海、24海里毗连区、  相似文献   

2.
江伟钰 《当代海军》2001,(12):37-37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中国也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了该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鉴于国家管辖的海域范围扩大,国家的科技发展对进入深海的要求,以及保护公海海域不被损害的  相似文献   

3.
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空间局关于和平利用空间的合作协定》(以下 简称《协定》)签字仪式在京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会见欧洲空间局局长道达尔一行并出席 签字仪式。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参加了签字仪式。参加 签字仪式的还有: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驻华大使和我国外交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领 导。孙来燕代表中国政府在《协定》上签字。  相似文献   

4.
快讯传真     
打击黑客的国际公约出台 《计算机世界》2000年11月27日报道 欧洲委员会制定的《打击计算机犯罪公约草案》将于12月份签署,2001年秋初由欧洲委员会的部长委员会正式通过。包括美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都加入了这个公约。制定该公约目的,是想采取统一的对付计算机犯罪的国际政策,防止针对计算机系统、数据和网络的犯罪活动。该协定还鼓励世界各国制订相应的打击计算机犯罪的法规。 该公约将禁止“生产、销售、采购或分销”旨在用于从事破坏活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程序,这些破坏活动包括未经授权而损坏、删除或者更改他人的…  相似文献   

5.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国际公约。《公约》全面、切实地履行,对在全球范围禁止化学武器使用,防止化学武器扩散,减少化学武器对人类的危害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公约》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生物学和化学的发展与融合,对《公约》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日益明显。文章结合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科学咨询委员会向第三次《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审议大会提交的报告,重点就与《公约》有关的化学与生物融合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化武公约》)生效在即,根据公约的宗旨,一切化学武器都必须销毁,包括遗留化学武器在  相似文献   

7.
简要回顾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10年来化学武器的宣布、销毁、核查等履约进展情况。分析了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公约的普遍性、化学武器威胁的长时间存在,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对《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简称《化武公约》),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裁军委员会的长期努力下,已于1993年1月在法国巴黎签署。目前已有159个国家在此公约上签字,并有19个国家已批准。虽然《化武公约》的生效和实施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但是此公约在化学武器裁军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全面的、切实可行的公约,在减少全球化学战威胁方面向前迈  相似文献   

9.
1982年4月,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年12月在牙买加开放签字,包括我国在内的117个国家首批签署了《公约》。按公约规定,公约应在60个国家批准后的一年生效。1993年11月16日圭亚那作为第60个国家批准  相似文献   

10.
出版:海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6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国家实践》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在按照历史发展的主线概括海洋法的形成,发展和编纂,特别是在《公约》的产生,修正和生效的基础上,介绍了以《公约》及其《执行协定》为基本框架的国际海洋法基本制度及其影响。第二部分共3章,对所选择国家的海洋法实践进行了重点阐述,尤其对这些国家在《公约》生效后的海洋法实践特征及规律加以概括和提炼。第三部分用四章的篇幅讨论我国的海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转民》2011,(9):80-80
8月24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京市人民政府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海军政治委员刘晓江出席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2.
李杰 《环球军事》2012,(11):12-1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部影响新世纪世界格局的海洋法典。从1973年12月3日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开始,到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牙买加蒙特哥湾签字,整整持续了10年时间。此次当今世界上会期最长的“马拉松”式国际会议,是联大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之一,也是国际法编纂史上所拟公约条文最多的一次大会。从总体上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硕果累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就是其最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海洋权益是指沿海国对属于自己的管辖海域享有国际海洋法所赋予的特定主权权利。《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奠定了现代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基础,为各国维护正当的海洋权益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但也有不完善甚至严重缺陷之处。认真研究其利弊,以切实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14.
“蓝色国土”是民众对国家“海洋国土”的称谓。根据1982年12月10日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7条和第76条关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规定,经我国测量部门精确测算,我国享有近300万平方千米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与国家陆土具有相似的属性。这是一片大体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1/3的“蓝色国土”,根据《公约》第308条,我国于1996年6月7日向联合国递交了《公约》的批准书,之后第30天起,即1996年7月7日《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它意味着从这  相似文献   

15.
在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期间,本刊记者分兵几路,深入到分组讨论现场,聆听代表们的发言。与会代表认真学习领会黄菊副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张云川主任的工作报告,结合《国防科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思路与工作安排》,联系本单位工  相似文献   

16.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优于所有以往军控条约的最重要一点,就在于它拥有一个全面而严格的核查制度,这一核查制度要对公约提出的各种特别情况进行核查。公约规定核查制度中视察的基本类  相似文献   

17.
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根据1992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加入号称世界海洋宪法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据此颁行和重申有关国家海洋权益的法律法规,这是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事件,也是作为海洋大国的中国面对未来海洋世纪的机遇与挑战作出的历史性回答。为全面把握签署《公约》的意义及影响,本刊约请有关领导及专家撰文,纵论国家海洋大计。  相似文献   

18.
1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的一年多内,为争夺该公约所承认的200海里专属经济水域的权利,日本与韩国之间始终摩擦不  相似文献   

19.
春节前夕,一个一年一度的军地四方双拥协议签署仪式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隆重举行。区人武部组织协调服役官兵、地方政府、部队单位以及官兵家属,“军、地、兵、家”四方签订《爱国拥军、爱军精武“四方公约”》,迄今已经坚持 8年,成为一道特殊的爱国双拥风景线。“四方公约”按照《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等有关国防法律法规条款,规定了地方政府、部队、服役官兵  相似文献   

20.
签署宣言,3年努力的结果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出席了签字仪式。宣言规定,在南海问题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这一宣言是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对维护我国主权权益,保持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增进中国与东盟的互信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