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起与《中国民兵》相识,还得从5年前说起。那年我刚从作战部队调至预备役部队工作,一次在我们主任办公桌上偶然看到了《中国民兵》这本杂志,当时我就被那美丽淡雅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便给主任讲,想带回去看看。主任看我爱不释手的样子,就答应送给我。于是,就有了我与《中国民兵》的相识。  相似文献   

2.
她让我心醉     
冰翎 《中国民兵》2007,(8):48-48
酒只能醉人,有一种东西更让人心醉。 2006年《中国民兵》第一期刊登了我执笔撰写的《微山湖畔侠女吕英》一文,她像春天投进微山湖里的一块石子,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波纹。每当我看着这篇文章,耳畔就响起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那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仿佛昔日的抗日烽火在熊熊燃烧,  相似文献   

3.
互动     
寒凌 《环球军事》2012,(1):71-71
日亦可观 因为离国家图书馆很近,所以我经常在闲暇的时候去那里翻书,那里有很多新的杂志。当好奇心蠢蠢欲动的时候,我就开始四处溜达,在书架问流连。一次偶然的驻足,让我注意到了《环球军事》,不是它有多么亮眼,实在是它过于破旧。料想可能是去年的吧,但是走近翻看,才发现是最新的一期。封面早就起毛,纸张变得非常柔软,中间有缺损,心想谁那幺不小心,不爱惜书呢。  相似文献   

4.
最美的青春     
有人说:青春就像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也想再淋它一次。在写这篇文章前,我特意去大队的图书室查阅了一番,试图从文人笔下的文字中给青春下个定义。然而,就像韩寒在《青春》一书的序言中说到:这是一个太大的名词,就好比你不能弄一些街拍照片就出版一本摄影集叫《中国》。我突然明白,青春本就没有定义,它本就是我们人生中最肆意张狂、飞扬跋扈的岁月,是朝气蓬勃,是活力四射。常听一些老班长感叹岁月无情,他们自  相似文献   

5.
精神不可丢     
我的一位老友老章向来特立独行,言亦如此,行亦如此。今年是国家将清明节立为法定节假日的第一年,加上双休日,赶巧连休3天。平素不喜出门的老章,竟执意非要去石河子一游。见我满脸的惊讶,他一瞪眼,操起陕西腔:“咋?人家都游山玩水,我就也得去呀?我才不去呢,我要去看王震铜像!”  相似文献   

6.
说起我和《兵团建设》的缘分,不能不提起一直支持、鼓励我走上新闻写作道路的农五师八十一团综合加工厂党支部书记张庆洲同志。我是1996年调进综合加工厂的。业余时间我爱写些小说、散文之类。张书记发现我的文字功底扎实,就鼓励我多写些新闻作品,并派我参加农五师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班。此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收到了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兵团建设》。当看到“寻找创刊号”的启事后,我惊喜异常!因为我收藏了《兵团建设》的创刊号,而且从创刊号至2007年第三期《兵团建设》,共计91期,一期不少!厚厚的一摞《兵团建设》,像我的一位位挚友,与我朝夕相处,难舍难分。  相似文献   

8.
2000年9月以来,中东地区最主要的矛盾——巴以矛盾恶化以来,中东形势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双方的军事力量成为关注点之一。在中东地区以色列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巴方有什么呢? 根据1993年巴以双方达成的《奥斯陆协议》,巴方可拥有一支能够在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控制下确保公共秩序和内部安全的警察部队,并在临时协议中明确了这支警察部队的运作框架和权限,同时,协议也提出要组建一支由巴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直接领导的部队。巴勒斯坦警察部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在巴以双方谈判过程中,以色列坚持巴方不应拥有军队,但可以用“强有力的警察”来替代,因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警察部队的组成除了民事警察之外,还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军队成分,所以说巴警察部队实际上亦警亦军,其组成也就相对复杂。巴警  相似文献   

9.
在上学的时候我喜欢写作,工作以后我喜欢写新闻。十几年来,我用手中的笔讴歌团场,为团场改革、发展、稳定鼓劲加油。当我知道兵团办有《兵团建设》这本杂志时,心里激  相似文献   

10.
我真正接触《中国民兵》是在2000年,那时我对民兵工作还停留在浅层次上,自从读了它,对我开展民兵工作真是大有好处。开始时,爱人见我经常拿着《中国民兵》看,就唠叨起来,说那书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看点《知音》、《读者》之类的!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09,(24):48-48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到人武部一年多,我也与《中国民兵》成了一年多的好朋友。开始时,由于我对民兵工作不了解,屡屡碰壁,苦于入道无门。老同志都说你不会的地方就多看看《中国民兵》。这一看,我发现了很多贴近工作的文章,里面有很多破解民兵预备役工作难题的答案。于是,我开始对它“另眼相看”,经常在工作之余捧起研读,有些重要的文章还要看多遍,就像一个淘宝者,找到了一把入门钥匙。  相似文献   

13.
我的父亲     
我父亲于1893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出生,家中赤贫如洗,爷爷年轻时就被饿死,奶奶改嫁他乡。父亲刚刚9岁就给地主放牛放羊,数九隆冬连双鞋都穿不上,小脚冻得像馒头,漫山遍野留下连脓带血的脚印。稍大些了他跟随我伯父到千金寨(抚顺)给人挖煤,过着非人的生活。一次事故伯父遇难,  相似文献   

14.
周建国 《政工学刊》2001,(10):48-48
“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 投入另外一个陌生… …”每当我和妻带着4岁半的儿子行走在北京街头,听到这首《驿动的心》时,我和妻都会 随着那婉转的乐曲激动不已。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几年前曾经拥有过的一个家。1994年10月,我和妻两地分居一年后,终于在辽南一座小城的部队驻地附近租了两间平房, 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虽然当时我的工资并不高,但想到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而且是独门独院,水、暖、电俱全,也就咬牙租了下来。为了把这个旧平房装饰得像个家样 ,我和妻精打细算之后,便拿出自己仅…  相似文献   

15.
皎萍 《兵团建设》2010,(3):56-56
我来自农六师102团,从事团场新闻宣传工作已有10年了,参加过不少培训班。这次有幸参加了《兵团建设》第五期新闻宣传骨干培训班,聆听了授课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受益匪浅,茅塞顿开。通过这次培训,我发觉《兵团建设》原来如此可亲、贴心,就像我们的一位好老师、一位好朋友。  相似文献   

16.
姬小琴 《环球军事》2012,(12):71-71
作为《环球军事》的老读者,和他相伴已有10余载。它就像一个“窗口”,让我们放眼看世界,洞察世界风云;它就像一座“宝藏”,让我们积极探索.挖掘各自的“宝贝”;它就像一位“智者”,循循善诱,让我们学智、积智、增智,成为一名“能说会道”的军迷。  相似文献   

17.
部长,我知道您收到信.一看地址就知道是我给您的信.从1996年12月入伍到现在我给您的书信都是汇报我的情况,但今天我的信是向您通报,因为您。而使我们在异乡海防服役的军人更加骄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鄢正华 《政工学刊》2010,(11):21-21
近日。重读女作家杨沫的《青春之歌》,“青春是美丽的”这有磁性、有光彩、有活力、有哲理的佳句,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里。静坐常思,闲暇常忆,似兰花幽香,像玫瑰灿烂。  相似文献   

19.
王琦 《华北民兵》2013,(5):64-64
12年前,当我从野战部队交流到预备役部队时,感到预备役部队工作不像野战部队那样严谨有序,人少事多,管理不便。生疏的工作和陌生的环境使我力不从心,加上转岗改行,自己时常打不起精神,一度失去工作的动力.抱着得过  相似文献   

20.
民兵,民兵,亦民亦兵。顾名思义,作为我国国防后备军力量的民兵显然具有“平时为民”和“战时为兵”的双重属性。准确把握民兵“亦民亦兵”的二重性,把握好民兵“民”与“兵”的“度”,对搞好民兵工作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