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仁巴拉这个马背民族的后代、草原上的雄鹰,为营救在水库中遇险的4名少年献出了年仅32岁的年轻生命。 他走了,带着对草原的眷恋和人生的美好追求走了;悲痛中的兴安盟察尔镇石灰窑艾里农牧民筹集1000元,为他们的好儿子呼仁巴拉举行隆重的葬礼,全艾男女老幼一起来为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送行。他们把亲手包好的饺子放在他坟前,又把酒敬在他坟头  相似文献   

2.
草对于草原来说,像人的脸面,如动物的皮毛。如果草原没了草,那种丑陋,那种恐怖是不可想象的。提到草原的草,人们往往与夏季联系。比如蓝天白云,比如绿草鲜花,比如风吹草低见牛羊……其实那很肤浅。如果真正认识了草原,喜欢上了草原, 并且读懂了草原,那么,任何时候的草原都是生动的,包括毫无绿意的冬季,毫无生命的枯草。  相似文献   

3.
母爱的代名词是慈祥、辛劳、温暖……可是,对于成空某部勤务营战士周克学来说,他的母爱却是“谎言”。在父亲周本铎因为意外成为植物人的两年多时间里,母亲刘振芹在儿子周克学面前,编织了一个又一个“谎言”。正是这些“谎  相似文献   

4.
魏士江  孙鹏 《华北民兵》2013,(10):34-35
放下牧羊鞭、离开父母、告别家乡草原,牧民之子阿拉布金在呼伦贝尔草原最美的季节怀揣对绿色军营美好向往走上从军路,实现报效祖国的儿时梦。阿拉布金是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胡硕嘎查牧民斯仁道尔洁的儿子,1995年出生在牧区的他从未离开过这片草原。今年刚满18岁,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决心放下牧羊鞭到军营锤炼自己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绿色从军梦。鄂温克族小伙阿拉布金身体强壮,在学校就是一名优秀的博克手,曾经获得2012"草原杯"博克比赛冠军;他也是一名优秀的牧羊人,一到寒暑假就回到草原的怀抱,帮助父母放牧牛羊,也是家中离不开的强壮劳动力,尽管家里离不开他,可他还是毅然选择了从军,应征入伍。  相似文献   

5.
在我家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只精巧的舰艇模型,那是转业离队时战友们赠送的。当我每天小心翼翼地为它擦拭时.耳边仿佛又响起大海的涛声……如今,它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然而,已上中学的儿子却屡次表示“抗议”,说是占据了家中放置音响的最佳位置,想把它从客厅里“请”出去。对儿子的每次发难,我都以父亲的威严来平息风波。  相似文献   

6.
远行     
谭桂亮 《政工学刊》2002,(10):64-64
想念的妈妈 ,今天身在军营的儿子又提笔给您写信 ,想告诉您一个不算好的消息 :今年儿子不能回家过春节了。算起来这是儿子第四次给您写这样的信了。每写一封信 ,儿子都感到很对不住您。您生病卧床的时候 ,儿子正在光缆施工第一线 ,没能到病床前尽孝子之心 ;农忙的季节里 ,儿子又在火热的训练场上 ,不能帮您一点忙。转眼春节将至 ,本应和家人团圆 ,毕竟从当兵到现在儿子一次也没回过家。但儿子在部队是班长 ,是党员 ,今年又被评为优秀士兵。组织上决定让我回家过春节 ,我想这样的机会还是让给战友吧 ,他们是新同志 ,比我想家。这丝毫不能说明…  相似文献   

7.
北京牌越野车在苏尼特草原上颠簸着。我和该旗人武部苏政委一起去走访烈士丹巴的儿子、白音宝力道苏木(乡)民兵副连长额尔德木图。小车在三间红砖瓦结构的民房前嘎然停下,额尔德木图的母亲满脸笑容地把我们迎下车。走进屋里,最先引人注意的是挂在北墙中  相似文献   

8.
笑脸     
1杜妈妈的“兵儿子”94岁高龄且双目几近失明的烈属杜菊兰老妈妈有400多个“兵儿子”,这在第二炮兵某部驻地不算是一件新鲜事。20年来,一茬又一茬“兵儿子”用真情、孝心与杜老妈妈传递着感人至深的“母子情”。今天,“兵儿子”又来看望杜妈妈了,看老人家笑得多开心。(满博摄)  相似文献   

9.
36年等一回,年迈的妈妈,守望家园.盼着和军营中的儿子能够回家团聚。 2001年元月10日,辽宁省海城市耿庄镇灰菜村的林春元大妈终于牵着了6个兵儿子的手……  相似文献   

10.
5月的草原,天蓝,地绿,水清…… 迎着盎然的春风,走进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草原,尽管那天高云淡、马肥牛壮的景致美不胜收,但最夺人眼目的却是这一望无际且泛着亮光的绿色。是它,为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披上了崭新的盛装。 啊,绿色的草原,绿色的江水;绿色的长城,绿色的国防!  相似文献   

11.
1月8日上午11点过,四川彭山县谢家镇未巷村三社村民黄先久正在院内干活。突然,从儿子黄德均的房内传出打斗声并夹杂着儿子的惨叫声。他过去一看。原来是儿子的朋友、家住义和乡九房村又聋又哑的青年宋庭中手拿一把一尺多长的杀猪刀,对儿于乱砍乱杀。儿子身上已中三刀,浑身是  相似文献   

12.
一位年轻太太,家里有一个儿子正在念小学;她又养了一只小猫。平时看着儿子上学,儿子上学后她就看着小猫玩耍。年轻太太的儿子不好好读书,没让她少烦心,每天都要为儿子做作业的事吵上一仗。太太常常逼着儿子坐在书桌前念书,儿子不愿读,只想着玩。小猫看着他们吵闹也感到好玩。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民间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位老人将要离世时,将他的四个儿子叫到一起。老人未曾说话,先拿出一把筷子,分给每个儿子一根,要他们将筷子折断。四个儿子分别很容易地就将各自手里的筷子折断了。此后,老人又将另外四根筷子捆在一起,让儿子们折。结果,四个儿子谁都未能将那一捆筷子折断。这时,老人说话了。他讲了一个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要儿子们在他去后加强团结,这样,就  相似文献   

14.
    
“宝儿……宝儿……”姑妈躺在床上,一双浑浊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门外,轻轻念叨着表哥的小名儿。整整三天,姑妈水米没沾,已经奄奄一息,可她牵挂着在部队上的独生儿子,迟迟咽不下最后一口气。“妈,电报发了,说不定他……他走到半路上了哩……”菊花嫂小心翼翼地把姑妈那只枯瘦得象  相似文献   

15.
儿子赶牛     
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睛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看左右无人,便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相似文献   

16.
《兵团建设》2010,(2):34-35
从“温和腐败”新词汇的发明,到“草原巨贪”的潜规则,再到监管出事问责民警,2009年,中国的反腐工作一直在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边疆,有一个倍受人们敬仰的家庭。父亲刘斌,原云南保山军分区司令员,全国解放后,一直战斗在边防线上。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大儿子牺牲后,又把小儿子送上前线,两个儿子为国捐躯后,他忍着巨痛,说服老伴,又毅然送女婿奔赴前线。他家的事迹,震撼着千百万人的心弦。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却一档尘封已久的心事,一位军人的母亲想用自己的真心行动来”回报“一下儿子,儿媳对自己的孝心,打算在春节来临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却不知祸从天降……她的失踪演绎出人间一段段真情连环曲……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光荣牺牲了,小儿子是个聋哑人,近年又患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我今年已71岁,有一性四间一舍的房屋和家具等财产。为小儿子在我死后的生活有人照料,我打算把全部财产留给我侄儿继承,然后由侄儿负贵照料儿子的生活。不知这样做是否合法,请给以解答。  相似文献   

20.
苑兰起 《政工学刊》2004,(12):29-29
古时候,一位日本剑道大师有三个儿子,都在学习剑道。有一天,大师想测试一下三个儿子对剑道掌握的程度。他在自家门帘上放置了一个枕头,只要有人进门时稍动门帘,那枕头就会正好落到头上。大师先让大儿子进来,大儿子在走近房门时,就已经发现了枕头,于是他将枕头取下,进门后又放回原处;二儿子进门碰动了门帘,但他看到枕头落下时便用手抓住,又放回了原处;最后,三儿子急匆匆地进门,那枕头直奔他的脖颈而来,就在枕头砸到脖颈时,他挥剑将其斩为两截。测试完毕,大师进行了讲评。他对大儿子说:“你已完全掌握了剑道。”对二儿子说:“你还要苦练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