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合围,是歼灭敌人重兵集团的有效作战样式之一。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在对敌总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通过一个一个的战役合围,圆满完成了就地歼灭敌人的战略任务。这几次合围作战,对不同情况的敌人采用不同的合围样式,在目标选择和兵力部署上,都有不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敌人密集割裂合围敌人徐州集团的兵力部署是点线相连,一处受击,多方支援,增援不成,收缩一团。毛泽东同志在审定粟裕等同志关于淮海战役计划的建议时,针对上述敌军态势,部署了战略包围,同时也精心设计了第一个战役  相似文献   

2.
刘伯承元帅是中外著名的革命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陈斐琴、杨远富俩位同志合著的《刘伯承军事理论探索》一书,是一部比较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刻伯承军事理论的专著,是开据刘伯承军事理论这一“宝藏库”的重要成果。 该书在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刘帅充满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涯和战争实践,探讨了他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原则、军事哲学思想、谋略和指挥中的辩证思维,政治建军思  相似文献   

3.
刘伯承同志历来就重视对我国古代兵法的研究和运用,素以“有古名将风”(朱德同志语)和“论兵新孙吴”(陈毅同志语)著称。全国解放后,他担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曾把《孙子》列为学院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学员必修的课目之一,并亲自讲授。  相似文献   

4.
刘伯承是身经百战的元帅,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军事理论造诣和指挥艺术在国内外屈指可数,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贡献.为继承其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军事科学院特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在"刘伯承诞辰100周年军事理论研讨会"上的题词、讲话及入选的70篇优秀论文编纂成书.书名为《论兵新孙吴——论刘伯承的军事理论与实践》,近日将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是刘伯承同志军事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广大干部战士学习科学文化,努力成为军地两用人才,开创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回顾刘伯承同志在这方面的思想与实践,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今日不下种,收获无时期刘伯承同志历来强调科学文化知识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全国解放以后,我军进入到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新阶段。在大转变的关头,刘伯承同志强调:抓好教育与训练,首先不失时机地在全军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广大干部战士的科学文化水平,是新阶段军  相似文献   

6.
伏击是游击战的重要战术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同志从我军实行全民抗战的人民战争实际出发,借鉴我国古代兵法,把伏击战列为游击战的基本战术之一,使这一战法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刘伯承同志指出:游击队的战术,“通常是突然袭击运动或驻止之敌,特别是袭击运动之敌,所谓伏击与急袭者是。伏击又是其中最好的手段,虽对优势敌人也可采用。”(《刘伯承军事文选》第120页。以下引用此书只注页码)又说:“伏击,就是游击队有计划地隐蔽配置于敌人必经道路的一旁或两旁,待敌人通过时,出其不意而突然袭击之。”(第149页)这一战法在抗  相似文献   

7.
魏碧海 《军事历史》2008,(3):F0002-F0002
2008年5月21日,《刘伯承军事文选》(新编本)专家评审会在军事科学院科院召开。《刘伯承军事文选》(新编本)编委会主任葛东升中将、副主任寿晓松少将、齐德学少将出席了会议。徐焰.彭志珊、袁德金、岳思平等专家和总政宣传部编研室李平主任、侯增辉干事,以及《刘伯承军事文选》(新编本:)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在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学习这段话,感到倍加亲切,深受启发。我们这些跟随刘帅驰骋疆场的老战士,早在50年前就知道他有“常胜将军”称号。过去我常想:刘帅用兵如神、屡战屡胜的奥妙到底在哪里?近几年通过学习我军军战史和《刘伯承军事文选》,联系刘帅的言谈举  相似文献   

9.
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革命历史影片《青年刘伯承》一经问世,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这部影片作为纪念刘伯承元帅逝世10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的献礼片,不久将在全国发行。 这部影片是由曾获得政府奖和百花奖的《炮兵少校》的长影实力派著名导演赵为恒精心指导拍摄的。在影片  相似文献   

10.
刘伯承同志,从事军旅生活70年,他指挥过无数次战役战斗,撰写大量的军事论著和战役、战斗总结。这些著述,集中反映了刘伯承的军事指挥艺术、作战谋略和马克思主义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的光辉业迹。刘伯承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革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认真学习和研究刘伯承的军事论著和军事实践,探讨刘伯承军事思想的特点,对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以及我国的国防建设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分遣与集结是我军的传统战法,也是弱军战胜强敌的有效手段。刘伯承同志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巧妙地运用它打了许多胜仗,总结了许多经验,并有许多精辟论述。现结合解放战争时期,我在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于1947年参加重建江汉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实践,谈一点学习体会。分遣与集结灵活变换刘伯承同志历来强调分遣与集结的灵活变换,他经常告诫我们,分遣与集结要在灵活变换上下功夫。这说明灵活变换对分遣与集结具  相似文献   

12.
一九四七年七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鲁西南突然强渡黄河,歼灭国民党军九个半旅,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敌人被打得蒙头转向。蒋介石慌忙从各地调集重兵,企图围歼我军主力于郓城、鄄城和黄河以南狭小地域。八月初,我十一纵队和地方武装于黄河渡口佯动,造成我军北渡的假象,刘、邓却率主力四个纵队跳出敌人合围固,  相似文献   

13.
1942年5月24日,左权将军牺牲在抗日前线后不久,时任八路军129师师长的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联名撰写了<纪念我们的战友左权同志>一文,高度评价了左权将军光辉的革命历程,指出:"左权同志的牺牲,不仅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就在同志的感情上,即个人的友谊上,也使我们失掉了一个最亲密的战友,我们的悲伤,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的."的确,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左权与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本文将向读者介绍左权将军与刘伯承元帅的同学、同事、战友之情.  相似文献   

14.
刘伯承是身经百战的元帅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这几乎是童叟皆晓的。可刘伯承同时又是一位军事翻译的巨匠,这却是鲜为人知的。最近,书海出版社推出的新著《军事翻译家刘伯承》(陈石平、成英著),告诉我们这位传奇元帅的另一闪光面。著者在掌握大量历史资料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生动的笔触,感人的语言,描述了刘伯承在失去右眼之后,继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后来到莫斯科留学,苦学俄文,从事军事翻译工作的不寻常经历。  相似文献   

15.
《刘伯承传》说:“1950年10月27日,刘伯承乘飞机离开他熟悉的山城重庆,前往北京,去担负筹建陆军大学的新工作”,“他提笔给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请求辞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去参与筹建陆大。在信中,他恳切地写道:‘我愿意辞去在西南担任的一切行政长官的职务,去办一所军事学校。’战争已经结束了,我年龄这么大了,还是让我去办学校吧!”(《刘伯承传》,546、548页,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作者紧接着写道:“中共中央很快批准了刘伯承的要求,决定委派这位身经百战、德…  相似文献   

16.
(一)刘伯承同志一向认为,部队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战斗的成败;而要有良好的素质,就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他常说:没有训练的部队是乌合之众,这样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因此,他对部队的训练工作总是抓得很紧,从部署到检查,都要亲自过问。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对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前,为了打消部分同志存在的和平麻痹思想,促进部队的军事训练,刘伯承同志主持召开了晋冀鲁豫军区练兵会议。在会议期间,  相似文献   

17.
《好主任钟期光上将》简介张健军事科学出版社的新书《好主任钟期光上将》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特别是军队老干部的喜爱。钟期光是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高级将领,生前曾任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和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辅佐过陈毅、刘伯承、叶剑英三位元帅...  相似文献   

18.
渝文 《环球军事》2013,(13):59-61
《新华日报》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也是我党第一张在全同公开发行的报纸。鲜为人知的是,我党还于1939年1月1日于山西沁县正式创刊了我党北方局机关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后称太行《新华日报》,由杨尚昆、彭德怀、左权、陆定一、刘伯承、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组成党报委员会,陆定一任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9.
刘伯承元帅的故乡四川省开县县委书记兼人武部书记张元铸同志,针对本县以劳养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不违背上级政策规定的总原则下,在县委、县政府自身的权限内,对以劳养武实行“四个优先”。  相似文献   

20.
杨闇公烈士     
杨闇公烈士,1898年生于四川潼南县双江镇。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旋转党,任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委会首届书记兼军委书记,与吴玉章、肖楚女、童庸生、朱德、刘伯承诸同志,竭尽心力,在四川建党建团,促进国共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