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康熙时期,大臣明珠是掌权最大的官员之一,为人为官不但清廉正义,而且疾恶如仇,因而有不少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官员都对他恨之入骨,无不欲除之而后快。有一年,明珠正在暗中与几位贪官较劲,结果反而被那几位贪官联合起来反咬一口,陷害明珠贪污  相似文献   

2.
齐夫 《政工学刊》2010,(7):10-10
快乐,人之所欲也。清官与贪官到底谁快乐,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人说,贪官贪污受贿,腰缠万贯,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当然比清官快乐。但肯定有很多人不会同意这种看法,既包括众多清官也包括支持清官的人,康熙皇帝就是这其中的一个。据《清史稿》记载,康熙非常注意奖掖扶植清官,他不是等清官去世后才谥什么号,而是在清官还健在时就予以表彰重用。他还大力宣传做清官的好处:“尔等为官,以清廉为第一。  相似文献   

3.
湘潭市原副市长朱少中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0万元。这一判决让朱少中曾苦心经营的“清廉”形象一落千丈,也揭开了其非同寻常的“双面”人生。朱少中不仅是一个努力塑造清廉形象、大玩其清官花样的人,也是一个高喊反腐高调惩贪的官员。事后查明,朱少中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变更土地规划、承揽工程、招商引资、金融贷款、职务升迁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相关人员的贿赂200余万元;滥用职权,擅自为建设项目减免报建费,造成国家损失871万元。朱少中不仅不像他伪装给人们看到的那样清廉,反而是一个在几乎所有他能够染指的领域全方位上下其手捞一把的十足贪官。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为李广未能封侯而替他鸣不平。但熟悉西汉历史的人都知道,李广曾在汉文帝时因军功任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是文帝、景帝领导下的一员干将,以骁勇善射著称,其勇令匈奴畏服.时称之为“飞将军”。武帝即位,李广又受武帝领导,职位上得到数次升迁,先召为中央宫卫尉,后又任骁骑将军、右北平郡(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等职。武帝为臣服匈奴,命李广为前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出塞长驱远征出击匈奴。李广不善远征,曾数度迷路,虽有误军事但并未为之所动。公元前119年在漠北之战中,李广受命迂回匈奴单于侧翼,又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终未封侯,留下了一段“李广难封”的历史遗憾。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保山预步团,提起团长杨龙昌,熟悉他的现役、预任官兵无不称道他是一个敬业、清廉的带兵人。他连续两年被保山军分区党委评为清政廉洁先进个人,并受云南省军区通报表彰,为全团官兵树起了一根廉洁勤政的标杆。  相似文献   

6.
悬物示廉     
《兵团建设》2012,(8):37
古代官员为政清廉者"悬物示廉"传美名。历史上第一个悬物示廉的是东汉南阳太守羊续。他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的官员。有一次,"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羊续碍于颜面,不好当面谢绝下属(府丞),故"受而悬于庭";下  相似文献   

7.
敢于清廉     
敢于清廉鼓劲作为标题的这句话、似乎令人费解。清廉者,品德高尚,为人敬仰,只有能不能,何谈敢不敢?其实社会生是很复杂的,为官者能做到清廉,实在是需要有点勇精神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官场的昏暗,贪官的横行,历代皆然,真可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相似文献   

8.
注重培养慎独的的品德岑万洪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慎独,把慎独看成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品质,看成是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和高尚的道德境界。东汉年间的杨震是个有名的清官。他之所以成为忠正名臣.就在于他十分注重慎独品德的修养。杨震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力向朝廷...  相似文献   

9.
守职免祸     
毛玠是东汉末年陈留郡平丘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长垣县人。年轻时曾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曹操自任为丞相后,毛曾任东曹掾(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分曹治事的属吏),与崔琰共同主持选举人才的工作。毛不唯权威,只唯德才,所以,他所推荐任用的,都是品德高尚和清廉公正之士,而对那些虽有盛名而行不由衷的人,他始终不推介介  相似文献   

10.
《兵团建设》2012,(12):43
古代一些官员在"盛情难却"面前却礼的智慧之举,值得我们思考借鉴。东汉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太守刘宠主政会稽后,郡中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他因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被调往京城任职。途经山阴县时,有五六个白发老翁拦住他要送钱给他,老翁们说:"自您到任以来,我们难得晚年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开,特意来奉送。"刘宠无奈,只得从每人手里拿了一文钱收下,老  相似文献   

11.
达普错,藏族,1969年入伍,1969年入党,1986年任理塘县人武部政委,后改任部长,去年调分区任后勤部部长。他长期坚持对不正之风“唱黑脸”,为政清廉,两袖清风,被干战誉为“攻不破的部长”,“端正党风的带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社旗县人武部部长李玉伦为官清廉,被当地人民群众誉为“廉洁部长”。 1990年,李玉伦调到社旗县人武部任部长。该县人武部党委分工李玉伦抓基建。有人说,抓基建有油水可沾。可他身在油水中,不沾一滴油。机关办公楼竣工后,施工队为混过验收关,一次给他塞了5000元。李玉伦非常恼火,厉声斥  相似文献   

13.
近读冯梦龙《增广智囊》中一段文章,深有所感。说赵豫任松江府太守时,每次遇到愤怒而来的诉讼者,就下谕“明日来”。当时为人所讥笑,有所谓“松江太守明日来”的传闻。殊不知,诉讼者来时怒气冲天,经过一夜之后,怒气就会趋于平和,或有众人的劝戒,大多怒气已经平息...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他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先后任过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和陕西等省的道员、巡抚、布政使、按察吏和河道总督。他为官清廉,痛恨污吏,关心民间疾苦,注意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整顿盐政、漕务……政绩卓著。  相似文献   

15.
为官勿当“财欲奴”耿兰水共产党的官,本应正直清廉,疾恶如仇,不落俗流,体察民情。然而,时下有的领导干部却经不起腐朽思想的侵蚀和金钱的诱惑,头脑中超现实的“财欲”悄然膨胀,并被其一步步地逼上“梁山”,最终沦为时代阶下囚。《共和国刀下贪官谱》一书中,揭示...  相似文献   

16.
儒贪     
看了中央电视台有关厦门远华走私案的新闻调查 ,想发明个词 :儒贪。商界、军界有儒商和儒将的说法 ,是说经商的、带兵打仗的有书卷气有儒雅风范。我们的陈毅将军就是位儒将 ,上马能打仗 ,下马能作诗。儒贪是指有书卷气有儒雅风范的贪官 ?接触贪官的材料多了 ,可以得出个“分类法” ,贪官有儒贪与狼贪之分。贪官都贪 ,但贪相不一样。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就是个狼贪。他直接向赖昌星要钱 ,一个电话就是几百万人民币 ,到香港旅游“小费”要了一万美金。而厦门海关原副关长接培勇“一伙”可以获得我发明的雅号 :儒贪。说书卷气 ,说儒雅风范 ,接培…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11月16日,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将、我心目中十分敬重和无限缅怀的老首长秦基伟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十多年间,我与秦基伟同在一支雄师劲旅中战斗和工作。他一直是我的直接首长,他任太行第1军分区司令员时我任团长,他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时我任副支队长,他任第9纵队司令员时我任旅长,他任第15军军长时我任师长兼政委,他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  相似文献   

18.
县令拉纤羞刺史程伯福据《新唐书·循吏》记载:唐朝时,益昌县令何易于上任不久,其顶头上司刺史崔朴携宾客乘船春游,途经益昌县境时,通知他派民夫去拉纤。何易于接到通知后,一个民夫也没派,而是只身一人前往拉纤。崔朴很吃惊地问:“这是怎么回事?”何易于回答说:...  相似文献   

19.
读者肯定从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上看到或听到一些这样的事;不管是大贪官还是小贪官在被送上法庭接受人民审判之前,绝大部分是从“行贿者”送的“礼”开始的。从收一件礼品开始,然后胆子越来越大,私欲不断膨胀,直至经不起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  相似文献   

20.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曾在青州任职,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也成为历届青州父母宫的为政之道。而现任市委书记王治华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忧国更要忧防,富民不忘强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