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娟 《兵团建设》2012,(6):40-41
她是一位患脊髓灰质炎的残疾人,却用爱温暖着身边的人。她就是农一师十团三连职工潘志新。潘志新出生于1963年,她的幸福童年,在五岁那年戛然而止:脊髓灰质炎使她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虽然厄运袭来,可是潘志新从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1995年,潘志新结婚了,婚后的她终于找到了幸福。可是多舛的命运在12年后夺走了她的丈夫,只留下10岁的女儿与她相依为命。虽然潘志新的人生接连遭受厄运,可她却一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她以雷锋为榜样,默默地为群众做好事,她的事迹在团里被传为美谈。连队有位孤寡老人,无依无靠。潘志新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帮助老人洗脸、梳头、做家务。老人总爱说:"小新比亲闺女还亲。"  相似文献   

2.
素装的她,娇柔美丽;戎装 的她,英姿飒爽。她,就是江西省 奉新县目前唯一的女武装部长 徐俐。从10年前被江西省人武 学校录取那一刻起,她就与武装 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 她先是在赤岸镇担任武装干事、 副部长,所在武装部连年被评为 先进。2004年5月,她被提升到 仰山乡任武装部长。回顾10年 来她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路, 可以深深地感知到她对武装工 作的执著之情。  相似文献   

3.
1989年,她在歌坛崭露头角,面对无限可能的未来,她却选择了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做一名军旅歌手。19岁时的选择,她已经为之坚守了24个年头。随后,在1990年第四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她以抒情柔美的江南气质脱颖而出;一年后,她在第一届上海亚洲音乐节新人歌手演唱大赛上获得金奖,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星;1997年"春晚"上的演出更让她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绿色情缘     
吴志伟 《政工学刊》2002,(12):64-64
1972年 ,1 9岁的林楠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部队文工团团员。 1 978年 ,林楠退伍 ,分到省电台工作。 1 980年“八一”建军节 ,她成了一名军人的妻子。1 996年 ,正当林楠细心地照顾年迈的婆婆 ,无怨无悔地支持着丈夫奉献国防 ,耐心地教育着儿子 ,尽情地享受工作的快乐时 ,生活向她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胃癌”———这个令人震憾、令人听后毛骨悚然的疾病出现在她的身上。经过手术 ,她的胃切除了五分之四。从此 ,林楠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婆婆把她当成了“婴儿” ,儿子也变成了“妈妈” ,丈夫转业回到地方 ,为的是能多陪陪她。林楠决定迎接人…  相似文献   

5.
7年来,她心系群众,真诚奉献,谱写了新时期信访干部感人的篇章;7年来,她获得了骄人的成绩,但面对"全国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她仍心静如水。她就是农十三师信  相似文献   

6.
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电影明星,而命运也确实给予她这一难得的机遇。早在1937年,她就在自己参加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中担任了女主角。影迷们请她签名留念,观众献花向她表示敬意,走在街上她也常常被人认出来,可见她当年已小有名气。然而,这却是她参加拍摄的唯一的一部影片,因为她从卡津采夫特劳贝格电影艺术学院毕业后,未能走进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而是被招到了卢比扬卡。一段时间之后,女演员伊琳娜·阿利莫娃的名字从电影海报上消失了,而在一个遥远的异国他乡则出现了一个苏联侦察机关的特工,昵称“比尔”。 阿利莫娃·比尔伊拉恩,1920年生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土耳其语、维吾尔语、英语、阿塞拜疆语和乌兹别克语,毕业于卡津采夫特劳贝格电影艺术学院、苏联克格勃高级训练班,少校军衔,在日本从事秘密侦察工作13年。  相似文献   

7.
她,年仅20岁,却是已有7年军龄的女军官。她叫颜静波,是海军某陆战队第一支女陆战队队长。 姑娘的梦是绚丽的。小颜在小学读书时,就被英姿飒爽的女军人所迷恋。1992年她初中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军校。她带着多彩的梦走进军营,立志把美好的花季、绚丽的青春献给绿色军营。1995年军校毕业时,她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到最艰苦部队锻炼的申请书。不久,她成了海军陆战队的一员。 素有“陆上猛虎,海上蛟龙,空中雄鹰”之称的海军陆战队,要求每个队员必须是训练有素的钢铁战士。小颜知道自己的差距。但她更懂得作出这样选择意味着什么。训练场上,她夏练三伏汗水流,冬练三九不退缩,膝盖胳肘茧叠茧,跌打滚爬寻常事。身高不足1.60  相似文献   

8.
她身患残疾,行动不便。六年来,她义务为边防官兵送报刊、邮件,是边防连的收发员;六年来,她坚持每星期为边防连送两次日用品,是边防连的采购员;六年来,她为战士代办汇款、取款,不要一分报酬,是战士们的服务员。她叫刘红,战士  相似文献   

9.
燕山深处,当嘹亮的军号刚刚把群山唤醒,杨立丰就骑着她那辆“拥军号”自行车来到了军营。 杨立丰,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农艺师。10年来,为了提高驻军“菜篮子”的质量,她义务为军营传授蔬菜新技术种植方法,赠送资料设备,培训战士技术员、“种植能手”约320名,帮助新建或改建大棚、温室、种子场23个。她骑着自行车,走遍了驻车部队的每块菜地,每个温室和大栅,她和她的自行年也因此被官兵们誉为“永不停歇的‘拥军号。  相似文献   

10.
你可能不熟悉她的音容,但你可能不由自主地听完她的故事; 你可能轻易不会动情,但你可能被她的故事所感动。 她,一个普通的朝鲜族妇女,却用她那滚烫的心侍奉了特残丈夫26年,又用她那孱弱的双肩承担起军属、烈属双重身份;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春节拥军优属的一次座谈会上,当主持人请一位模样端庄的女性发言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就是四川省政府授予的优秀教师、自贡市第二届好军警嫂、军人好母亲、沿滩小学六年级一班班主任邵丽君。 邵丽君已经在教坛上辛勤耕耘了17年。这些年来,她潜心钻研业务,育人工作卓有成效。她任教的班级,六年中有  相似文献   

12.
女将军李贞     
李贞同志是我军历史上唯一的女将军。她1908年2月出生在湖南浏阳县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她转战在湘赣边区,负责湘赣省妇女工作。长征途中她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和红二方面军组织部副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她随八路军第120师驰骋在抗日前线,后调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她参加了保卫大西北的战斗。1950年初,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  相似文献   

13.
二十年前18岁的女青年杨文华,焊接专业职高毕业后来到了大连造船新厂(现大连新船重工船舶舾装公司),在这里一干就是二十年,与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大连新船重工船舶舾装公司,她用汗水、泪水和快乐凝结出朵朵绚丽多彩的焊花。当笔者问及她都获得过什么荣誉时,她淡淡地一笑。笔者从一些资料中得知:她从1997年至今一直是地区、公司的劳动模范,去年还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船舶工业集团技术能手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对于马志敏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一喜,她被首都文明办、北京新闻广播联合举办的"2012北京榜样"活动评委会授予"北京榜样"荣誉称号;二喜,是她又收到了儿子所在部队寄来的立功喜报。然而,这喜悦的背后,却承载了她18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收养,源于她母性与大爱1994年12月14日清晨,马志敏像平常一样,早早地到法院上班。刚进办公楼,一阵婴儿的哭声引起她的注意。来到办公室方才得知,一个婴儿被人遗弃在法院门口,同事们已  相似文献   

15.
她不是军人,可她却有着军人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不是专武干部,可她却干着比常人辛苦十倍的征兵工作。6年来,她的足迹踏遍了贵阳市小河区的每个角落,走访了近1200余户应征青年,为部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她就是被人们称为“征兵大嫂”的石云华。  相似文献   

16.
时间:2013年10月1日地点:六师一○二团、梧桐镇敬老院人物:敬老院院长张新玲7时:太阳还没露头,张新玲就起床了。她早已习惯了,自打1990年到敬老院工作以来,她就钟表般地准时起床、准时上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就是这么过来的。一天的日子就是23年的缩影。一走进敬老院大门,张新玲一天的忙碌就算开始了。她先到每个房间查看,给两位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换垫子、擦洗身子,然后又去清洗沾满屎尿的垫子。忙完了两位老人的事后,她就得给其他失去自理能力的老  相似文献   

17.
<正>23年,始终坚守在同一个岗位上,她与铁甲战车结下了深厚感情。23年如一日,在枯燥、紧张、忙碌的技术生涯,她用睿智和坚毅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她就是"2019年度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江麓集团科技带头人蔡虹。小女子敢和男同志叫劲20世纪60年代,蔡虹的父亲怀着一颗建设毛主席家乡,支援内  相似文献   

18.
正我叫易新华,是八师一二一团的一名职工。我的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幸福之家。婆婆倪荣芝今年81岁,她是1954年从山东支边来到兵团的。来到团场后,她被分配到十八连,放过羊、种过果树,一干就是30多年。那时,她既要养育一双儿女,还要照顾父母和弟弟妹妹,虽然辛苦,但一家人过得充实而快乐。1983年,婆婆退休了,虽然每个月只有50多元的退休工资,但她很满足。让她没想到的是,20年后养老金到2700多元。如今,她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儿孙的陪伴  相似文献   

19.
英烈千古     
向警予,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县。学生时代她看到军阀统治下的湖南,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就有忧国忧民的思想,后来全国掀起反对袁世凯卖国和抵制日货运动,她成了当时学生爱国运动中的骨干。 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向誓予的思想更有了进步。当她听到毛泽东在北京组织青年学生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消息后,她立即到长沙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同年冬,她和蔡畅等人冲破重重困难,到了法国,在法国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积极参加周恩来等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驻法国公使馆的斗争,1921年11月回国。向警予于192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担任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她刚刚大学毕业,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学生,20年后,她已经成长为某重点产品轮式车辆总体、车体系统设计师、全国劳动模范;20年前,她对产品设计一无所知,工作无从下手,20年后,她所主持设计的产品已经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