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经过十年的探索和调整,人民解放军逐步建立起了与当时战争形态和军队建设条件相适应的军队领导指挥体制,为新中国军事领导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本文回顾了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对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2.
命定机缘弗雷德里克·威廉·冯·施托本,1730年9月30日生于罗马帝国治下的马德堡(现在德国易北河畔),其父是布莱登堡选帝侯腓德烈一世军队的军官。因此之故,施托本童年时代就随父见识过诸多征战。1746年,年仅17岁的施托本参加普鲁士军队,随即参加了"七年战争"。这场战争在当时俨然就是世界大战,欧洲各国混战一团,腓德烈二世指挥的普军以寡击众,四面出击,硬生生打出一个强国地位。施托本在经年残酷战争中因功晋升为军官,并被选为腓德烈二世的副官随从,挤身参谋部精英军官之列。  相似文献   

3.
拿破仑战争,是指1799年一1815年拿破仑指挥的法国军队同欧洲反法同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的总称。在这期间,拿破仑亲自指挥的战役有60多次,几乎是所向披靡,创造了战争史上许多奇迹。恩格斯称赞他为一代“军事巨人”。对这一战争的历史与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拿破仑战争获得巨大成功的根源,具有一定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克里木战争是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事件。面对参战的诸强国,普鲁士自始至终保持了中立政策。其原因有基督教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想,更是对统一德国的政治目标和综合国力的正确认识。最终,战后的普鲁士赢得了德国统一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1812年法俄战争是影响整个19世纪欧洲政治军事格局的一次重要战争.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军队入侵了亚历山大一世统治之下的俄罗斯帝国,本欲通过快速赢得战争迫使俄国签订媾和条约的拿破仑,不但没有实现其设想的战争计划,反而遭到了惨痛的失败.战争开始时入侵俄国的60多万大军,最终只有3万余人逃出俄国,其中骑兵和炮兵损失殆尽.这场远征俄国战争的失败也成了拿破仑和法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战争之后的第二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就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在1812年战争中损失惨重的拿破仑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加之又遭遇了莱比锡战役的失败,最终导致了法国的战败和拿破仑个人军事生涯的终结.  相似文献   

6.
杜华  李红日  丁慧勇 《国防》2007,(8):69-69
军事变革进程中,后发者励精图治、反败为胜的战例,总能给后人以启迪和教益. 1806年10月,法兰西与普鲁士在奥尔斯特开战.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法军在拿破仑指挥下所向披靡,而被讥为"古董"的普军则败绩连连.  相似文献   

7.
季德源 《国防》2005,(2):9-11
实现由机械化军队向信息化军队的转变是当今世界军事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认真研究迎面而来的信息化战争的新挑战,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建设的新走向,准确把握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趋势,对于深化我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信息化战争对军队体制编制的新挑战未来信息化战争对军队体制编制带来全面挑战。从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和各国军队调整情况来看,这些挑战主要包括作战领域、作战形式、作战力量和作战指挥等四个方面。(一)作战领域的新变化要求体制编制生成新的作…  相似文献   

8.
德国插手清末军事改革述评方19世纪90年代中期,清朝军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面失败。惨痛的战争教训使清王朝统治集团不得不正视其军事力量衰弱的现实。为巩固统治,清廷亟待整饬军队,强化国家机器。由此开始了清末的军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世界闻名的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从1802年建立以来,一直设有军事历史课。1832—1871年任该校军事艺术与工程系主任的丹尼斯·哈特·马汉,十分重视军事历史教育。马汉认为,一名军官只有获取了广泛的战争历史知识,才能培养成材。“所有军事科学都源出于军事历史。从军事历史当中我们可以找到成功与失败的例证,以此来检验战略规律”,提高军官的作战指挥能力。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西点军校的军事历史课主要讲授战役、战斗史,探讨、总结对战争进程有影响的作战原则。1969年,军事历史课脱离军事艺术与工程系,并入新成立的历史系。从此,军事历史课的内容不再囿于作战史,而是向高层次发展,讲授战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和领导长期武装斗争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适应革命战争要求、集中统一、精干高效、相对健全的军事领导体制,不仅保证了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和革命战争的不断胜利,也为新中国创建军事领导体制提供了模板。这一军事领导体制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集中统一指挥;它是在战争中形成、在战争中发展、历经战争考验的军事领导体制;是一个建立在单一陆军基础上的、基本上以战略区进行作战和建设的军事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11.
韩东  李东辉 《国防》2011,(11):24
由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引发的全球新一轮军事变革,不仅加速了武器装备、军事理论、战争样式、军队体制编制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也对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建设一支信息化军队,更需要努力  相似文献   

12.
康昊 《军事历史》2016,(1):45-47
沙恩霍斯特(1755—1813)是近代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首创了现代总参谋部制度和配套的军事教育、人才选拔培养制度,为普鲁士(德国)军队的强大奠定了基础,对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沙恩霍斯特军事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军事改革必须顺应人类解放发展的社会历史潮流;军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推进军官人事制度的改革;军事改革的过程中要善于对守旧势力进行改造和妥协;军事改革中不变的追求是培育知识健全、人格独立的军人。  相似文献   

13.
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以信息化为特征的高技术战争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军队的组织结构、力量编成、作战思想和作战样式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适应新的形势,跟上世界军事转型的步伐,维持其大国地位,法国近年来,积极调整军事战略,提出了具体的军事改革目标和相应的发展计划,调整体制结构,大力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努力提高军队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作战能力,使法国军事实力不断增强。调整军队建设目标近年来,法国军队在参与北约联合军事行动中,逐步认识到法军和武器装备的弱点以及与美军的差距,由此开…  相似文献   

14.
深化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飞速发展,推动军事领域的新一轮深刻变革,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以崭新的面貌登上战争舞台,成为未来作战的主要样式。适应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变化,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的共同做法。近年来,我军在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总的看现行指挥体制还不够完善,与联合作战指挥的需求差距较大。因此,深化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建立符合未来作战要求、适应我军实际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我军当前一项十分紧迫和现实的重大任务。一、必须紧紧围绕作战指挥需求,切…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建立一支轻装、机动、多能的军队,美军近些年对其体制编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削减机构、减少指挥层次,以建立一个精简高效的指挥体制。但与美军指挥结构调整趋势反其道而行之的是,美国军事情报力量布局在伊战前后非但没有简化,反而更加纷繁复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动用了中情局、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国防情报局、国务院情报研究司等情报机构,使用了侦察卫星、高空侦察机、无人机、无线电技术侦察、特种侦察、部队侦察、谍报侦察等各种侦察手段,为美军提供情报  相似文献   

16.
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军队体制改革,是当今世界成功的军事改革的基本做法.美军体制改革的基本做法是:充分运用法治建设推动军队体制改革,将依法进行军队领导指挥体制调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创新完善军事法治推进军队体制改革,以完善配套的法规制度体系固化军队体制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7.
王盛槐 《国防》2014,(10):45-47
军队联合作战体制,是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内核与中枢,是战时指挥、整合、维护作战力量系统运转的关键。因此,军队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指挥体制的改革,而指挥体制的改革可以说是军队改革成败的核心所在。我军从一江山岛战役后,虽然对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搭建与运行作了不懈探索,在重大军事活动中进行了有益尝试,但与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平战结合不够紧密。我军当前平战结合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尚未完善,还存在按战时指挥需要指导平时指挥建设融合不够、按战时要求运作平时工作融合不够、平战一体的军政和军民指挥体系融合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战争对于加强政治机关的组织指挥能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整体作战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实现组织指挥体制的“扁平化”政治机关只有在指挥体制、人员配备、指挥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深刻变革,才能理顺各种纵横关系,使编制指挥体系科学合理,从而发挥出精干、高效的功能。要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政治工作组织指挥体制应同整个军队体制调整改革同步实施,逐步建立起以军委总部、军、旅、营、连为主要模式的“扁平网状”组织指挥体制。这种组织指挥体制外形扁平、横向联通、纵横一体,具有传输速度快、保密性能好、失真率低、…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根据“建设创新型军队”的方针,俄军对领导指挥体制、军队规模、军兵种结构、编制体制、院校体制等进行了全面改革。到2009年12月1日,“武装力量新面貌”改革的大部分举措已基本完成,军队面貌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已开始由准备打大规模战争的苏式军队向打赢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俄式军队进行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20.
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在军队指挥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战略环境的变化,美军对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进行不断改革,并最终实现了突破。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经历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国家和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日、英、法等世界其他国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也经历了改革与发展。研究不同社会制度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可以总结出其发展规律主要有:作战指挥权能否统一到作战指挥链上,决定指挥体制的基本性质;作战指挥重心位置决定指挥体制联合的深度;完善的联合司令部体系是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建立的关键;国情军情是影响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主要因素;系统配套的法规制度是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