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23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再次征召300名海军预备役人员和40名海军陆战队预备役人员。至此,美国至“9·11”事件以来征召的各兵种预备役人员总数已达32686人。 美国的预备役部队在美国的对内对外军事行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美国维护全球霸权进行侵略扩张的得力“干将”。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动员预备役部队进行积极待命状态,这是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第一次。为恐怖主义,布什已经授权国防部,最高可招集100万名预备役人员,以支援港口军事行动、医疗救援和其他援助行动的准备。那么,美国这支“能征善战”的预备役部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相似文献   

2.
驻四川省大竹县某预备役炮兵团在1996年度整组工作中,狠抓法规教育,增强三个意识,整组工作进展快,质量好。 今年2月初,这个团在调查摸底中发现,目前一些预任预编官兵和社会人士对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存在一些认识偏差:有的认为当预备役战士不吃皇粮不拿军饷,平时没待遇,训练待遇低,当预备役战士吃亏;有的认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进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的深入发展,四川省军区于近期组织了"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当前预备役部队整组中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探索了加强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现将部分观点摘编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闫兵 《国防》2006,(5):44-44
为了推进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的深入发展,四川省军区于近期组织了“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当前预备役部队整组中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探索了加强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现将部分观点摘编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防》2005,(2)
为深入探讨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后如何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新跃升,加强对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理论指导,贵州省军区于前不久举行了“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理论研讨”笔会活动。文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了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较有见地的对策建议。现摘编其中一些主要观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云 《国防》2014,(7):49-52
正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最近指出:"要用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方法、新的标准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和各项建设。"预备役部队组建的历史不算悠久,但面临的历史、社会环境却较为复杂,如何在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进一步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是一个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基本观点为钥匙,探索与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贺德远 《国防》2006,(5):44-45
为了推进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的深入发展,四川省军区于近期组织了“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当前预备役部队整组中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探索了加强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现将部分观点摘编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彭晓发 《国防》2006,(5):43-44
为了推进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的深入发展,四川省军区于近期组织了“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当前预备役部队整组中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探索了加强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现将部分观点摘编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太平 《国防》2006,(5):45-45
为了推进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的深入发展,四川省军区于近期组织了“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当前预备役部队整组中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探索了加强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现将部分观点摘编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温洪生 《国防》2006,(5):43-43
为了推进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的深入发展,四川省军区于近期组织了“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当前预备役部队整组中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探索了加强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现将部分观点摘编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立训练基地,把预备役军官和士兵集中到基地进行专业的、系统的、规范的训练,是国外的成功经验。联邦德国陆军预备役有30个训练基地分布在全国各军区,每年开办12—15期,全年可系统训6—7.5万人。英国皇家海军后备军设有11个海上训练基地,集中对海员进行军训。马岛战争中英国后备军的动员速度和军事素质均比较高,与其训练体制的完备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1901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称赞马汉是“伟大的人民公仆”,他还将马汉海权论的奠基之作——《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称作“绝妙的书”。对此,已经年过花甲的马汉在欣喜之余,感慨颇多:终生倾注到海军理论和战略研究中的心血没有白费,自己的一系列建议和主张正在影响着美国当局的海洋战略,得到了海军军方的支持,一支属于美国的“大海军”正呼之欲出。他回首自己走过的路,当说,此生足矣! 1840年,美国西点军校教授丹尼斯·哈特·马汉家中,一个小孩呱呱坠地。他就是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丹尼斯·哈特·马汉只是个普  相似文献   

13.
预备役部队兵员管理的“大头戏”是预备役士兵,只要发挥好预任军官在兵员管理中的“纽带”作用,便牵住了预备役部队兵员管理的“牛鼻子”。针对预备役部队大部分兵员分布广、人员流动大、企业管理与预备役部队对兵员的管理发生冲突等问题,结合笔者在野战部队抓兵员管理的一些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国防》1995,(12)
(所注数字,前者为期号,后者为页码) 本刊专稿围绕“两个适应” 深化调整改革把民兵、预备役工作 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谭冬生(1 4)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 全面促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 …………………………………………………·邓先群(1 6)_-l卜囤在南海制造威协”的论调可以休矣! ……·…··罗钰如(7—16)¨出江花,《国防》似火………………………孔杰峰姜爱东(12—9)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专辑人民战争的胜利凯歌——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 ……····……………-··林登泉(8…  相似文献   

15.
5三』J罗·至岳斌的硌,北国i§雪.5墅l 2一人州丘I,L,域t的哺,.,———、.5·亘f 5 0苏。缸。l 5照l 5一.J』迤I:5-6 j且岳的杠, 承夕的孑弟-甸国确见, 战士l§躏蚜.1鸽墟l红辱l丝匹I笾弓J后备婚庄啦.镶删队多先时刻听上,、先罢唤,脚虽乏二圭’f迫i f丛6 l筵丛l型2’l一千·田。匕,、当闽糟,两彳文明当发皂,男山血,洒疆场,备躲欲立战功,』/兰f孑歹I‘笪l舌~I,-j鱼J岁亟J人民西a童扎讥心上, 诅国 豁庄D,冲,三心弓哉预备役部队之歌@张宝森 @铁源 ~~…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部队精简整编的形势下,预备役部队是一支新型的武装力量。从它担负的任务和发展观点看,应该规定有自己的着装符号。尤其边防一线经常参战的预备役部队,应首先进行配发。通过前段时间某陆军预备役师榴炮一连配合现役部队作战的实践,就足以证明,符号标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做,一是便于保密,便于统一指挥和统一作战,二是能够鼓舞预备役部队的士气。  相似文献   

17.
《国防》2002,(12):59-64
本刊特稿着眼未来战争需要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钱树械1一)沿海特区建设与国防的现代化—纪念邓小平南巡谈话10周年 ...........................................····················……谭一氰2一)为中国国防建设献计献策—全国人大代表访谈录改革创新是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的不揭动力……张文创3一10)着眼未来战争需要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包叙危3一12)加强海防建设促进两岸统一························……宋德械3一13)大力推进预备役部队的全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行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民兵和预备役部队都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兵是战略力量、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重点,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两者在建设上存在一些不协调、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了整个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编组上争地盘、争人员,建设上争地位、争经费,是当前一些地区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处理好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之间协调发展,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王敏之 《国防》2004,(11):47-47
新形势下,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必须注重以下几点。(一)坚持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政治合格是武装力量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政治教育是确保武装力量政治合格的重要手段。在“市场”与和平环境中,部分民兵、预备役部队官兵思想上存在一些问题,如理想信念淡薄,过分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名利;国防观念淡薄,缺乏居安思危、准备打仗的意识;兵役观念淡薄,缺乏履行兵役义务的意识和应有的组织纪律观念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与改革的发展。因此,加强政治教育,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在整组期间发现,在建有预备役部队的县(市),一些乡、镇武装部将民兵和预备役兵员混编在一起。即同一个人,在民兵花名册上是民兵,而在预编兵员花名册上又是预备役士兵,上级人武部门统计民兵实力时,将其作为民兵统计,而预备役部队统计实力时,又被统计为预备役兵员实力。这样重编不妥。其一,民兵组织和预备役部队的性质任务不尽相同。民兵是群众性的武装组织,战时主要是为部队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