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3月8日,在中国南海专属经济区海面上.发生了一场捍卫中国领海及专属经济区主权的斗争!中国渔政船与美国“无瑕”号监测船严重对峙.激起亿万国人愤怒。  相似文献   

2.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所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千米。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各岛屿地质结构属于第三纪层岩,外形均系尖锥状火山岛屿。这些岛屿位于东海大陆架边缘,与我国大陆和台湾相连。在地质构造上,这些岛屿属于“大陆型”岛屿,而不是像琉球那样属于“大洋型”岛屿。钓鱼岛海底资源丰富。1968年10月,联合国亚洲远东经济委员会发表在东海的石油凋查结果,认为“东中国海的大陆架中有可能储藏着巨大的海底  相似文献   

3.
2002年9月26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就美舰与我渔船相撞一事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指出:美国“鲍迪奇”号海军船未经中方同意,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活动,违反了国际海洋法,侵犯了中国专属经济区的相关权益及管辖权。我们要求美方遵守国际法规定,希望“鲍迪奇”号海军船停止在中国专属经济区的有关活动。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8日,美国海军“无暇”号海洋调查船在中国南海的专属经济区内进行非法的水下声音资料探测时遭到了中方船只的阻拦。美国国防部却无理的就此事向中国提出抗议……明眼人一看便知,美国的所作所为其实是为其将来在南海有所行动预做准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海战场”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蓝色国土”是民众对国家“海洋国土”的称谓。根据1982年12月10日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7条和第76条关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规定,经我国测量部门精确测算,我国享有近300万平方千米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与国家陆土具有相似的属性。这是一片大体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1/3的“蓝色国土”,根据《公约》第308条,我国于1996年6月7日向联合国递交了《公约》的批准书,之后第30天起,即1996年7月7日《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它意味着从这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球军事》2009,(7):5-5
“美国军事测量船未经中方许可,在中国专属经济区进行非法测量活动,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中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我们要求,美方尊重中方的合法利益和安全关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黄雪平3月11日就美国海军监测船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活动事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要求美方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7.
于昕 《当代海军》2002,(5):41-4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结束了近代海洋法上“领海以外即是公海”的传统划分,扩大了沿海国家的管辖范围。根据《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家可以划定包括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在内的管辖区域,占海洋总面积的36%,公海面积大大缩小。据此,沿海国纷纷宣布扩大本国的管辖海域,从而引起一场席卷全球的“海上圈地运动”。随着21世纪——海洋世纪已经来临,开发海洋、建设海洋成为时代的潮流,围绕着海洋利用、海域划界、岛屿归属等产生的国际热点问题也越来越多。本刊将陆续刊登一组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东濒太平洋,北、西、南面临印度洋,国土总面积76823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5760公里,是世界上唯一占有整个大块陆地而又四面环海的国家,也是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其大陆架居全球第二,专属经济区列世界第四。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  相似文献   

9.
赵利 《环球军事》2009,(7):8-10
3月12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回应美国国防部声明时指出,美国军事测量船“无瑕”号未经中方许可,在中国专属经济区进行非法测量活动,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并要求美方尊重中方的合法利益和安全关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此次事件的性质及真相等,我们特刊发此组稿件,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22日晚,日本海上保安厅20余艘军舰和14架海军战机在东海中国专属经济区将一艘左舷标有“长渔3705”字样的不明国籍船只击沉。这是日本军舰48年来首次向外国船只开火并将其击沉。这一事件立即掀起轩然大波。国际社会甚为震惊。然而,日本并未就此罢手。今年2月25日~3月1日,日本又出动多艘舰艇和多架飞机在我东海专属经济区搜寻“可疑沉船”,并不顾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11.
自5月2日起,日本《产经新闻》、《读卖新闻》、《世界日报》等媒体陆续报道日本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海域进行潜水作业,调查去年11月沉没于此的一艘可疑船只因调查现场是在中国东海的专属经济区水域,所以.中国派出了4艘海洋调查船进行监视  相似文献   

12.
EP-3是啥东西     
今年4月1日,美军一架EP-3侦察机到我国海南岛以东的我国专属经济区上空进行侦察活动,撞毁了我海军航空兵进行跟踪监视的一架歼-8战斗机,然后又不经允许擅自闯入我国境内,降落在我海南岛凌水机场,严重地威胁我国的安全和侵犯我国的主权。这是美军飞机、舰船在我国“门口”频繁侦察寻衅中的又一严重事件,责任完全在美方,美国的霸权主义嘴脸因此也更加暴露于天下。  相似文献   

13.
需求牵引,制定海洋卫星发展规划,完善我国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国家之一。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岛屿岸线14000多公里。按我国主张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包括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EEZ)近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作为海洋大国,有效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勾画了新世纪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蓝图,海洋卫星系列作为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南海水下缘何“暗流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当代海军》2009,(9):57-59
开场白:前不久,南海周边海域确实“喧嚣热闹”了好一阵。不少国家“心血来潮”,争相通过国内立法,企图强化对中国南海岛礁的侵占,不断瓜分周边海域。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南海周边国家纷纷加入提交“划界案”的行列。更有甚者,5月6日越南联合马来西亚向联合国提交了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几乎欲分食整个南海。随后,越南又独立提交了“划界案”,声称对中国的南沙和西沙群岛拥有主权。为了更好地配合南海斗争的需要,本刊特约主持人李杰就此话题,与专门从事海军潜艇研究的两位专家:王总工和曹研究员,初步探讨我南海周边国家近期潜艇的“超速发展”及其动因。  相似文献   

15.
1982年,国际海洋法公约对专属经济区和管辖海域的利益作出新规定后,亚太地区沿海国家竞相宣布了领海范围,7个国家宣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或海区,6个国家宣布了大陆架。围绕海洋资源的争夺和海域划界及岛屿归属问题上的争端,近10年来,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将海军作为重点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海军实力有明显加强。可以预料,随着世界人口及其消费水平的急剧增长,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人们把目光逐渐转向海军,越来越意识到海洋对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海洋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地位将不断提高,世界沿海国家为争夺控制海洋的斗争将日趋激烈,作为海上武装力量的海军将受到更加重视,各国对海军的投资将会更大,海军的发展将会更快!  相似文献   

16.
赵焕 《军事文摘》2023,(16):50-53
<正>在中国科技馆四层“守护地球家园”展厅的最内侧,有一个“镇馆之宝”——高达2.1米的岩心。岩心柱静静地伫立着,仿佛带领大家穿越到2.3亿年前的地球深处。展厅板块“岩心的奥秘”,就是围绕这根珍贵的岩心实物设计研发的。这段岩心来自哪里?岩心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该工程是中国大地上首次实施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CCSD-1),即该工程的第一口钻井,位于江苏省东海县,于2001年8月4日开钻,2005年3月8日完钻,主孔钻探到5158米,是当时亚洲最深的科钻井。科钻一井是中国入地计划的先驱,也是中国在地球内部设立的第一架“望远镜”。凭借它,我们可以突破时空局限,探索2.3亿年前的板块汇聚和山脉形成。  相似文献   

17.
李杰 《当代海军》2009,(7):62-65
2009年5月6日,马来西亚和越南联合提交了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划界案”。其后,越南又单独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正当一波未平时另一波却又起,南海周边各国纷纷提出了发展潜艇的计划。  相似文献   

18.
平早 《环球军事》2012,(16):46-47
2012年7月11日,意大利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在英国法恩伯勒国际航展上向英国国防部交付首批两架AW159“野猫”直升机(英军共采购62架,包括英陆军34架,英海军28架),让人们关注的是该直升机所携带的反舰导弹。它们就是英国正在研发的未来直升机用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19.
1996年9月10日,第5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全面禁止核实验条约》,为实现彻底消除核武器迈进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着庞大的“核武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这些“核武库”中,有些是人们看不到、也无法控制的,这就是来自大洋深处沉没的核潜艇上所携带的核弹头和从  相似文献   

20.
“驱逐舰”是个舶来名称,起源于英国。世界上最早的驱逐舰是英国1893年建造的“哈沃克”号和“霍内特”号。目前,有2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驱逐舰400艘左右。 驱逐舰从诞生之日起,由于排水量适中、通用性强、可携带多架直升机、空中预警和反潜能力较强等特殊优势,是海军编队中突击力量较强的舰种。因此,无论在近海还是在大洋,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相对和平时期,在各国海军中,它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新中国驱逐舰伴随着新中国海军的发展而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如今,游弋于万里海疆的中国驱逐舰,铸起了一道坚固的海上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