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在粤剧舞台艺术创作历程中,与梁三根携手合作十数寒暑,足见他“以不息为本,以日新为道”。在舞美领域里他不断创作出不同风格的舞台美术意境的美丽画图。他的成功之作,推动了粤剧的发展,让导演尝到甜头,如鱼得水,相得益彰。梁三根是一位杰出的舞台美术家,他的卓著成就是  相似文献   

2.
“没有舞台美术就没有戏剧。”这是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在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成立大会上讲过的一句话。我国著名的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先生也曾明言:“一个戏的演出成功与失败,舞台美术几乎起着一半的决定性的作用。起着半个导演的作用。”这些论断毫不含糊地指出舞台美术在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中举足轻重,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从事戏曲导演工作近四十年了,创作实  相似文献   

3.
梁三根是粤剧舞台美术界出色的一代,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以精心的创作,丰富了粤剧艺术的表现力,特别是从视觉上提高了粤剧的审美质量,这是当代粤剧,尤其是广东粤剧院的粤剧能够保持领先水平,赢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方面。梁三根的艺术追求和艺术成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而我则把他放在整个粤剧舞台美术的发展过程当中来加以观察。  相似文献   

4.
夏尔·戴高乐,是法兰西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对中国友好的政治家。他之所以成为世界伟人,当然首先在于生前对他的国家作出的重大贡献,而他对自己葬礼从简的主张,也受到世人普遍赞颂。1970年11月9日,他离开人间。按照他的遗嘱,葬礼完全是私人的。他的遗体安卧在一个价值72美元的木棺内,只有同村的一位肉店店员、一位乳酪师傅和一位农场工人抬他到墓地。整个葬礼只有家人参加,没有仪仗,没有一位本国和外国领导人到场。这位伟人主张葬礼从简,家属遵从遗嘱,确实给世人留下诸多思考。对于葬礼,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不同的主张。儒家提倡孝道,主…  相似文献   

5.
杨波 《兵团建设》2013,(9):34-35
他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多情的土地;他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他把职工群众捧在心里,职工群众就把他举过头顶!站起来,他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他是一座丰碑。他是英雄。他用自己的行为书写活着的每一天,他离去时,人们甘愿续写他的故事,镌刻他的墓志铭……他就是四师六十七团原政委石书江。  相似文献   

6.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位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女人。妻子的理解是对军人工作的最大支持——我和他相识是在美丽的大学校园,正当我们热恋之际,他却投笔从戎,成了一名光荣的边防警官。第一年,他被分配到了一个海岛上的边防派出所工作。因为海岛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他不放心我去那儿。这个时候,我们鸿雁传书,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对方的深深思念。他在信中告诉我,他在“热情受理海岛居民的来信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个对立体,在他身上有许多相悖的因素。他只有37岁,却已是两鬓斑白;他生活中随和爱笑,一到机场却冷峻寡言;他被誉为"空中猎手",而他的心却单纯明净;他是"蓝天狙击手",但他从不会孤独战斗;他是"刀尖上的舞者",同时他的编"舞"技术却是一流。在他看来,胜利来自于90%的战前准备,他始终保持着战斗的姿态,因为他是——  相似文献   

8.
马汉的烦恼     
他是一位最富声誉的军事历史学家和海军战略理论家,他曾是影响美国海军发展乃至美国海外扩展的战略设计师和精神导师,他的巨著《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对各国海洋战略都有深远影响。然而这位海军战略理论家也有他的烦恼。简单地说,他害怕大海!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他是谁呢?他就是美国人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作为一名海军部队的指挥官,马汉不得不率舰出海执行勤务,但他在海上的日子自始至终都与失误、厄运和事故纠缠不清。  相似文献   

9.
[安全]小李是一名军校学员,在原部队时,他是一名班长,本身的军政素质较高,能较好地带领全班学习,训练,并能积极配合领导开展工作。有一天,指导员、连长叫他去谈心,对他的工作做了肯定,并鼓励他“继续像这样干下去,组织会考虑你入党的”。受到鼓励,他非常高兴。后来,支部民主投票决定入党候选人,他得票总数第一,但意想不到的是支部否决了他。此事使小李受到极大的打击。尽管他努力控制自己,但事实让他难以承受,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和极大的失落感。自此以后他工作有些消极,变得沉默寡言。很长时间里,这种状况对他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敬卿 《国防科技》2001,(1):96-96
乔治·C·马歇尔(1880-1959),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少年时代颇为顽劣,他的父亲强迫他进军校读书,以此作为对他顽劣品性的惩罚,从而使他不情愿地迈出了他辉煌军事生涯的第一步。作为职业军人,马歇尔早年军衔晋升极为缓慢,原因是他的顶头上司对他怀有旧怨,使得他的晋升一次又一次落空。马歇尔军事生涯的重大转折发生在1938年夏。新任陆军参谋长克雷格  相似文献   

11.
郑维山将军逝世已经快一年了.他在临终遗言中写道:"我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一个老战士的名义就足够了."从这里,人们可能仅因感受到他的高尚情操而对他肃然起敬.然而,他的部下,与他共同经历过硝烟战火的人们,特别是在耳闻目睹过他的军事生涯的人们心中,无不由衷地把他列入一代名将之列.他就是毛泽东说的"用鲜血浇灌出来的鲜花"中的一员.从1945年10月至1952年8月,我曾经有幸在他身边工作过.今天我把所见所闻的一些往事记述下来以表达对他的怀念,读者尤其是有志于继承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的现代军人或可从这些片段的介绍中,窥见这一代名将的风范,从中汲取有益的教益.  相似文献   

12.
耶律楚材是元代一位名臣。史籍称他“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衍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他在元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和丘处机一样,曾力劝元代帝王止杀,是一位和亲中原、注重民族团结的有远见的政治家。特别是他对元朝的典章制度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按理说,耶律楚材是一位积极用世之人,是一个站在时代潮流前头的弄潮儿。可是,就是这么一位职高权重的风云人物,却也常沉潜于佛法之中,对佛法颇有研究,并常常流露出出世的思想。从他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的用世观,是将积极用世与淡然出世交织在一起,并存于一体的。用世为本,出世为补;用世为责,出世为养。这确是一种十分有趣  相似文献   

13.
他,是山的儿子。大山的雄浑、博大,传承了他粗犷而质朴的性格。他,是军中骄子。军营的锤炼、磨砺,锻造了他勇敢而不屈的品质。他,生于大山、养于大山,对大山有一种特别的依恋,有一种难舍的情怀。他,走出大山、回归大山,对大山有一种无言的敬畏,有一种征服的欲望。他,是一名拓荒者,把一个昔日"粮靠天赐、果靠天赠"的穷山沟,带上了小康的行列。他,是一名守望者,让一个过去"矛盾成堆、纠纷不断"的问题村,奏响了和谐的乐章。他,就是天津市蓟县穿芳峪乡毛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长、优秀退伍军人李锁。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认识小方,是在世界海拔最高驻兵点——神仙湾哨卡。我去采访,而他是陪同一位首长开车上了神仙湾。返回时,小方让我帮他捎了一封信。在军区大院里又一次见到方启辉。他已从高原回到了他的工作单位——南疆军区后勤部小车排。见到我时,小方老远就问了一声好,我忽然想起寄信的事,就对他说信早已寄走了。小方感激地一笑,连说了几声谢谢!“那位收信的女孩是你的女朋友吧?”  相似文献   

15.
让生命开花     
一位朋友讲了个故事 :有一位公司经理 ,在一场车祸中被撞成了植物人 ,前来看望他的人络绎不绝。由于这位经理平时对员工相当好 ,非常关心下属 ,所以 ,大家对他的病情都十分关心 ,经常给他送去鲜花 ,并十分希望医生妙手回春 ,能使他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医生介绍说 :“惟一的办法是把他当成正常人 ,每天与他说话。”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 ,都很高兴 ,纷纷自发地来到医院 ,轮流守护在病床前 ,一遍又一遍地呼唤他的名字 ,不厌其烦地给他讲公司里发生的事情……渐渐地出现了奇迹 :病人的眼睛有了活力 ,面部出现了表情 ,能慢慢学着说话 ,一年之后竟能…  相似文献   

16.
“为官一任,强武一方”,这是山东省无棣县县委书记于志刚履行职责,关心支持国防事业的“座右铭”。他自1997年上任以来,自觉履行第一书记职责,以“双拥”为突破口,在当地掀起一股强劲的国防“春潮”。去年底,他被评为“山东省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人物”。 军人出身的于志刚,对“双拥”工作十分重视。他经常说:双拥工作是国防建设的基础,打牢这个根基,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他有许多头衔,但对“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职倍加珍爱。在他的关心下,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眼里,江苏省东台市委书记储金泉是个清正、廉明的好领导。自打他挑起东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的担子后,由于对武装工作“高看一眼、深爱一层”,只要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工作,常常是一路“绿灯”。平时他不管工作有多忙,有关武装工作的活动他都亲自参加。人们常说他对武装工作特别“钻”,有点“偏心眼”。他却语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急救,差点送他到了工作的终点站 一纸协议,是他自我加压忘我工作的最好证明 一个"品牌",是客户对他工作的最佳奖赏 一种操守,让他为此长久守候  相似文献   

19.
"危言"劝人     
战斗即将打响 ,某部即将开赴前线 ,这时有一位干部企图找关系调离部队。他的一位战友非常严厉地对他说 :“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在关键的时刻 ,你前进一步还好说 ,就算牺牲了也是一个烈士 ;如果你后退一步就是逃兵 !你愿意做一个万人唾骂的败类、千夫所指的罪人吗 ?”战友的话如五雷轰顶 ,使他猛醒过来 ,他毅然放弃原先的决定 ,跟随部队上了前线 ,在战斗中 ,他英勇善战 ,最后荣立了二等功。事后他对那位战友说 :“真是危言撼心哪 !我十分感谢你那番严词斥责 ,是你挽救了一个糊涂虫 ,创造了一个勇敢者”。这就是所谓的“危言劝人” ,就是在根…  相似文献   

20.
这是源自某部一名连长的真实日记。像这个时代无数军人一样,他把家揣在心里,带在身边,写在日记里。儿子,丈夫,父亲,这是他除了军人以外的三重身份,这三重身份一头在他家人的思念里,一头成为他带在身边的家。那是他的家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